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念,日本車的「獨立車格」|黃金時代的零星記憶

1980年代末到1990年代末,十餘年的時間裡,日本高性能車達到了巔峰。這段「黃金時代」,曾讓我們懷念不已,這一次我們特別企劃了系列專題一一黃金時代的零星記憶,跟大家一起回到那個熱血的年代裡。


——


目錄


  • 日本人為什麼要製造高性能車?
  • 日本高性能車的興衰起落。
  • 豐田2000GT開始的日本高性能火種如何燎原?
  • 日本戰神一一GT-R究竟強在哪裡?
  • 那些為日本高性能車效力的發動機。
  • 東瀛法拉利NSX當年真的很神勇嗎?
  • 一個R字就能讓思域變身高性能。
  • 我們開著一臺卡羅拉探望它爺爺的爺爺一一AE86
  • 日本人終於能和AMG對抗了一一它叫F
  • 日本高性能,我們為什麼懷念它?(本期)


懷念,日本車的「獨立車格」|黃金時代的零星記憶


我沒有親身經歷過日本高性能車興旺的年代,和很多內地長大的「80後」一樣,我只是在電影裡聽過AE86的威名,在漫畫裡看過GT-R的影子,在網上看過RX-7的美圖,日本性能車對於我只是個混沌的概念——起碼曾經是這樣。


懷念,日本車的「獨立車格」|黃金時代的零星記憶


然後我在南方這片神奇的土地見到了這些神奇的車,如雷貫耳的它們,卻是用無數種灰色的方式進入內地的。我學的是車輛工程,趴在車底研究一番,或者剖開發動機琢磨一下,就能感覺到他們的驚人之處——披著和善的外衣,骨子裡卻是毫不妥協的性能派。


比我更清楚這段歷史的,是林健輝和黃嘉俊,兩位香港籍同事見證了日本性能車的興與衰。


林健輝是華人圈裡最早從事賽車報道的記者之一,他給我講澳門東望洋的故事時,對日產GT-R R32幾乎是帶著崇拜的眼神:「一個起步,M3就被甩開了。後來賽會要求加磅,還是蓋不住GT-R……」


懷念,日本車的「獨立車格」|黃金時代的零星記憶


黃嘉俊, 20年前駕駛一臺Mazdaspeed Astina以車手和記者的雙重身份完成了港京汽車拉力賽。他給我講當年的香港飛車故事,總少不了日本高性能車:


當年玩AE86也是很講究的,真正的玩家會選擇明燈的LEVIN,《頭文字D》裡用的那臺TRUENO其實不是當時最正宗的玩法,我當時很喜歡開‘斜背版LEVIN’,所以賽車的時候都是用它,每天代步才開另一臺普通版本的LEVIN……


我沒有親歷這個年代,但當我開著三菱EVO、斯巴魯STI、日產Silva等車時,依稀能夠感覺到他們為什麼懷念——相比於今天性格缺失的日本車來說,它們都很純粹,目標單一。


懷念,日本車的「獨立車格」|黃金時代的零星記憶

「病毒」蔓延


日本汽車對高性能的衝擊一直都在,這個夢從豐田2000GT就開始做了,1967年,豐田造出了這檯曆史性的作品:雅馬哈直列6缸2L發動機,1.1噸的自重。在007電影《You Only Live Twice》裡的表演也第一次讓人知道,日本人是可以造高性能汽車的,只可惜150hp的動力沒能在歐洲對手面前一鳴驚人。隨後日產Skyline開始嘗試配160hp S20發動機,打造了初代GT-R。


懷念,日本車的「獨立車格」|黃金時代的零星記憶

無奈的是,日本汽車的高性能夢只能零零星星地開幾朵小花,一枝獨秀不是春,蟄伏到1980年代,高性能車的病毒開始蔓延……


需要指出的是,日本高性能車並非空穴來潮,1950年代開始的經濟增長讓日本經濟扶搖直上,1985年,美國人主導簽訂《廣場協定》,一直弱勢的日元開始強勁上漲,股市因此大漲,寬鬆的貨幣政策讓地價瘋漲,日本人開始自我膨脹了……一時間,東京銀座成為亞洲最大的奢侈品交易區,所有奢侈品無一例外入駐,歐洲人都投其所好推出各種日本專屬版本。


懷念,日本車的「獨立車格」|黃金時代的零星記憶


今天我們可以從很多側面瞭解日本人當年的心態,正如今日的中國,瘋漲下必有機會,機會下必生消費。


而日本人的創作欲也在那一時刻得到釋放,《天空之城》、《聖鬥士星矢》等膾炙人口的作品都是那時的產物,久石讓、宮崎駿的創作也達到高峰期。


有需求、有創作欲,如果這一切發生在汽車身上,好戲就來了……


再來一次「明治維新」


1970年代,日本汽車工業已經成為全球第一,在石油危機帶來的全球經濟萎縮中,日本人迅速轉型,汽車工業反倒抓住這一機會,以精益生產壓低成本,大批便宜、省油的日本車攻佔美國西海岸,美國人亂了手腳。


懷念,日本車的「獨立車格」|黃金時代的零星記憶


但歐洲人並沒因此對日本車產生好感,「不錯的代步工具」,這是當時歐洲人對日本車的主流觀點。歐洲人依然喜歡自己的寶馬、保時捷們。可是,偏偏日本人又很在乎歐洲人的評價,別忘了19世紀明治維新時,巖倉使團最羨慕的就是德國人的堅船利炮。獲得歐洲人的肯定,比攻下美國市場更有難度。怎麼迅速讓歐洲人承認?辦法只有一個:再來一次「明治維新」。


日本汽車業在彼時有了幾條出路,今天回看,我認為無非三種方式:造精緻的豪華汽車;做前衛的造型設計;在賽道上幹掉對手,哪怕幹不下保時捷,也要拿下寶馬。


第一條路好走,日本人為此打造了三大豪華品牌:雷克薩斯、英菲尼迪和謳歌。以雷克薩斯為例,豐田英二親自抓這一秘密項目。憑藉舒適豪華以及出群的靜音能力,雷克薩斯在短短十年間拿下了全美豪華車的銷量冠軍。其他兩個對手也表現各異,當年甚至連馬自達都有意在此試試水。


懷念,日本車的「獨立車格」|黃金時代的零星記憶


日本人的豪華車又一次征服美洲,卻依然沒在歐洲吸引眼球,於是以設計取勝也是當年日本汽車工業的嘗試。這是日本工業設計輝煌的一段時間,從家電設計圈、藝術圈轉投汽車圈的設計師們顛覆了汽車的設計規範,各種拍腦門的車子居然被董事會批准通過,堂而皇之地行駛在公路上,歐洲人瞪大了眼睛看著這些大膽的設計——它們的的確確在路上開著。斯巴魯SVX、豐田Sera、日產Beat、馬自達AZ-1等等,無一不是令人瞠目結舌的「過度創作」。


懷念,日本車的「獨立車格」|黃金時代的零星記憶


最最重要的,就是用速度征服人了,如何才能比對手更快,把對手拉下馬?隨後的故事,你在專題裡看到了,他們成功地做到了,或者說曾經做到過。


我之所以懷念這段時光,其實是在懷念日本車的「獨立車格」。


將我們理解的人格汽車化,這就是我說的「車格」,那個黃金時代的日本車「車格」鮮明,每一臺車都有清晰的目標取向:雷克薩斯LS要做最舒服的日本豪華車,日產GT-R要做最快的日本跑車,本田EG6要做最高轉速的街道性能車……


懷念,日本車的「獨立車格」|黃金時代的零星記憶


它們一個個都有清晰的目標,有所為有所不為,更重要的是,當年它們都是性情中人,年輕躁動,真實得可愛。今天你還能從卡羅拉里找到漂移的樂趣嗎?或者你能想像你的思域曾經到達9000rpm的癲狂轉速嗎?


懷念,日本車的「獨立車格」|黃金時代的零星記憶


同事黃嘉俊說 「每一個男人都應該擁有一臺豐田」。我很認同,只是他比我幸運,他遇見過年輕的豐田和穩重的豐田。而我,只能在卡羅拉里幻想它年輕時的血氣方剛。


也許,我只能從這個專題裡窺探豐田當年的樣子,還有當年和它一起年輕的日本兄弟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