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東林黨與“閹人”魏忠賢的自我修養

一提起魏忠賢,首要印象便是他的生理缺陷——他被閹割過,和咱正常陽剛男性有所不同。不過魏忠賢也是半路出家,原名李進忠的他出生於貧苦農家,年紀輕輕混跡於江湖流氓圈,在一次賭博輸掉褲衩後一狠心做了手術進了宮。

不過魏忠賢早年在宮裡卻過得格外清苦,不僅髒活累活一塊幹,還要忍受其他太監的欺負,命運將他安排到了萬曆皇帝的長子朱常洛身邊,於是他便陪著世子朱由校玩耍。當時來說,由於爭國本,朱常洛十分受萬曆皇帝的冷遇,儘管進宮前魏忠賢劣跡斑斑,但這並不妨礙他近乎人情和忠誠:不嫌棄主子地位可能不保,老老實實地侍奉。

“清流”東林黨與“閹人”魏忠賢的自我修養

這點在移宮案中表現尤為明顯,泰昌元年(1620年),光宗朱常洛僅僅即位一個月就撒手人寰,留下年僅16歲的朱由校,楊漣、劉一燝等激進東林黨人擅自闖宮,硬生生駕走朱由校,理由是防止朱由校的養母李選侍操縱皇嗣,而面對這番景象,魏忠賢挺身阻攔,不為別的,只是護得朱由校安全。好好想想,大明未來的天子在自己的寢宮被人抬走了,手下人怎麼能無動於衷?

而就在李選侍被迫抱著八公主移宮時,魏忠賢選擇了跟隨,換任何人估計都有理由選擇避而遠之。東林黨強行闖宮擁立本就該即為的朱由校後,一時間眾正盈朝,東林黨人雞犬升天,孰是撈取政治資本的投機分子,一目瞭然。插一句題外話,東林黨掌權的一年間,明朝在遼東戰場一敗塗地,接連丟失了瀋陽、遼陽和廣寧重鎮,局勢一片糜爛。因此,將明朝在軍事上的失利歸結於後來魏忠賢上臺,是時間上的錯亂。

“清流”東林黨與“閹人”魏忠賢的自我修養

有了東林黨人這幫坑貨做鋪墊,熹宗不得不把還在修皇陵的魏忠賢喊回來,逐步委以重任,魏忠賢也憑藉自身努力,幹到了太監最高官職——司禮監秉筆太監。魏忠賢在任時主要做了以下幾件事:

一是恢復了太監監軍制度。這主要是幫助皇帝瞭解前方一手戰事,防止層層瞞報。該制度在寧遠保衛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魏忠賢的情報系統準確預測了努爾哈赤進軍時間和路線,提前撤走了大部分軍民,避免了重大損失。

二是降低農民天賦負擔。魏忠賢的底層出身,使得他天然地瞭解民間疾苦,深知民不聊生將危及根本,“天下田賦因比年東西未寧,軍興費重……小民困累極矣。其免天下宿逋一年。以補紓目前新舊並徵之苦……小民拖欠者盡行蠲免”。

三是增加商稅補充軍費。打仗需要用錢,國家財政困難,不能從農民身上殺雞取卵,那就只好向江南繁榮的工商業入手,“各路關津隘口,商貨經由處所,曾經萬曆二十七年等年設立徵榷者,近因新舊兵餉詘乏至極,暫議開復”。

“清流”東林黨與“閹人”魏忠賢的自我修養

以上三條,於國有利,顯著緩解了萬曆末年以來大廈將傾的局面,遼東方向後金無機可趁,關內民怨未形成大的起義,但是東林黨人對這些視而不見,他們把自己的失勢怪罪到魏忠賢矇蔽聖聽、為虎作倀上,最典型的是癸亥京察,東林黨人借考核之名,行黨爭之實,把一大批非東林黨人、與東林黨政見不合的官員貶謫,波及南北兩京官員達338人,而諷刺的是,這些人後來都因反對東林黨而加入魏忠賢的麾下,由此可見除了阿諛奉承魏公公之外,還是有願意講真話、幹實事的人的大臣主動成為“閹黨”的。

“清流”東林黨與“閹人”魏忠賢的自我修養

而對於東林黨人對魏忠賢瘋狂攻訐,熹宗並不是傻子渾然不知,相反他警告那些挑頭的官員,不要“逞意妄言,淆亂國政”,希望上下“協力共圖宗社大計”、“毋事空言”。熹宗還專門對內閣首輔葉向高說,“卿等與廷臣不同,宜急調劑,釋諸臣之疑”,意思是讓這位東林黨大佬醒目點,跟在自己身邊,是否曲折再清楚不過,怎能和下邊瞎胡鬧?

“清流”東林黨與“閹人”魏忠賢的自我修養

可惜熹宗為魏忠賢撐場子在很多清流看來是中毒太深,憤青楊漣上了一道疏列舉了魏忠賢二十四大罪,基本是口說無憑,亂扣帽子,例如說“擅權,多出傳奉,或徑自內批,壞祖宗二百餘年之政體”,這明顯連內閣票擬和司禮監批紅都分不清;又如“傳聞宮中有一貴人,以德性貞靜,荷上寵注”,而魏忠賢卻“恐其露己驕橫,託言急病,置之死地”,後宮裡的消息熹宗自己最清楚,這個“傳聞”倒是暴露了楊漣自己八卦,把小道消息寫進奏摺裡彈劾人,也真是東林黨人的作風。

“清流”東林黨與“閹人”魏忠賢的自我修養

關於魏忠賢的價值,熹宗在臨終前曾拉著弟弟朱由檢的手鄭重地說道:“魏忠賢恪謹忠貞,可計大事”,可惜他早就被東林黨的塘報洗了腦,認為自己的傻哥哥被騙了,於是乎朱由檢即位不久便大張旗鼓地掃除了魏忠賢及其黨羽,東林黨重新起復,結果第二年金兵就打到了北京城下。崇禎皇帝用自己十七年執政得出了悲劇性的結論——大臣人人皆可殺,方知“忠賢若在,則事不必至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