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的迷思,46年前的德國兒童小說《毛毛》對現代社會的神奇預言

“每一個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辜負。”——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

德國是一個盛產哲學家的國度,德國人愛思考而充滿理智。在這個國度,誕生了尼采、康德、黑格爾、費爾巴哈、馬克思、叔本華這些大名鼎鼎的哲學家。我們不禁要問,為什麼唯獨是這個國家產生了這麼多的哲學家?這個民族的人們充滿智慧和睿智的思維是如何形成的?

時間的迷思,46年前的德國兒童小說《毛毛》對現代社會的神奇預言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

研究哲學家們深奧的著作對我們來說並非易事,但是閱讀德國的文學,尤其是兒童文學卻可窺其一斑。人生早期的閱讀經歷會在一個人的思維、價值觀形成上產生深刻的影響,那些奠定人生思想基石的兒童作品,為我們打開了一扇看見新世界的窗。

這本德國經典兒童小說《毛毛》,出版於1973年,是德國著名幻想文學大師米切爾·恩德的一部轟動世界的時間幻想小說,與《格林童話》齊名,榮獲德國青少年圖書獎等12項國際國內文學大獎,譯作達39種語言,是一部能同時感動孩子和大人的經典之作。自出版之日起,幾十年來一直暢銷不衰。

時間的迷思,46年前的德國兒童小說《毛毛》對現代社會的神奇預言

《毛毛》

這部小說的主人公“毛毛”是一個不知年齡、來自何方的小女孩,她擁有常人所沒有的“傾聽聽力”,她只用傾聽朋友訴說的方式就能解決朋友們的問題和紛爭。由於人們受城市裡無處不在的灰紳士矇騙,被竊取了自己的時間,而醉心追求所謂高效、成功的生活,置親情與良心不顧,於是毛毛冒著生命的危險,見到了時間老人霍拉大師,在烏龜卡西歐佩亞的幫助下,回到了現實世界與灰紳士進行殊死搏鬥,並最終取得了勝利,挽救了人類。

在這本書中米切爾·恩德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就向人們發出了呼籲——找回童心,不要一味地追求效率至上而喪失了最純美的人性,他告誡我們,時間就是生命,而生命寄於人們的心中。時間被剝奪,也就意味著連同生命也一道被剝奪了。

時間的迷思,46年前的德國兒童小說《毛毛》對現代社會的神奇預言

米切爾·恩德

書中充滿了德國人特有的哲學隱喻,讓我們驚詫於米切爾·恩德在46年前所擔心和預言的世界,我們如今竟彷彿不幸身處其中。

時間竊賊灰紳士:現代社會的癌變、甚囂塵上的物質主義與價值觀

米切爾·恩德在《毛毛》中塑造了一種讓人印象深刻的形象——灰紳士。這些身穿灰色套裝、頭戴硬挺的灰禮帽、嘴上叼著細細的灰色雪茄的灰紳士,憑藉一副和善而又彬彬有禮的假面,在城市裡巧舌如簧地到處行騙。他們會騙取人們的信任,說服人們不要浪費時間,把所有休閒娛樂、陪伴家人的時間都節省出來,存在他們的時間管理銀行裡。

時間的迷思,46年前的德國兒童小說《毛毛》對現代社會的神奇預言

米切爾·恩德在《米切爾·恩德如是說》中說:“灰紳士的男人們細切、分解的原理。對他們而言,能夠計算、計量以及測定的東西才具有現實性,是計量思考的代言人。”

於是,那些跟灰紳士達成協議的人們,不再對顧客提供耐心周到的服務,而是機械地操作,儘可能地提高工作效率;看望年老的父母的時間也在不斷縮短,無數無人照看的老人被送進養老院;原本心愛的寵物因為騰不出時間照看並無法創造價值被送進了寵物商店;而那些曾經在街頭巷尾飄蕩的好聽的歌曲也很少再聽到人唱起。人們將所有的時間都投入到工作和掙錢上。

慢慢地,一味節省時間的人們變得越來越神經質,越來越焦慮不安:節省下來的時間,確實好像是永遠一點剩不下來。日子變得越來越短,越來越快,廣播裡,電視上,報紙上,到處是宣傳新的節省時間的方法,時間管理的招數,人們掙的錢也越來越多,但是臉上總是悶悶不樂,疲倦又冷漠。即使他們感到不得不打發掉閒暇的時光,那也只是在可能的限度內匆匆享樂享樂,放鬆放鬆。

時間的迷思,46年前的德國兒童小說《毛毛》對現代社會的神奇預言

這難道不是對現代社會的預言?簡直就是我們當下生活狀態的縮影。通勤、上班、加班、陪客戶、拉項目……我們的時間看似被塞的滿滿的,卻無比的空虛,我們總是在掂量哪些東西對我們是有效的,有用的,哪些是無效的,無用的,以至於連閒談的時間都覺得是一種浪費。

被灰紳士竊取了時間的我們,都忙著工作,忙著賺錢,對什麼都沒有熱情,對誰都不會輕易地釋放出友好,更不會對著陌生人微笑,每個人像是戴著面具一樣在社會里生活著,每天重複著無趣又簡潔的動作。現實中的灰紳士就像寄生蟲一樣地潛伏在我們的體內。

似是而非的時間誘餌,現代生活需要活在當下,而不是未來

在書中,灰紳士經過精細地計算之後,拋給人們最大的誘餌就是當我們攢下現在的時間,存入時間儲蓄銀行,經過幾十年的複利增長,我們在未來能夠擁有無數的時間可供揮霍。

時間的迷思,46年前的德國兒童小說《毛毛》對現代社會的神奇預言

聽起來是不是有點耳熟?這不就和現在人們選擇的生活方式一樣嗎?拼命賺錢,不去社交,也沒有娛樂活動,不回家看父母,也沒有耐心陪伴子女。大家都指望賺到足夠的錢之後再去享受,再去盡孝,再去陪伴。

我們似乎都對享受時間,享受生活有所誤解。

為什麼一定要事業有成,做到年薪百萬之後,才能去陪伴父母讓他們享福?

為什麼一定要買得起豪車、買得起學區房之後,才能去陪孩子成長?

為什麼一定要身居高位,擁有光鮮頭銜之後,才能去和朋友相聚?

從什麼時候開始,幸福變得這麼難以實現了?

一個人如果不能享受時間,談何幸福?

時間的迷思,46年前的德國兒童小說《毛毛》對現代社會的神奇預言

為什麼要這麼折磨自己,沒有任何人逼著我們這麼做,其實一切都是自己的選擇。誰才是真正的時間竊賊?我們需要放慢腳步,停下來,從時間的洪流中解脫出來,擺脫時間的掌控,選擇讓自己幸福的方式生活。

時間是生命,而生命寄於人們的心中

我們常說,時間就是金錢。一寸光陰一寸金。

但是米切爾·恩德卻告訴我們一個截然相反的答案:時間是生命,而生命寄於人們的心中。

當我們被不停翻新的時間管理法、高效管理手冊、考核辦法束緊頭腦,把我們的時間擠壓得無法喘息的時候,我們應該幡然醒悟——我們到底在喪失什麼?我們的時間被剝奪,那也就意味著連同生命也一道被剝奪了。當我們只是一味地追求效率至上而喪失了最純美的人性,我們也就陷入了對時間的迷思,渾然不覺地走向自己心靈的牢獄。

時間的迷思,46年前的德國兒童小說《毛毛》對現代社會的神奇預言

是這部46年前的小說《毛毛》,以預言的形式讓我們開始對時間進行新的思索,開始反省我們的生活方式。它是一種警告,敦促迷途的現代人回頭是岸。

時間的迷思,46年前的德國兒童小說《毛毛》對現代社會的神奇預言

因為,對時間的態度,也就是對人生的態度、對生命的態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