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疫情期间的“云婚礼”视频直播


刘荣庆

疫情期间的结婚仪式新闻颇为惹眼。

中国古代婚礼有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合称“六礼”,亲迎被视为终身大事,场面十分热闹隆重。与过去的奢侈操办不同,近年来一些以旅行、探险、公益为主题的简约婚礼成为不少年轻人的选择。可新冠病毒肺炎流行期间,各地明令禁止人群聚集以阻隔病毒传染。各地还因此查处若干聚餐案例,如河南省固始县杨集乡杨庙村因办婚礼聚餐,包村干部等受到处分。辽宁省义县大榆树堡镇小籽粒屯东村村委会主任谢荣贵等顶风违纪办寿宴12桌聚餐,相关人员受到严肃处理。江苏省响水县副县长、县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沈爱东,邀参加联席会议误餐的县公检法系统17人到单位食堂包间内聚餐而被撤职降级员,参与者均被处理。

那么,用什么方式解决疫情期间男女青年举办终身大事呢?

西安一对新人2020年4月11日中午,在西安皇冠假日酒店51楼西餐厅,举行了一场不待客、不设宴的“云婚礼”,通过视频直播,引来全国各地网友围观,累计观看人数20万,可谓别开生面。三秦都市报4月15日a4版以3/5版的篇幅报道当地受众从未经历过的“云婚礼”。

笔者在界定移风易俗报道原则时指出:“民俗新闻的移风易俗报道原则指,媒体及其从业人员报道富有新闻价值的事实时,将推陈出新、弘新风导良俗作为观察、分析、判断民族习俗与地域习俗的一条‘红线’,既以此衡量民族民俗文化传承因袭倾向,又以此衡量适应21世纪全球化和中国国情的民俗变异性倾向。”(刘荣庆 刘婷《新闻民俗学》上卷第319页,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版年第1版。)

新冠病毒肺炎流行强制性的改变了人们传承既久的生活方式,网络通讯技术的进步又给予了开拓崭新文化生活的广阔空间。“移风易俗并不是一个新的社会政治学论点与信息传播原则。在中国历史上,移风易俗早就被视为社会长治久安之法宝和历朝历代施政之大端。”(同上书同卷同页)

据报道与传统的线下婚礼不同,婚礼仪式上只保留了交换婚戒、互致誓言、告白等几个流程,比如接亲挤门、吃荷包蛋、敬茶改口、挂门帘、找婚鞋等环节都省去了。全程不到半小时。现场只有一对新人和伴郎、伴娘,每一位在场的人都戴着口罩。受邀请的亲朋好友们,全部通过观看直播,来见证这个特殊而喜庆时刻,在线送“恭喜恭喜”“百年好合”“早生贵子”的祝福。“每一位观看视频的人,都是我们的证婚人。” 22岁、在西安当化妆师的新娘娇娇眼中,“云婚礼”尽管没有多少熟人在现场,却有不少人在网络上围观和见证,突出低碳、环保主题,人员不扎堆、不设宴席、敬酒、致辞等环节,同样具有“仪式感”。疫情之下,口罩挡不住一对新人的爱情,这场富有创意的“云婚礼”,简约、平和、庄重、温馨而不失热烈,代表着年青一代对“云上生活”低碳环保而告别奢华浮靡的另一种全新尝试,引领出婚礼新时尚与仪式感。

报道援引民俗专家、西北大学中国节庆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韩养民教授的话评说:“婚礼是缔结婚姻的形式,也为一对新人开启了新的人生旅程,相亲相爱、成家立业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情感源泉,养成勤俭持家的习惯,才能携手共度人生。”

“云婚礼”承袭了中国婚俗的本义,也昭示了这条疫情下婚俗新闻报道所传递的主要文化内涵。

2020年5月5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