零基础,还带着一个孩子的夫妻同时通过注册消防工程师的经验

今年2月28日,刚过完春节,还在返程路上得知消防成绩出来了,我们两口子那个激动啊,查成绩的时候手都在发抖,先查了我的成绩,案例83,后又查了媳妇儿的79,当时的激动心情不亚于当年高考被录取的心情。

我们夫妻俩都是85后,我们是一起带着孩子备战消防考试的,刚开始备考时孩子才2个月左右,现在都快两岁了。2016年第一参加消防考试,都通过了实务和综合,成绩都在80多90分左右,案例我俩都差八九分,2017年再战消防,我俩案例高分飘过。在一年多的消防备考中,经历了不少,中间也遇到许多的坎坷和困难,我家孩子是2016年4月出生,出了月子基本就是我俩带,临去沈阳考试前找了一个朋友帮我们在考试期间看孩子,每考完一门媳妇儿都得赶着回宾馆奶孩子,想想当时也是醉了。2017年也同样,只不过那时候孩子大一点了。支撑我们一直坚持下来就是一定要通过考试证明一下自己的实力和迫切希望改变现有家庭经济状况愿望。

在谈备考经验之前,我们先来分析两个问题,一是消防难不难,容不容易考过。首先让我们看看消防考试的通过率吧。 看看这通过率就知道。

历年注册消防工程师考试通过率

消防不是轻轻松松说考就能考过的,消防考试还是比较难的。首先是教材三本,A4纸1000多页,知识量大且比较分散,需要理解记忆的量都很大。在篇章上有轻重之分,但是在知识点上没有绝对的重点。考试3年来,各大机构都在考前不遗余力的划重点、押题,但是至今没有哪个敢说押中了多少分。我和媳妇儿都是普通的本科毕业,毕业后基本就没有再看过任何书了,通过一年多的努力不也通过了嘛。我想说的是,你达成目标的愿望有多强烈,实现目标可能性就有多大,只要你努力去做了,对你来说通过率就是百分百。如果一开始就有畏难情绪,那我建议还是不要把时间浪费在这个考试上,人生还有很多有意义的事情可以去做。

零基础,还带着一个孩子的夫妻同时通过注册消防工程师的经验

零基础,还带着一个孩子的夫妻同时通过注册消防工程师的经验

二是注册消防工程师到底怎么样,有没有“钱”途。我也一直在关注相关信息,从网上了解一些,从目前来看,没有各大机构鼓吹的3年42万那么夸张。

目前证书已联系到了合作单位,正在办理手续,7万一年,我们俩的话一年14万,这个直接让我们的家庭收入实现翻番。接下来这四个方面来谈一谈备考的心得吧。

零基础,还带着一个孩子的夫妻同时通过注册消防工程师的经验

一、备考时间和效率

我是从2016年5月开始准备,我媳妇儿是从6月开始准备,16年的备考时间大概就在5-6个月左右吧,我每天只有早上5:30到7:00,中午午休时看40分钟,晚点等孩子睡后9:00到11:00,每天大概能保证4到5个小时,周末能保证8个小时左右。媳妇儿主要利用白天孩子睡觉的时候和晚上看2个点。相对来说时间要零碎一些。2017年,为了保险起见,又花了2个多月准备案例,我们大概花了900个小时来通过消防。

谈到看书时间,就必然会说到看书的效率,我们效率并不高,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时间零碎,二是太久不看书了,很难进入状态。我们丢了书本都7、8年了,再次拿起书确实费劲,刚开始的时候,基本就是一看就走神,看着看着不知道又飞到哪里去了,我的方法就是强迫自己看,每天看足规定的时间,培养自己的看书的习惯,大概用了半个多月的时间,慢慢就有状态了。但是记忆能力还是大不如以前,很多知识是记了又忘,忘了又记,到16年临考前简直都有点怀疑人生了,感觉脑袋一团浆糊,很多以前能记住的都全忘了。但真正坐在考场,在那种适度紧张的状态下,以前记在大脑的东西都呈现出来了,在2016年实务比较难的情况下还考了90多分。

二、学习资料

充分掌握学习资料能够帮助提高学习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关于资料,我们购买了1套教材、1套《规范》和《图示》,后来又购买综合案例辅导书,XX教育的模拟题,在网上下载了真题空白卷。在这里我想说的是建规和建规图示很重要,考友最好有纸质版或者准备一份电子版,备考中一定能用到。还有就是一本通和XX的模拟题,这两本资料我印象很深刻,这两本资料难度比真题难,综合案例辅导书对关键知识点的辨析很到位,加深对关键知识点的理解记忆。XX的案例模拟题算是各大教育机构出的比较用心的了,在考点的设置,答题技巧的训练,难易程度上和真题比较贴近,在备考案例时最好都买一本来做一做。同时真题空白卷的作用也比较大,现在已经有三年的真题了,虽然三年来难度变化都较大,但是研究真题的好处就是发现那些篇章是高频考点,对知识的考察方式,以及案例出题的常用套路等,把真题认真做两遍,在结合真题讲解的辅导课听一听,对提高通过率还有很大的帮助。

关于辅导课程,我们在网上也咨询了解一些,有的教育机构隔三差五就打电话让报班,学费少则两三千,多的五六千,还有的签约保过班一万多。最后思来想去还是觉得太贵,就在网上报了网络培训群,花的钱不到各机构的零头,但是享受到的服务一点不比那些大的网校差。关于辅导课程的选择,听取了辅导老师推荐意见的基础上,也做一些自己的选择。我们实务听的是郑老师的课程全面详细,综合听的黄老师的课程,讲的简洁明了,尤其是对消防设施那块讲的很透彻。但是黄老师的可能需要有一定基础的时候再去听,否则容易飘。听过郑老师的课,讲的很细很全面,考点全覆盖,适合零基础的人。《建规》听的是李老师的,他对建规理解很深刻,讲的也很透彻,案例也是听的李钰和其他两个老师讲的,也听过刘卫国的,感觉都讲的不错。

三、学习方法。

一是先入门,对消防的基础概念,三本教材的总体框架结构要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大部门消防的考友刚开始都是小白,那么怎么从一个小白变成消防工程师呢。那就从基础做起,我备考时用的比较笨的方法就是先熟记一些消防的基础概念,对消防工作有直观的认识,最好是认真的把实务和综合两本书先认真仔细的看一遍,如果还觉得不够的话,看教材目录也是比较好的一个办法,我当时就是这么做的,当看书看的迷茫时,看看目录,看看二级标题,这样容易形成整体思维。当然对思维导图用的好的考友,看思维导图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二是理解加记忆,书本是核心。消防考试的特点就是没有重点,对于实务和综合中的第二篇和第三篇的重点章节,每一个地方都可能出考题,这两个篇章占了考试分数分80%,是整个考试的重点。

零基础,还带着一个孩子的夫妻同时通过注册消防工程师的经验

消防考试的一大特点是记忆力特别大,很多数字,各种距离,高度、面积等都需要记忆,甚至要求对一些重要的表格要全部记下来,比如这个表格,

零基础,还带着一个孩子的夫妻同时通过注册消防工程师的经验

不紧要记住,还要会运用。这对我这种记忆力不太好的人来说是很大的一个挑战。我当时的做法就是一遍一遍的过教材,结合辅导课加深理解,然后再适当的做题进行强化。对于需要记忆的内容,首先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如果还记不住用记忆口诀(比如:封闭楼梯间的适用范围,医旅老歌,图(首)展商会)或者采用联想法等,反正能让自己记住的,咋都行。对表格的记忆,我一般采用默写的办法,在纸上多画一画,默写两遍印象就深刻了。还有一个办法就是在走路或者晚上睡觉前,对当天学的知识进行回顾,这强化记忆有很大的帮助,16年的时候我在给孩子洗尿布都在回顾教材内容。厂房、仓库的防火分区面积的表格都是这样记下来的。

备考消防我建议还是以教材为主,消防考试虽然涉及到的标准规范比较多,但是我觉得不宜扩展太多,除了《建规》和《水规》以外,其他规范真的不是很建议话太多时间去学习,我们的目的是通过,不是为了考多高的分数,所以以教材为核心,一定要多熟悉教材,我到去年考案例的时候对实务和综合重要知识点大部分都非常熟悉了,基本都能记住在书的哪个章节,在书页的大概位置。所以去年11月考案例是,信心就很足了。

三是归纳总结,融会贯通。说到这点,我指的是两个方面:一是对教材的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对照记忆,避免记混。消防很多知识点的在数据上很相似,特别容易记混,尤其在防火分区分隔要求,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各种距离,以及消防设施的各项参数,建议在熟记的基础上,多对比、多总结,记差异,这样才能融会贯通,考试时才不会蒙。二是是对答题技巧的归纳了总结,熟悉出题老师的套路,这一点对于案例来说相当重要。我第一年案例没过,总结原因就在答题技巧太欠缺。是抄题干就能得分的题,我都把分丢了。在题干中看似别扭的一句陈述,其中肯定对后续提问埋下伏笔。所以第二年我就认真做了两遍真题和几套模拟题,学习答题方法答题技巧。

四是做好时间分配和规划。单独讲这一点的原因是我们16年考试时就在上面栽了跟头,当时我们都坚信只要实务和综合基础打得牢,案例没问题,用在案例学习和做题的时间太少了。就这样我们16年的案例都挂了,现在想想,当时要是严格按照学习计划化来,这是当时我们的学习计划,

零基础,还带着一个孩子的夫妻同时通过注册消防工程师的经验

要是16年多用多用半个月的时间在案例上,多做套案例题,多掌握一点答题技巧,估计就不用17年再来一次了。

四、收获和体会

一是证明了自己的学习能力。当我们刚开始看书时同事和朋友们都不太相信我们能通过这个考试。但通过八个月的努力,顺利通过了,大家都称赞我们两口子的毅力和学习能力,有向我们请教学习经验的,也有像我们借教材的。虽然经历了艰辛,但是收获了阳光。

二是人生又多了另外一种可能。在没有考消防前,我觉得现有的工作收入可能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以至于开始为家庭经济状况焦虑,但目前来看,工作上多了一种选择,财务可能也多出一份自由。

三是培养良好生活习惯。在备考期间,为了改善大脑供氧,坚持周末晨跑,为了备考,家里的电视已成为摆设,好几个月都不开一次,就连家里两岁不到的孩子也特别喜欢读绘本。在未出成绩时,我也自我安慰过,即便是未通过,能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也是一个很大的收获。

送给考友们两句话:你达成目标的愿望有多强烈,实现目标可能性就有多大!努力到无能为力,拼搏到感动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