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蓬萊這群人,才知道戰“疫”並未結束

通訊員 賀忠林 耿美芝 姜蘭芳 記者 厲智敏

武漢解封了,方艙醫院“關門”了,援鄂人員回家了;各道卡口撤銷了,工人返崗復工了,部分學生回校上課了……所以,你以為戰鬥“結束了”?直到看到蓬萊這群人,我們才知道:“並沒有!”

看到蓬莱这群人,才知道战“疫”并未结束

準備出發

3月中旬起,隨著湖北人員返崗回蓬和境外輸入壓力的增大,市疾控中心衛生檢驗科的6名檢驗員投入到空前忙碌的“戰鬥狀態”——信息處理、採樣、分離、送檢……他們奔走在各企業隔離點和集中服務點之間,堅守在實驗室之內,“煎熬”在檢測機構之中,一個多月4000(3月中旬之前已經採了300份左右)多人次的核酸檢測工作量,讓他們無暇去顧慮個人的安危。這群不下火線的“排雷兵”,時刻冒著被感染的風險,為復工復產搶回了寶貴的時間,也為“外防輸入”把牢了第一道關口。

核酸檢測,“流水線上”採集1.2萬份樣本

“現有80餘名湖北返蓬人員到達集中服務點,請儘快進行核酸檢測!”接到市防控指揮部的命令後,該中心衛生檢驗科科長張國英立即根據指揮部提供的人員信息,組織科室成員進行人員名單核對梳理、電子版格式化和採樣管編號,每人3個採樣管,分別用來裝鼻咽拭子、肛拭子和血液。這個過程中,人員信息經常會發生變化,編號就要重新進行調整、編寫,是一件非常“折磨人”的事。3月中旬以來,已採集各類樣本總計1.2萬餘份。

看到蓬莱这群人,才知道战“疫”并未结束

現場做好採樣準備

按照省裡要求,我市執行嚴格的防控標準,對從湖北省返蓬(已在當地獲取‘健康碼’)的人員提前對接,優化服務保障,並進行核酸檢測,“加雙重保險”,進一步排除風險。連續1個多月來,張國英一直在不停“接單”,科室的5名女將,也跟著他晝夜連軸轉。“高峰時期,每天檢測量達到500多人次,真的和打仗一樣!”張國英如是說。

看到蓬莱这群人,才知道战“疫”并未结束

採集鼻咽拭子

看到蓬莱这群人,才知道战“疫”并未结束

採血

前期的有序準備,為的是現場採樣的流暢高效進行。信息理順後,他們穿好防護服、帶齊採樣設備,分頭趕往不同的隔離點、服務點。這個時間,有時是深夜10點多,有時是凌晨四五點,時刻在與時間賽跑。而在採樣現場,他們分發採樣管、採集鼻咽拭子、血液和肛拭子,汗水很快模糊了護目鏡,扎針的手只能反覆試探;遇到被檢測人忍不住咳嗽,鼻咽拭子採集的動作卻不能遲疑,確保快速、準確採集到位……在忙而不亂的“採樣流水線”上,他們的神經卻是高度緊張,保質量、拼速度、搶時間,不吃飯、不上廁所,身心都經受著多重考驗。而面對形形色色的檢測對象,還要耐心做好解釋、安撫,一趟下來口乾舌燥、頭暈眼花。“經常,回到自己的辦公室後,心還跳得突突的,無法從那種緊張氛圍中脫離出來。”張國英這樣說。

看到蓬莱这群人,才知道战“疫”并未结束

分離生物樣本

採樣送檢過程,“失禁、暈倒”都會發生

採集完樣本,科室人員從各個點匯合,將樣本進行彙集。隨後,他們分組行動,在本中心實驗室爭分奪秒進行血清分離、分裝。“血液離心的過程產生氣溶膠,屬高風險操作,如果其中有陽性樣本,那我們被感染的風險極大。”對於每天都在做的這件事,張國英並非沒有一點兒擔憂,但職責和使命讓他選擇了堅強面對。

血清分裝後,會與其它樣本一起,由專人專車送往煙臺的檢測機構。由於目前煙臺市各縣市區檢測數量較多,經常會出現排隊的情況,登記、辦理手續的過程非常“熬人”——來回路程加上等待時間,整個過程不能脫防護服,五六個小時甚至更長時間不能上廁所,有時“失禁”也是無奈的選擇。“我曾眼看著外縣區送檢人員當場暈倒在檢測中心。”長時間高強度工作,精神和體力都處於透支狀態,張國英不敢保證這樣的事不會發生在“自己人”身上,只能儘量優化採樣送檢方案來減免這種情況的發生。

看到蓬莱这群人,才知道战“疫”并未结束

運送樣本

據他介紹,最密集的時候,樣本送檢後3天后才能出結果,如今送檢24小時後即可出結果。而每次“排除陽性”,則是他們最有成就感的時刻,但這時他們往往早已投入到新一輪的忙碌中。

100天沒休息沒請假 ,含著淚也要出征

從1月24日開始,該中心檢驗科的成員們沒有休息一天,也沒人請假。從最初的“小批量檢測”到最近的“大批量篩查”,防控措施和重點人群都在不斷髮生變化,而他們的工作卻是從未耽擱,“24小時待命”已成為日常的堅持。“已經100多天了,戰鬥不知何時結束,我們科室的女同志都在咬牙堅持著!前一秒崩潰到大哭,後一秒也要收拾行裝出發……”對於自己的隊伍,張國英很是心疼。

看到蓬莱这群人,才知道战“疫”并未结束

結束工作後疲憊的她們

檢驗科科員王波,愛人在市人民醫院工作同在檢驗一線,兩人每週回家吃飯的次數屈指可數,每每聽到女兒“媽媽,你怎麼總是不回家”的哭訴,心中的酸澀忍不住翻湧;張曉娜,愛人在外地工作,每天拖著疲累的身子回到家後,還要輔導孩子,處理家庭瑣事;有著過硬技術的“90後檢驗員”景芳卉,難活急活搶著幹,忙到連看手機的時間都沒有;徐暢,一位年輕的媽媽,經常忙到深夜回家,年幼的孩子早已睡著;梁景媛,新婚的第一個春節,只在愛人的河南老家住了一個晚上,就踏上返蓬抗“疫”的列車;高潔,2019年剛剛入職的大學生,從物資庫到採樣一線,哪裡需要哪裡搬,從未叫苦叫累……她們自己辛苦,更牽掛家人,因為一個人的風險,更是全家人的顧慮。

而談到自己,從事檢驗工作18年的張國英則表示,能在疫情防控一線出力,是自己的職責所在。眼下,他不僅要統籌執行全市的檢測篩查工作、兼職隔離點及接機人員的個人防護培訓,還要兼顧科室日常工作,更要鼓舞團隊的士氣——“再堅持一下,現在各級各部門都在助力,相信我們會等到增援的,最困難的時期就要過去了!”

記者手記:

在沒采訪他們之前,記者和很多市民一樣,認為“疫情防控”已經漸漸“淡出視野”,但接觸他們後才知道,原來,戰疫並未結束,而且火線上依然緊張。

疫情防控之下,人們把更多視線投向了一線醫護人員,送給他們尊敬與榮光,因為他們確實值得。然而,在各地陸續“解鎖”後,“外防輸入”成為當務之急,最危險的地方已經轉為疾控戰場。大批量的檢測篩查工作,考驗著每位檢測員的專業技術,同時也給他們帶來了巨大的身心壓力。對他們及時提供幫助、支援,是對他們的關愛,也是提高防控效能的舉措;而對他們的認可與尊重,更是激勵他們負重前行的動力之源。

疾病預防與控制,無形無聲卻無處不在。大家行動起來,為默默守護我們平安的疾控戰隊加油,助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