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站《后浪》刷屏:我看到了一个惹不起的群体

奔涌吧,后浪

字字入心的文案,

配合国家一级演员,何冰老师恰到好处的情绪,

击穿了屏幕前每一朵“后浪”的心。

不得不承认,

B站一如既往地,精准掌握着我们这一代人的情绪。

575.6万播放量,79万点赞,短片上线至今,数据仍在飙升。

B站《后浪》刷屏:我看到了一个惹不起的群体

视频公开后,朋友圈、微博瞬间疯狂刷屏。

B站《后浪》刷屏:我看到了一个惹不起的群体

B站《后浪》刷屏:我看到了一个惹不起的群体

站在上一代人的视角,来赞美/鼓励下一代人。

真的是又豪气又自信。

短短3分多钟的演讲,金句频出。

B站《后浪》刷屏:我看到了一个惹不起的群体

那些口口声声一代不如一代的人,

应该看着你们,像我一样,满怀羡慕。

B站《后浪》刷屏:我看到了一个惹不起的群体

你们拥有了,

我们曾经梦寐以求的权利,选择的权利。

很多人在童年就进入了不惑之年,不惑于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

B站《后浪》刷屏:我看到了一个惹不起的群体

弱小的人,才习惯嘲讽与否定。

B站《后浪》刷屏:我看到了一个惹不起的群体

内心强大的人,从不吝啬赞美与鼓励。

一个国家最好看的风景,就是这个国家的年轻人。

B站《后浪》刷屏:我看到了一个惹不起的群体

B站《后浪》刷屏:我看到了一个惹不起的群体

你们有幸遇见这样的时代,

但时代更有幸遇见这样的你们。

不用活成我们想象中的样子,

我们这一代的想象力,

不足以想象你们的未来。

B站《后浪》刷屏:我看到了一个惹不起的群体

如果你们依然需要我们的祝福,

那么,奔涌吧,后浪!

我们在同一条奔涌的河流!

小孩子才做选择,大人什么都要。

人生最好的状态,

大概就是,

心里有火,眼里有光,脚下有路。

哪怕四周一片黑暗,

我们也要做我们自己的太阳。

去生活,去犯错,去跌倒,去胜利。

可能之外,还有可能。


青春的逆行

青春是什么样的?

不久之前还被认为是“不靠谱”的年轻人,

举国战“疫”之时,他们镌刻下了属于自己的时代印记。

面对灾难,这些年轻的90后甚至00后们,

除了爱心,

他们迅速在行动力、专业性等方面展现出了他们独特的能力,

他们变成了守护这个世界的铠甲英雄。

B站《后浪》刷屏:我看到了一个惹不起的群体

他们不是娇滴滴的一代,国家需要的时候,他们一个比一个勇敢。

我们记得那个说:

“我不能哭,我哭的话护目镜就花了,就干不了事情了”的22岁护士朱海秀。

B站《后浪》刷屏:我看到了一个惹不起的群体

我们记得那个,

为每一个队友的防护服背面画上漫画,给大家鼓劲,说着“我希望让队友们转过身来可以‘背’感温暖”的90后吴思容。

B站《后浪》刷屏:我看到了一个惹不起的群体

我们记得那个,

独自一人在长江二桥下的小板房里,守护着武汉长江二桥上的设备,确保每天正常亮起的“武汉加油”“中国加油”“致敬抗疫英雄”字样的27岁小伙温瑞。

B站《后浪》刷屏:我看到了一个惹不起的群体

我们记得那个,

我们记得那个除夕夜离开父母,偷偷跑到火神山处理垃圾的97年小姑娘伏雨佳。

B站《后浪》刷屏:我看到了一个惹不起的群体

我们记得那个,

在口罩厂当了临时质检装箱工,一个夜班12小时,完成5000个口罩的检查计数的00后余森乐。

B站《后浪》刷屏:我看到了一个惹不起的群体

我们记得那个,

只身一人带着5个重重的行李箱,将1.5万只口罩从印尼“人肉”背回国内的15岁少年赵珺延。

B站《后浪》刷屏:我看到了一个惹不起的群体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

我们看到那些数以万计的无名战士,

其中约1/3是“90后”,相当一部分还是“95后”甚至“00后”。

B站《后浪》刷屏:我看到了一个惹不起的群体

用他们的话来说,

“非典那年我还是个孩子,接受着你们的保护,现在换我来保护你们。”

知乎上曾有个热门话题:

“为什么面对这场疫情,年轻人们突然不丧了?”

有一个高赞回答,是这样的:

“丧的本质在于,对于无意义感的彻底投降。一旦有意义,有被需要感,任何年龄任何职业都能活得不丧。

而这次疫情给无数年轻人描绘了一种群体性的必要使命感。这是一场国家性的动员。这种动员对于年轻人的主要刺激就在于——觉得自己是有用的,有意义的,不可替代的。

于是,你会看到90后的女生戴上口罩和防护服奔赴前线,00后的男生穿上军装维持秩序;你会看到无数年轻人向自己家长科普冠状病毒的危险性;你还会看到整个微博的热榜被社会新闻屠榜,爱豆只能见缝插针。

是"群体的使命感"让年轻人体会到了意义。

在这个艰难的春天,

以90、95后为主体的年轻一代,给了所有人一个惊喜。

有人青春远去,就一定有人风华正茂。

风华正茂的中国青年们,在过去几个月的战“疫”中,

为我们展现了最好的模样。


B站《后浪》刷屏:我看到了一个惹不起的群体

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

曾经的90后、95后、00后,

被说成是经不起摔打的一代。

时至今日,

他们早已用勇敢、智慧、热血、赤子之心,证明了自己。

用一次次“逆行”“坚守”诠释着“成长”与“无畏”。

什么是青春的样子?

是被艰难打破后的成长,是被现实压不垮的肩膀。

是用坚韧治愈伤痕,是用真诚温暖希望。

是眼中有光芒,心里有理想,不对生活妥协的模样。

我们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

披荆斩棘,成为下一个春天的开拓者!

就像鲁迅先生说的那样:

“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

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

有一分热,发一分光。

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