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次郎的夏天》:从三个阶段解读菊次郎与正男的前后变化及思考

前言:《菊次郎的夏天》是北野武导演的第八部影片,是一部温情主题的公路电影,极大的区别于北野武以往作品惯常的暴戾和压抑。该片在第52届戛纳电影节获得金棕榈奖提名,第23届日本电影学院奖最佳影片提名,女演员岸本加世子更是凭借在影片中的出色表现夺得第23届日本电影学院奖最佳女配角奖,久石让获得最佳配乐奖。

影片主要讲述了一个从小失去父母疼爱的孤独的小男孩正南,踏上寻觅母亲的旅程故事。机缘巧合下,不靠谱的男人菊次郎卷入了正南的冒险之旅,并陪他一起走完了寻亲之路,帮助他走出了心灵阴霾,自身也获得了成长。

影片建构了一个更为纯粹真挚的叙事时空,并通过儿童的视角表现了对于成人世界的审视。在此基础上又以一种喜剧化的叙事方式消解了故事的悲剧性成分,通过正男和他身边人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抚慰,表现了温情而又饱满的人性慰藉。

今天我就来分析分析,作为影片《菊次郎的夏天》中真正的主角,菊次郎在正男寻母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重大改变。在我看来,菊次郎历经从掩藏自我、发现自我、回归自我三次重大改变。而在第四部分,我会结合菊次郎帮助正男寻母的故事及小男孩的行为表现,分析它对于我们家庭、生活的思考与启示。

《菊次郎的夏天》:从三个阶段解读菊次郎与正男的前后变化及思考

01、第一阶段“掩藏自我”:菊次郎以满口脏话和自以为是来寻求自我保护,掩藏内心深处的那份柔情和温暖

在一个百无聊赖的夏天,眼看着同学们都跟着自己的爸爸妈妈去度假,从小都缺失父爱母爱的正男对父母更加思念了。机缘巧合下,正男在家里的抽屉里发现了妈妈的照片和地址,正男决定一个人去找母亲。

没有父母陪伴的童年肯定很寂寞吧。正男跟奶奶生活在一起,总是低着头,眉眼间透着数不尽的孤单,让人忍不住想轻轻拥抱一下这个小男孩。

好心的邻居阿姨知道后,决定让游手好闲的老公菊次郎带正男去爱知县见他的母亲,并给予了一部分旅费资助,可是流氓大叔转眼就花光了老婆给的旅费,于是就带着正男开始一路磕磕绊绊地寻母之行。

一路上因为赌博输了钱而不得不徒步搭顺风车,自己偷偷把出租车开走,明明没什么背景却要弄一个可笑的纹身,明明不会游泳却又爱装腔作势,被人拒绝搭顺风车就偷偷砸车玻璃报复,偷拿别人的食物、为了拦车而在路面上放钉子、在庙会上为了占小便宜几近耍赖而被人揍……

确实,菊次郎通过不学无术、无所事事、欺软怕硬、斤斤计较、气量小、爱报复、爱占小便宜等外在方式,充分发挥着”不要脸“的蜀黍精神,以隐藏真实自己的自我保护方式。但是这个看似并不着调、坏坏的大叔也有他柔情和温暖的一面。

《菊次郎的夏天》:从三个阶段解读菊次郎与正男的前后变化及思考

在正南被变态基佬骗到公园实行猥琐行为时,正当大叔毫不留余地上去凑他,鼻青脸肿,鲜血流淌; 酒店里买泳衣的时候,给正男买了套同款儿童泳衣,带着正男体验游泳、坐船、垂钓等有趣的事情,尽管被酒店工作人员制止,但是正男体验到了他从未体验过的游戏。

旅途中他们遇到一对处于热恋的情侣,橘子姐姐和男友陪正男欢乐玩耍,大叔完全没有表现出不耐烦或者着急,自己一人默默玩耍。橘子姐姐母爱发作为正男表演三个橘子的杂技,给正男天使翅膀的书包,还让自己的男友表演机器人娃娃舞,让正男开心地像个真正的孩子。

在我看来,正男被保护、体验有趣的游戏、肆无忌惮地大笑等等这一切,本该是正男在自己家人身上获得的,但正男的境遇,反而只能让他从家人以外的人身上获得。

在等不到车的公交车站里,菊次郎自言自语地说:“原来他和我一样”。

不禁让观众好奇他的童年,他的遭遇,以及他是如何拥有了现在的性格和脾性,会不会在他的童年里,也曾在某个夏天出走去找妈妈,最后是否又是怎样回归?

《菊次郎的夏天》:从三个阶段解读菊次郎与正男的前后变化及思考

02、第二阶段“发现自我”:菊次郎首次正视了自己的童年创伤,思想开始出现波澜,行为举止也开始发生改变。

在正南千里迢迢终于见到母亲后,看着自己朝思暮想想见到的人,对别的孩子温柔细语,正男流着泪黯然地走开了。

大叔为了哄正男开心,看到别人的天使之铃,是女朋友赠送的定情信物,依然强行勒索了过来,告诉正男:正如我所说,你妈妈搬走了,为了万一你可能会回来找她,她留下了这个天使之玲,当你不开心的时候,你摇一摇,便会有一个天使来到你的身边。

在我看来,这个喜欢说粗口的大叔,其实内心住着一个天使。大叔像变了个人一般,对正南有着无微不至的关爱与陪伴,而此时的正男第一次主动牵起了大叔的手,漫步在海边,继续前行。

在庙会上,大叔带正男玩游戏完全不按套路玩,采用各种耍赖的方式为正男争取奖品,直到大叔被揍受伤后,一句“小子,谢谢你,对不起,我跌落了楼梯”,道尽了中年大叔无比善良的一面。一向蛮横无理的他在被社会混混打得遍体鳞伤、头破血流后,依然强忍着欢笑,向孩子隐藏了自己伤疤。

在这个阶段,如果仅仅把《菊次郎的夏天》当成一个小男孩寻母的故事,就未变太小看北野武了。它没有沉香救母的跌宕起伏,但却蕴含了更多平常人的难言之隐和喜怒日常。为什么,非得叫菊次郎的夏天,而不是正男找妈妈,因为在一定程度上,它治愈的是成年人内心的空洞。

《菊次郎的夏天》:从三个阶段解读菊次郎与正男的前后变化及思考

03、第三阶段“回归自我”:菊次郎则彻底释怀了曾经的伤痛,并在精神上获得重生,从而弥补和完成了曾经缺失却又极为重要的成长历程。

快乐有时候其实可以很简单,很纯粹。

在回去地归途中,小说家哥哥、大块头和穿着社会却单纯善良是光头佬,与他们一起开始了野营。大叔让大块头下水去扮演水中鱼,光头佬还扮起了可爱的八爪鱼,那滑稽模样让人捧腹大笑,为给正男讲外星人的故事,大块头就真的扮成了外星人。他们还吃从附近地理偷摘来的习惯,大叔一边批评他们偷瓜不对,一边自己却吃的很开心,还抱怨打趣说不是冷冻的,是既搞笑又幽默。

几个大人看起来比小孩子还小孩,他们陪着正男玩耍,逗正男开心,遇见这么几个善良的人,什么样的伤心事都会被治疗吧。正男笑了,笑得特别灿烂。

当大家都玩的很开心的时候,菊次郎终于鼓起勇气去养老院看望自己的妈妈,然而他还是无法坦然面对这个抛弃了他的女人,于是他只是隔着玻璃窗远远地望着自己的母亲,没有打扰、没有上前交流,玻璃窗后的不到1秒钟的眼神忧郁而寂静,透露出一种纵有千言万语但说不出口的压抑感。这个长不大的中年大叔,对于母亲的感情大概就是:

我不知道自己爱不爱你,但我一定无法恨你,甚至在某些时刻我都确确实实的很想见你。

至此,或许他的童年也曾寻找过妈妈,或许他也曾怨恨过妈妈,但在那一刻他眼眶含泪,便立刻触动到人心底最柔软的地方。

影片最后,在这个阶段展现了菊次郎开始转变观念与行为。就是这样的一个被抛弃者,在面对抛弃自己的母亲时,选择的只是远远一看。他选择了原谅和理解,无论他的决定是以前就已经做好的还是和正男一起被改变的。他都完成了自己的救赎,这也使得菊次郎的形象进一步的得到完善。让我们能够理解他的性格和他的选择。

《菊次郎的夏天》:从三个阶段解读菊次郎与正男的前后变化及思考

我们在成长的路上遇见过很多人,最后又走向了不同的分岔路口,道别的时候说一句“好好照顾自己”,然后挥手再见。接下来的路,还要继续遇到更多的人。

大叔带着正男回来了,正男问大叔:“大叔,你叫什么名字?大叔还是那种流氓式的口吻:”菊次郎...快走快走“。

看到这里,我们好像才恍然大悟,菊次郎是他呀,这个夏天,对于正男来说是温暖而感动的,对菊次郎来说,也是不同寻常的一次感受成长的旅行。

最终,当旅程结束,小男孩的梦境变成了欢快的玩闹场景,大叔也罕见的用上了礼貌用语,他们在夏日慵懒的阳光里欢快的奔跑,那些来自陌生人的温柔和善意,终于打破了他们长久以来的孤独。

这部影片之所以让那么多人喜欢,不单是内里的温情,还有北野武喜剧化的处理方法,没有大段的冗长的台词表达心意,没有煽情的片段和鸡汤的拥抱刺激情绪,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随着故事的发展娓娓道来,无比清新。

《菊次郎的夏天》:从三个阶段解读菊次郎与正男的前后变化及思考

04、基于《菊次郎的夏天》中以正男找妈妈这一线索,讲述菊次郎从掩藏、发现、回归三阶段的心理成长故事,谈一谈影片带给我的对于家庭教育与成长的几点思考。

《菊次郎的夏天》这部影片没有太多的对白,给人最直接的感受就是真实。在我看来整部电影更像是一部小人物的群像,每个人都是废材,小人物,不具有任何歌颂的特征,但是在北野武的电影中,他们却具有别样的魅力,和别样的思考。

通过电影,也引发了我对家庭、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思考,这种思考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良好的家庭氛围有利于孩子良好性格的塑造。

影片中正男从小和婆婆一起生活,婆婆因为要忙于工作,每天备好饭就让正男一个人吃饭,正男常常一个人孤单在家,长此以往,正男的性格内向,脸上几乎没有同龄孩子脸上应有的童真般的笑容。

据2019年的数据显示,在中国,每年已经有超过600万对的夫妻选择结束他们的婚姻,而他们中的1/3多,都有一个未满6岁的孩子。

心理学家表示:离婚对子女的伤害,远远超过父母所想象的。在十几个孩子当中,有四个孩子在父母离婚之后的十年,可能会出现焦虑、愤怒、学业退步、自我形象低落的情况。其中有一半的孩子在进入成年时, 可能会在学业上或工作上表现不好,甚至自卑,充满埋怨

《菊次郎的夏天》:从三个阶段解读菊次郎与正男的前后变化及思考

那具体怎样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围?我从这三个方面一一介绍。

首先,重视亲子沟通,常常开展亲子间的交流活动;

家长要定期与孩子交流思想感情,开展亲子间的交流活动。父母和孩子可以交流发生在孩子、父母或他人身上的事情。如果孩子在生活或学习中遇到困难,父母要帮助孩子解决困难。

谈话切忌简单训斥孩子,要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只要孩子表现出某一个长处(特别是刚开始出现的时候)就要表扬,直到养成习惯,成为他的品性。

对孩子的缺点,不要操之过急,要改正一个不好的习惯,必须用好的习惯来取代它。交流有很多技巧,家长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反思不断积累经验,才能逐步掌握。

其次,建立平等、民主的家庭教育,做孩子的知心朋友;

作为家长不能只满足孩子的“吃穿住行”,只做孩子的“后勤保障部长”。家长不仅要在生活上关心孩子,更应在人格、人际交往、学业等方面关心她,平时与她多沟通,学会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多一些理解和宽容。

像前面提到的女儿为什么总是喜欢看娱乐性节目,因为一周紧张繁重的学习压力,无非是到了周末想放松放松心情;同时,这些娱乐性的节目也是同学之间沟通的一个话题。了解了她的心情,这样孩子才会把你当知心朋友,当她有烦恼、有困难时,才会向你倾诉。

《菊次郎的夏天》:从三个阶段解读菊次郎与正男的前后变化及思考

最后,组织丰富多样的家庭活动。

家长不仅要重视吃饭、看电视、散步等看似平常的核心家庭活动,也要结合孩子的兴趣和个性,和孩子一起组织多种类型的平衡家庭活动。

比如,家长可以和孩子约定,每天或每周安排一个相对固定的时间为亲子专属时光,在这个时间里,父母和孩子一起逛书店买书、一起看一场电影、一起逛博物馆等。

与孩子创造美好的回忆,既能帮助孩子劳逸结合、适当放松,也有助于家庭成员之间建立亲密、和谐的家庭人际关系,促进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

反之,一个幸福的家庭对孩子一生的健康成长都起到关键的作用。如果一个孩子了解到他的父亲母亲是相亲相爱的话,那么这个孩子的内心就会产生爱与温暖,生活在爱和温暖与包容之下的孩子才会更健康,更温暖的长大。

心理学家认为:家庭是制造人类性格的工厂。诚如宋庆龄所说:“孩子的性格和才能,归根结底是受到家庭、父母,特别是母亲的影响最深。孩子长大成人以后、社会成了锻炼他们的环境,学校对年轻人的发展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一个人的身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的却是家庭”。孩子将来成为什么样的人,形成怎样的性格,是由父母所营造的家庭教育环境所决定的。

《菊次郎的夏天》:从三个阶段解读菊次郎与正男的前后变化及思考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陪伴是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影片中回去的途中,大叔在田间再次和草帽男作家相见,同时还有两个无所事事肥佬与光头佬。为了安慰伤心的正南,他们打算进行一场露营活动。

草帽男给他讲故事,肥佬与光头佬扮作河里的鱼,菊次郎和他荡秋千,他们还一起玩了“红绿灯”的游戏(就像是我们玩的“一,二,三,木头人”那样的游戏)以及叫不上名字的游戏。

正南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从中游戏中也得到了快乐。大叔和草帽男作家等人的陪伴,让正男感受到了温暖和欢乐,自己也可以坚强的长大。

专家认为:父母关系不和,是妨碍孩子性格健康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家庭不和睦,缺乏温暖,相处冷漠,互不关心,这样的孩子极度缺乏安全感和关爱。

这类孩子在与人交往中大多不自信,因为缺乏家庭关爱,内心空虚,孩子特别重视朋友,很容易义气用事。自我保护意识很强,很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也很敏感,容易与他人发生冲突。

《菊次郎的夏天》:从三个阶段解读菊次郎与正男的前后变化及思考

那么父母应该如何更好地陪伴孩子健康成长呢?我有这三个建议:

方法一:陪伴孩子要多参与他们的日常活动。

陪伴,是一种互动的关系,你坐在孩子身边,和孩子一起看电视,我认为这算不上陪伴,因为你们之间没有互动和交流,真正有效的陪伴是和孩子共同去完成一件事,比如,一起搭积木、一起画画、一起做手工,遇到困难的时候,一起想办法解决。

陪伴孩子就要一心一意,不可心猿意马。有些父母在陪伴孩子的同时,总是做着或想着自己的事情,看电视、聊微信,或者和别人聊天,这都算不上有效的陪伴,也无法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在身边的快乐与幸福。

方法二:陪伴孩子及时给孩子必要的帮助。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很多挫折、困难,这对于缺乏生活经验的孩子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他们需要你在身边安抚他紧张、焦虑的情绪,引导他如何处理这些问题。帮助孩子渡过难关,这对他的成长进步都是非常重要的。

《菊次郎的夏天》:从三个阶段解读菊次郎与正男的前后变化及思考

方法三:孩子要的是你的时间,保证充足的陪伴时间。

美国皮尤研究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家长陪伴孩子的有效时间,“及格线”为每周21.2小时。也就是说,每天至少要有三个小时的时间,以这个标准来衡量一下自己,你是否能做到呢?

“如果说孩子是一颗种子,那么家庭就是土壤,家庭心理氛围便是空气和水分。”

家长陪伴孩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生孩子容易,养孩子难,这是很多父母的心理话。不是每个人都天生懂得如何去做一个好父母的,但是将孩子带到这个世上,就需要父母们花费更多的经历来陪孩子一起长大。父母的爱和陪伴将是每个孩子人生中一笔宝贵的财富。

《菊次郎的夏天》:从三个阶段解读菊次郎与正男的前后变化及思考

结语:

《菊次郎的夏天》看完,结尾处以正男的欢脱来预言他今后可以轻易地放下憎恨、摆脱无力感,能顺利地成长或者成才。毕竟,他要面对的是母亲的抛弃、无父无母的现实、和已经打下基础的“阴沉”性格。无法预言,唯有祝福,祝福正男们,不用被逼到绝境,就已开始学会自己长大。

每个孩子都是天使,都值得我们温柔以待。家长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一言一行、事事处处为孩子做出表率,使孩子受到良好的品德熏陶。要不断吸纳新思想,做智慧型的家长。要建立良好的家庭关系,让孩子从温馨和睦的家庭环境中去感受生活的美好,促进孩子身心健康成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