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左供电局:党旗插田坎防疫春耕两不误

“播种莫聚众,交流戴口罩!”2月16日,进入春耕后,村民开始走出院子,田间地头上,三五成群开始播种。一辆黄色的电力抢修车在机耕路上缓缓行驶,看到正在播种的村民,黄东福从车窗探出半个头,提醒村民播种不忘做好疫情防护。

电力抢修车上挂着“望火楼”党员突击队的旗帜,在巡视供电设施的途中,这支党员突击队还承担起流动义务宣传员的职责,时不时用本地“土味”话向劳作的村民吆喝两声,引得一阵笑谈后,村民做好防护措施继续耕作。

一辆电力抢修车,一座流动宣传站

村民对这支“望火楼”党员突击队印象深刻,望火楼原本是林场建在最高山峰上观察火情的建筑,在多林木的扶绥县望火楼非常普遍。大明山保护区的望火楼旁有一基送电杆塔,在巡视送电线路杆塔时,南方电网广西崇左扶绥供电局昌平供电所党支部素有“最高一座山留给党员”的传统,因此在抗击疫情期间,该支部取望火楼地处艰险,第一时间发现险情之意成立“望火楼”党员突击队,冲锋在抗击疫情的一线。

“阿福,可以上街没?”看着抢修车驶来,阿婆走上田坎询问。阿福就是黄东福,是突击队的老党员,早年间交通不便时,走村访屯抄表收费的同时也会给村民带去最新的消息。虽然现在信息获取十分便利,村里的老人还是习惯向供电工人询问情况。突击队9名队员中就有7名这样的老党员,他们自觉担负起向村里空巢老人宣传疫情的任务。

节后,甘蔗收割也进入热火时期,村里有轮流帮助收甘蔗的习俗,往往一块甘蔗地上会同时出现多人成群劳作的画面,疫情期间做好防控措施显得尤为重要。巡视输电线路的电力抢修车穿梭在机耕路间,成了甘蔗地里的流动疫情宣传站。车内还备有医药箱,在田间地头也能为需要的村民测量体温,帮助监测疫情。

看着大家都在收割甘蔗,被隔离在家的老李一家心急如焚,连日来一直下雨,甘蔗地里泡了水,现在不但收不了甘蔗,甘蔗还有可能坏在地里。得知此事后,“望火楼”党员突击队立马组织到甘蔗地挖沟排水,并在最近的甘蔗收购中转站为老李排上了计划,等到老李过了隔离期便可收割甘蔗来卖,也不会影响到新一季的甘蔗播种。

一面党旗,一座复产保电堡垒

昌平供电所负责供电服务的三个乡镇,有13个中大型农场,生产的水果和蔬菜销往全国各地,是名副其实的菜篮子和果篮子。按照相关部门通知,13个农场相继进入春耕,灌溉用电会大幅度增加,做好保供电工作,帮助农场从疫情中恢复生产是摆在“望火楼”党员突击队最紧急的任务。

口罩遮不住广西农垦金光农场主管黄小锋的高兴,喜上眉头的他对突击队的供电服务点赞。在500亩沃柑移植地上,纵横交错的水管正在对果树喷水,1万2千亩的甘蔗“三高”种植基地灌溉系统已安装完毕,扭开电门可实现全自动灌溉。一旁的生猪养殖基地,消杀系统,投食系统均用电正常,等到今年秋季又可见到一番丰收的景象。

由于灌溉用电的季节性以及设备所处环境潮湿的特点,增加了电力设备维护难度。在得知农垦金光农场复产的消息,“望火楼”党员突击队立马行动,赶在春耕前期对农场内用电设备进行巡视测温,及时发现了用户供电线路绝缘层老化的隐患,并根据生产计划提供扩容用电方案,由突击队指派党员专人负责,跟踪处理保证生产用电正常。

进入春耕后,田间地头逐渐热闹起来,在做好防疫措施的情况下,村民们争分夺秒播下秋收的种子。“望火楼”党员突击队也成了春耕图中的一道靓丽风景,他们巡视在供电设备之间,对辖区内18条10千伏高压送电线路、768台变压器周密巡视,为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奋勇向前。(易欢 梁渊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