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三忌!唯一敢怒對 元哥的人 小弟佩服呀!

技術統計:崔永元究竟犯了什麼技術錯誤,才被有關方面盯上的

如果讓我們對崔永元手撕影視圈的過程,再次從頭審視,其實就能清楚的看到,這是崔永元在戰略目標及戰術手段上,經過周密策劃的方案。

5月11日,崔永元發出第一條涉及馮小剛和劉震雲的微博,並貼出了微信聊天記錄,稱馮劉二人“渣子”。

但崔永元的這條微博,並未引起公眾過多的關注。

值得注意的是,崔永元貼出來的和劉震雲的微信聊天,是發生在更早的一個多月前的4月7日。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是,崔永元發出這條微博的地點,是在美國加州。

5月24日,崔永元發微博,開始對范冰冰發難,稱其為“一個真敢發,一個真敢領。”

然而,崔永元用以攻訐范冰冰的貼圖,卻是發生在2010年的事情。

第二天,5月25日,崔永元繼續發博,稱“一個真敢要,一個真敢給”,附圖的合同顯示,演出報酬1000萬,但是沒有具體演員的名字;

5月26日、27日,崔永元轉而攻訐馮小剛和劉震雲;

5月28日,崔永元發博稱“你不用表演,你是真爛”,附圖的合同,其實就是四天前的全頁面,演員就是范冰冰。

5月29日,崔永元貼出授權書,並稱該合同5000萬,與前述合同構成陰陽合同;

在這前後的六天時間,崔永元從點名攻訐范冰冰八年前的榮譽獎話題開始,繼而透露范冰冰高達1000萬的演出報酬,逐步吸引了公眾的關注度,最後採取暗示的方式,使得公眾相信范冰冰採取1000萬+5000萬的陰陽合同偷稅漏稅。

甚至連國家稅務總局都信以為真了。5月29日,國家稅務總局發佈通報,責成無錫稅務機關稽查范冰冰工作室。

截止到5月29日,崔永元的計劃,確實是完美的,實施過程也毫無破綻,對方的范冰冰、馮小剛、劉震雲完全沒有辯解或者回應的機會。

請注意,在此之前,崔永元從來沒有觸及到和華誼兄弟的有關信息,但是,對於公眾而言,範、馮、劉三人都是華誼兄弟的圈內人,所謂的陰陽合同偷稅漏稅,合同雙方的甲方,必然就是華誼兄弟。

這是崔永元的戰術技巧。

但是,國家稅務總局的介入,完全出乎了崔永元的意料,計劃,開始出現麻煩了。

數日後,崔永元在接受媒體的視頻採訪時,出人意料的聲稱陰陽合同和范冰冰無關。並表示“該給的材料,都給了無錫稅務稽查人員”。

崔永元的這個表態,其實是出於無奈,因為當無錫稅務稽查人員找到崔永元當面受理檢舉的時候,崔永元其實是拿不出任何能夠證明範冰冰涉嫌逃稅的材料,無奈之下,只能對外聲稱陰陽合同和范冰冰無關。

但是,此時的崔永元,已經無法對1000萬+6000萬的陰陽合同做出解釋了,事實上,至今為止,公眾仍然無從知曉崔永元最初爆料的1000+5000萬的陰陽合同,究竟涉及到誰。

崔永元的尾巴,開始露出來了。

6月6日,CCTV播出新聞,報道了中央反腐敗協調小組國際追逃追贓工作辦公室曾經在一年多以前發佈的50名國際通緝人員的名單,其中特別介紹了施建祥。

至此,公眾的目光,開始突然轉向,從逃稅問題,轉而注意到施建祥和崔永元之間的關聯。

崔永元開始感到被動了。

但是,崔永元依然繼續爆料馮小剛和某主創人員在美國購置的別墅。6月11日,崔永元直接點名華誼兄弟,稱“華姨家的老大老二是要跑路的”。

現在我們都清楚的瞭解到,崔永元手上,並沒有任何涉及到華誼兄弟的文件資料。

其實,對於崔永元來說,華誼兄弟及範、馮、劉、範,只不過是鋪墊的前戲而已,崔永元的目標,其實就是《大轟炸》的投資方施建祥以及楊子夫婦。

真正讓有關部門對崔永元的公開言論引起警覺的,其實就是崔永元在6月23日發佈的微博,二頁合同顯示了彭mingda的名字,崔永元忘記打碼照片的保存日期,暴露了這些合同照片,其實轉存於5月29日下午下午4:30,最為致命的是,崔永元貼出了一頁江海洋和李微簽字的“合同審批表”。而這個文件,並不屬於合同文件,而是屬於影視公司最高權利人以及財務部門負責人掌握的絕密文件,其保密程度,遠高於合同副本。

而上述這些文件,必然來自於合禾影視以及其實際控股公司的某個權力人物。

第二天,6月24日,國家稅務總局藉口“再聽一次情況彙報”,約見了崔永元,但事實上詢問崔永元的,卻是“兩個不明身份的人”,崔永元稱之為“等到他們一開口,鏟屎官就聽出這是個別部門培養出來的有罪推定的警察蜀黍。粗糙粗暴粗線條,用的就是一件事問八遍的疲勞戰術”。

而這二位警察蜀黍,應該就是非法集資案的工作組成員。

值得我們思考的是,崔永元在影視行業和媒體行業摸爬滾打了三十多年,他應該知道,在沒有涉及到華誼兄弟以及范冰冰、馮小剛、劉震雲、範偉涉嫌偷稅漏稅的直接證據的情況下,這種公開爆料的行為,無論結局是什麼,這種魚死網破的行為,其所導致的後果,必然就是徹底脫離影視和媒體、娛樂行業。

但是,崔永元依然頑強地將計劃實施、推進了下去,崔永元必然存在無法放棄的理由,或者原因。

雖然我們並不能完全準確的判斷出這個原因,但毫無疑問的是,崔永元實施該計劃的目的,所希望獲得的成果或者利益,必然要遠遠大於損失,甚至比被影視媒體行業拋棄,更為重要。

或許,崔永元已經身不由己,不得不為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