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言論語(略讀版)·4.3我們為誰學習!(終章)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1.1)

學習學習,學而後實踐之。

學習是一件很快樂的事,也是一件世界上最公平公正的事。

我們為什麼努力學習呢?

子曰∶“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14.24)

孔子說,以前的人努力學習,是為了充實提高自己。

而現在的人學習,是為了裝門面給別人看。

讓別人看看自己有多博學。

孔子說的不無道理。

從小學開始算起,我們漫長的學習生涯,有多少是真正自己想學的?

有多少是為了爸媽學的?

有多少是老師要求我們學的?

我們學習的自主性,到底在哪裡?!

我們學習的目的到底是什麼?

只是為了找份好工作麼?

孔子曾有兩句千古之罵。

一句是罵他學生,大白天偷懶睡覺的宰予。

“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杇也。”(5.10)

另一句據信是罵衛靈公的。

子曰:“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9.18)

罵得真爽!

千古第一。

什麼叫好學?

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1.14)

“君子吃飯不貪求飽足,

居住不貪求安逸,

辦事勤快而說話慎重,

向有道之士請教以修正自己,

可以說是好學了。”

對於生活不提太多要求,對於學業有更高追求。

這樣的好學之士,哪裡去找?

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是為賊。”以杖叩其脛。(14.43)

原壤叉開兩腿坐在地上等孔子來,坐姿不合禮數。

孔子見了說:“打小就不孝順,大了沒一點出息,老來還一副老不死的樣子,我打你個老賊!”

說著就操起杖敲他的小腿。

更多的人,可能是像原壤這樣的吧。

一輩子稀裡糊塗,渾渾噩噩就過去了。

一輩子也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一天趕著一天,看別人向哪裡去,自己也向哪裡去。

隨波逐流。

同流合汙。

無知是最大的快樂。

這樣的人生,說起來是滿輕鬆的。

而學習是艱辛的,改變自己是困難的,成長一定是痛苦的。

郭德綱說:我不怕我無知,我怕我以為我有知。

世人皆苦此心涼,淡淡幽幽梅似香。

沃雪成泥誰浸染,任君一笑又何妨。

我們為什麼要努力學習???

可能只是因為,我們想做一個人。

一個獨立的人。

一個自主的人。

一個自己決定自己命運的人。

曾仕強說:孩子這一輩子是來做人的,教育最大的責任是要把孩子培養成萬物之靈的人。

他還說:你作為一個人,要追隨你內心的聲音,而不是聽別人的話。

你要做你自己,而不是做別人的奴隸。

中華民族的《易經》告訴我們:你是你自己的主宰,沒有人能夠主宰你。

這不是自信,而是自性,是性格的性。

我有我的本性,我的本性來自於天,所以我們天人始終是合一的。

我們要做的,是一個有益於社會的人。

我們的存在,是讓這個世界更美好。

《孟子·離婁下·第二十八章》:“是故,君子有終身之憂,無一朝之患也。乃若所憂則有之。

舜,人也,我,亦人也;舜為法於天下,可傳於後世,我由(猶)未免為鄉人也,是則可憂也。

憂之如何?

如舜而已矣!若夫君子所患,則亡矣。非仁無為也,非禮無行也。如有一朝之患。則君子不患矣。”

孟子說,我真正的憂慮,是不能成為一個像舜那樣的人。

他幫助了這個世界,用他自己最大的力量,讓所有人過得更好。

而我卻什麼都沒有做。

他們已經創造了他們的傳奇,而我們要創造我們的!

這才是我們來到這個世界的目的吧!!!

孔子所說的“仁”,根本上就是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人。

商紂王不善。

他的大臣中,微子啟離開他,選擇不助紂為虐。

箕子被紂王當成了奴隸。

比干則力諫紂王,丟了命。

孔子說:“殷代末年有三位大好人。”(微子去之,箕子為之奴,比干諫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18.1)

有時候,選擇生,比選擇死更困難。

季路問事鬼神。

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曰:“敢問死。”

曰:“未知生,焉知死?”(11.12)

《論語》裡以管仲的故事,說明了這個道理。

桓公殺了公子糾,公子糾的謀士之一召忽為此自殺,而另一位謀士管仲不僅沒有自殺,反過來輔佐了齊桓公。

子路問老師:管仲的做法,不能算是仁吧?

孔子說:“桓公多次會盟諸侯,不用兵車戰馬,這都是靠管仲的努力。

這就是他的仁!這就是他的仁!”(“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14.16)

孔子是鼓勵不要苟且偷生,可以殺身成仁的。

子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15.9)

齊景公有馬四千匹,到死那天,老百姓沒有誰說他好的。

伯夷、叔齊在首陽山下餓死,老百姓至今都誇他們好。(16.12)

但是,如果你堅強地活下去,可以幫助更多的人,那才是更大的仁。


有時候,活著,比死,困難的多。

哈姆雷特說:生存還是死亡,這是一個難題。

確實,確實。

孔子還說:“管仲做桓公的相國,稱霸諸侯,一匡天下,黎民百姓到如今都還在享受他帶來的好處。

要不是管仲,我們可能還是披頭散髮,衣襟朝左邊開吧,做一個野蠻人吧!

怎麼能像普通人一樣,只顧著為主子盡忠而忘了天下百姓,躲在山溝裡自己吊死了,連鬼都不知道呢!”(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民到於今受其賜。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豈若匹夫匹婦之為諒也,自經於溝瀆而莫之知也。”14.17)

所以,行走在這個世間,我只能做我自己。

孟子說:自反而縮,雖千萬人吾往矣。

反躬自問,正義確實在我手裡,就算對方有千軍萬馬,我也要勇往直前。

仁人無敵於天下。(《孟子·盡心下》)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我們每個人,都是普通人。

子貢說了一句千載的大實話。

子貢曰:“紂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惡居下流,天下之惡皆歸焉。”(19.20)

他說,商紂王確實不善,但也不像傳說的那樣厲害。

歷史總是被勝利者譜寫的。

只是因為周推翻商,才把商紂王大踩特踩。

我們喜歡妖魔化、臉譜化一些歷史人物,而忘記其實他們也只是被推上歷史舞臺的普通人。

但是,我們總不希望遺臭萬年。

“君子惡居下流,天下之惡皆歸焉”。

牆倒眾人推。

所有的惡,都歸到你身上去了。

隋煬帝楊廣當年所做的那些事,跟李世民其實也沒多大差別。

但是後世的名聲,可就差太多了。

這世間最重要的是生命。

有限的生命,我們希望留給這個世間什麼?

紅藕香殘玉簟秋。

輕解羅裳,獨上蘭舟。

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

一種相思,兩處閒愁。

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李清照

有一天孔子下朝之後回到家裡。

家人稟報,馬廄被燒了。

孔子問:“傷人乎?”

不問馬。(10.17)

馬有多珍貴,我們都知道。

但是,人命與之相比,人命至重。

什麼是“仁”,就是尊重人的生命!

尊重人的價值!

在《李言》(略讀版)的最後,我有兩句話,分享給大家,做一個結束吧,感謝諸位一直以來的陪伴: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7.22)

善於向別人學習,改正自己的缺點。

人總是不斷學習,不斷進步。

人無完人。

我們要做的,就是更好的自己。

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14.34)

《老子》曾說:“大小多少,報怨以德。”

孔子對此不以為然。

以正直的態度對待別人的惡意。

以最大的努力回報別人的善意。

把這句話送給你:

“在生活中不管是親情、友情還是愛情,留在身邊的才是最真的、才是最長久的。”

《李言》(略讀版)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