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广:放任式的管理,能够得到好结果吗?

李广:放任式的管理,能够得到好结果吗? | 资治通鉴

李广:放任式的管理,能够得到好结果吗? | 资治通鉴

【专栏介绍】

与你一起,每天阅读《资治通鉴》,欢迎关注。

这是第 152 篇。

【发生时间】

公元前一三四年

【相关人物】

  • 李广,卫尉
  • 程不识,中尉

【故事大概】

今天来讲一讲西汉时期著名的将领李广的故事。关于李广的争议,主要来自于他带领军队的方式,而这种管理方式,在现今的职场上也能够看到。究竟,放任自由的管理方式,与严谨的管理方式,哪种是好的,哪种是不好的,今天就通过李广的故事,来讲一讲。

一、李广与程不识

李广,是西汉时期的卫尉。卫尉这个官职,为统率卫士守卫宫禁之官。也就是指,负责管理皇宫内部治安的官职。以职位上来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官职。皇城的治安,即代表了天子的安全。与此同时,程不识也来任长乐宫禁卫军长官

李广与程不识,是同时代两个著名的将领,都曾经担任边郡太守,以及军队事务,屯兵雁门。但是李广与程不识,两人的治军理念却完全不同。李广崇尚放任式的管理,而程不识主张严谨式的管理。

《资治通鉴》上是这么说的:“广行无部伍、行陈,就善水草舍止,人人自便,不击刁斗以自卫,莫府省约文书;然亦远斥候,未尝遇害。”

无部伍,指的是从来都不约束部队,也不搭建阵地营地,有水有草的地方就随意扎营。而李广的士兵,每个人都觉得非常舒服,跟着一个什么都不管的领导。夜间不刁斗,即类似于打更,更不设置哨岗。文书工作,也是能省就省。

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上班的公司,领导啥也不管,你上班的时候,想干啥就干啥。公司的流程,也是能省就省,想请假的时候,说一下就好了。大家可能会觉得,这样的工作方式,实在是不可思议,很难把工作做好。

但是,在李广放任式的管理方式下面,他的部队,倒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这是因为,李广会在远处设置斥候,也就是哨兵,来盯着地方的动静,避免军队被包了饺子。

这就好比,虽然你上班的时候很轻松,但是该做的工作没做好,领导都是看在眼里的,记在心里的。到了年末考核的时候,给你来个差评,那就很难受了。

而另一边,程不识的管理风格,却迥然不同。

《资治通鉴》上是这么说的:“程不识正部曲、行伍、营陈,击刁斗,士吏治军簿,至明,军不得休息;然亦未尝遇害。”

正部曲,指的是对军队管理非常严格,安营扎寨的时候,时刻盯着周边的情形,晚上也要打更。更重要的是,对于军队的文书工作,也做得非常详细严谨。军队的管理处理文书方面的工作,直到凌晨了才休息。在这样的严谨工作之下,自然不会受到危害。

这就好比,你去到了一家公司,早中晚都要及时打卡,上班不能够做其他的事情,只能够盯着工作。一旦违反了纪律,马上就要受到惩罚。同时,公司的规章制度,流程都非常详细复杂,请个假要多层领导审批。报销个费用,需要走好几个流程,一趟下来都要一周的时间。

《资治通鉴》上说:“士卒亦多乐从李广而苦程不识。”

这两种工作方式,作为员工来说,自然会更喜欢前一种。同样的,士兵们也更加喜欢去李广那边,不喜欢来程不识这一边。但是,程不识始终坚持自己的看法,他觉得李广的管理虽然简单,但是在遇到敌人的时候,很容易就被击垮了。而自己的管理虽然严明,却能够保证军队安危。

二、严不严,送不送,谁说了算

实际上,这两种管理方式,都是有好有坏,关键要看如何用,用在哪里。宽松的管理方式,管理成本极低,沟通的成本也极低,是比较适合小团队的管理。而严谨式的管理方式,管理成本极高,却能够及时地规避风险,是比较适合大团队的管理。

小团队中,作为领导,对于员工在做什么,可以一览无余,员工有没有做好,对于领导来说,也能够及时得到反馈。而在大团队当中,作为领导不可能时刻盯着每个人,如果有人偷懒、贪污,就容易形成懒散的风气,危害整个团队。这个时候,必须要使用严格的制度来规避这些危害。

司马光在书中说:“言治众而不用法,无不凶也。”

意思就是,对于治理一个国家来说,如果不使用法制,必将导致危害。确实如此,一个国家如此之大,百姓如此之多,如果放任自由,那才是对百姓的危害。有些人喜欢用老子的无为之治来为自己辩解,殊不知,无为是有为的结果。

举个例子,社会非常安全,那么夜不闭户是可以的。如果社会到处动荡,还敢夜不闭户,那是对自己的不负责。只有把社会打扫干净了,把害人虫都扫进垃圾桶,那么无为自然就来了。父母敢让孩子在草地上奔跑,是因为草地上是安全的。父母不敢让孩子在马路上奔跑,是因为马路上车水马龙,非常危险。

同时,这当中还有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那就是领导者的本身素养。

李广本身是有能力的,跟随周亚夫平定七国叛乱,又经任多个地方的郡守,经验丰富。士兵跟着李广,是愿意为他去送命的。就像是吴起所带领的军队,士兵们都愿意追随吴起,而吴起对士兵也非常好,还亲自用嘴为生病的士兵吸毒疮。

而如果一个没有什么能力的人,没有号令能力,笨拙了效法李广,对团队放任不管,后果可想而知。而程不识的做法,虽然繁琐,不能够讨好士兵,却能够将风险控制在最小,能够及时规避危害。

所以,无论是哪种管理方式,都要根据团队大小,管理者素质来定的,一味地模拟,最后的结局只能是东施效颦,搬了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三、政治工作,是一条生命线

在李广的管理方式中,我们可以看到一点,那就是对文书工作不看重,能够简化就简化。文书工作,相当于我们现在所讲的政治工作。有些人一讲到政治,就容易联想到权力争斗,你死我活。实际上,政治工作,讲的是如何把人管理好,是一门高超的学问。

毛主席认为:“政治工作不是附带的,而是红军的生命线。”

在红军如此艰苦的环境下,作为军队的领导者,主席始终非常看重政治工作。他反其道而行之,建立起了士兵委员会。以前,是长官监督士兵,现在反过来,是士兵监督长官。

而政治工作,目的就是为了把党的思想,深入到每一个士兵的头脑当中,让他们能够忠心地拥护党,积蓄成势。与国民党的军队,对于蒋介石来说,他无法做到这一点。因为他所带领的军队,势方面已经碾压了他这个最高的将领。对于蒋介石来说,他只能够指臂不相使。

这一点,我们在上文已经讲过了,军队要想打胜仗,关键在于凝聚起士气。只有士气不倒,军队就不倒。无论是李广,程不识还是毛主席的管理方式,目的都在于支撑起士气,让军队屹立。

四、正确的历史观

王夫之认为:“此岂可奉一法以为衡而固执之哉。”

这也是一种非常正确的历史观。对于历史上的典故,可以学,但关键是要懂得如何学。韩信背水一战成功了,成就了伟业。而徐晃、马谡学习背水一战,差点给自己的生命画上了句号。东施效仿西施,假装娇柔,一个是吊人胃口,一个是让人把胃都呕出来。

【触类旁通】

历史使人明智,经典使人通达。

领略历史魅力,感悟先贤智慧。

欢迎搜索:稽圣

进行关注并订阅所有文章,欢迎转发、在看、收藏。

李广:放任式的管理,能够得到好结果吗? | 资治通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