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不了故鄉,融不進他鄉,形單影隻怎麼辦?

遠去的鄉土


改革開放後,城市和農村之間的經濟差距越來越大,農村窮苦的生活環境導致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紛紛進城,尋求出路。有的年輕人勤學苦讀,考上大學,離開農村,在城裡工作,定居城市;有的年輕人早早輟學,早早背起行囊,隨打工潮湧進城市,追逐夢想,為城市建設添磚增瓦。

筆者是土生土長的農村人,最近在思考一個問題,除了過年之外,村裡幾乎都沒有年輕人在家。那這些年輕人在外打拼都過得好嗎?最起碼從我的瞭解上來看90%都不怎麼理想。而且主力軍是8090後,很多人覺得8090後是新一代的年輕人,但在偏遠的農村大部分8090後並沒有多少的文化,大多數人是小學初中畢業就完事,大學生一個村就沒兩個。因為文化的缺失導致思維受限,出門大多數人乾的也是體力活,髒活累活。就算到今天一部分人已經實現買房買車,但是工作收入依然不穩定,加上還要供房貸、車貸,農村人大都會生兩到三個孩子,可想而知這個壓力有多大?

大部分人以為幾年的打拼後,所處的城市會從陌生逐漸熟悉,但是現實是在偌大的城市,他們始終是打工者。哪怕你熟悉這裡的每一幢大樓,瞭解這裡的每一條街道,最後殘酷的現實告訴他們,他們只是過客,不會是主人翁。

雖然中國的窮富階層分級並不明顯,但其實你的工作,生活,人脈圈子等已經決定了你的處境。而且我可以這樣大膽的講,在城市的農村年輕人如果到現在都還沒有一份固定穩定的工作收入,那麼日子將會越來越難,因為以後的工作崗位會越來越少。有的人說可以自己去做點生意,別天真了一直在做生意的人現在都危機重重,何況你還沒有做過生意。我身邊出門打工幾年讚了點錢,就去開店,半年把幾年讚的錢都賠光的例子太多了!

現在農村經濟在發展,國家也重點扶持農村農業板塊。城市壓力大,那麼作為農村的年輕人該不該回到農村創業呢。挺難的。首先城裡有房貸,有孩子要養。選擇回到農村就意味著很長一段時間沒有收入。只能種地。而這些自小出門打拼的年輕人沒有接觸過種地,什麼時候下種,一畝地下多少種,稻苗什麼時候抽芽,要注意什麼,他們統統不知道!幾乎又是從零開始,這樣能種好地,得到高產嗎?城市裡面的工作也會丟掉。所以這個抉擇太難,風險也太大。真的不是你想回去就能回去的!

如今的農民子弟是既回不去生養的農村也融不進生活的城市。在自己的崗位上勤勤懇懇,吃著城裡人不願吃的苦,卻始終沒有安全感。安居才能樂業,弄套房吧。





二驢叨咕叨


這種生活,我已經過了整整十六年了,接下來怎麼過,還真不知道,不過人老矣老了,也無所謂了,習慣了,走一步、算一步,走到哪、算哪得了。有幾句話,一直在耳邊迴響:車到山前必有路,天無絕人之路,野渡無擺舟自橫。

剛出來那些年呢,還真不適應,一直在浙江這邊的民企裡面打工,東家做做、西家混混,四十幾歲的時候,還好找事些,做的還都是大企業、知名企業,收入也比較穩定,失業的時間也不太長,一般一家公司做完了,另外一家也就兩三個月就可以接續上了。這些年呢,年紀大了,找事做是越來越難了,近幾年,做的都是那種朝不保夕、虧損嚴重的小企業,一連三、四家,都是開不起工資、不得不關門走人的節奏。去年12月至今,已經是失業四個月了,雖有疫情的影響,其實早在去年、前年,也都是這樣的,除了年齡因素外,其實更多的是經濟不景氣了,中小企業沒有跟上時代的,其實正在大量淘汰、大量倒閉了,去產能去的也就這些企業了。

故鄉呢,其實是個工業底蘊還非常不錯的城市,一個生於斯長於斯的人,一個鄉音鄉情都寄予斯的人,不是迫不得已,誰又願意漂流在外、四處流浪呢?故鄉是個資源型城市,也是個資源枯竭型城市,資源一枯竭,靠資源吃飯的企業就沒什麼活路了,而且,那些資源企業都是原先計劃經濟年代的產物,機制僵化、市場萎靡,幾乎就沒幾家活得好的了。民企有些,但大多都是些服務型的、低端製造類的,根本就容不下我這樣做了半輩子行政人事的人,想在故鄉找個事,真的比登天都難,試了好多次了,大多無功而返,不了了之,現在五十有六了,想在經濟低迷的老家找個事做,更是希望渺茫了。

他鄉呢,沿海這邊其實也在轉型了,好多加工製造型的企業都外遷了,越南、老撾、柬埔寨、東南亞的用工成本低、土地價格低,內地的招商引資也是如火如荼的,產業向著這些地方轉移的步子其實一直在走,我們這個年紀的老國企出來的行政人事這類的人,早些年還有些市場,現在呀,江浙滬一代大量的二代、三代子女都出來了,博士做幼師的有了,碩士混個小學老師做做都燒高香了,企業裡面也都年輕化、知識化了,我們還真是老了,就業的空間也是越來越小了。

形單影隻怎麼辦呢?過去的那些年,大多是抱團取暖的,大多是三個五個一樣經歷的人湊在一起,喝喝酒、聊聊天,逗逗樂子、談談家事的。很多時候,一個人進、一個人出,一個人暖自己的被子、一個人解自己的憂愁、一個人舔著自己的傷口、一個人吞掉自己的牙齒、一個人抹乾自己的眼淚過來的。

打工者,沒有矯情。用句過時的話形容:民企不相信眼了!一切你自己看著辦!自生自滅,自己闖蕩去吧!沒人慣著你的!

回不了故鄉,融不進他鄉,沒有悲傷,只能堅強!


坐看雲起於此時


自在人下,生日快樂!——敢把他鄉當故鄉

回不了故鄉,融不進他鄉,這是一個沉重、現實又普遍的問題。從農村出來,一上大學就面臨融入城市生活的問題,經濟基礎和生活習慣是最讓人容易產生不適應和自卑心理的兩大關鍵。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呢,我參考自己的經歷給幾點建議,但願能有一點參考。

一、“自在人下”的心態

很多年後,我覺得當初的自卑,並非別人真的瞧不起你,而是我沒有“自在人下”的心態,因為我們以前的教育總是需要我們比別人強才會得到表揚,才會自信。這樣當我們“在人下”的時候,就會覺得不自在,其實同學們、同事們並沒有這麼看你,是你這樣看了自己!當我們不如別人的時候,我們要學會輕鬆、自在!要修行這種心態!

自信不是因為你擁有什麼了才自信,我們應該自信地去追求!

我們並不要比別人強才快樂,

我們要生而快樂!

自在人下,生而快樂。

二、努力做好眼前的事

生活有苦也有樂,努力做好眼前的事情,就可以讓明天更美好!事業一步一步奮鬥得來的,也是充滿艱辛的。眼前的工作做不好,可能領導都不會滿意,都可能會失去眼前的工作機會,這也是很重要的一環,要讓自己有一個成長、發展的平臺,每天的努力必不可少。

三、定一個現實的目標

這都是老生常談,但是又是經驗之談,也許我們終生都是“小人物”,但是我們也要規劃自己,給自己定一個小目標真的很重要!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說的是你今天的憂慮是因為過去的你沒有照顧今天的你!

建立一些選擇,讓我們與快樂同行,融入時代!因為故鄉用來回憶的,是回不去的,他鄉才是未來之鄉!

自在人下,生而快樂——他鄉即故鄉!


元生之哲


那就對天長嘆一聲,月是故鄉明,,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古詩裡的思鄉之意,可見一斑

!人對家的牽掛終極一生!孤獨終老的感覺太過殘酷,故鄉的雲,夢裡面對現實的憧憬!愛情故事裡的事,在一起在一起在一起的邀約,呼之即來的玩伴漸漸的遠走!只有故鄉人,歷歷在目


滿鶴芳


在這裡,首先,得糾正下這個故鄉的意義!互相對我而言,並不是祖籍什麼的,也不是家人生活的地方,而是,自己在一個城市,從小到大,讀書學習工作生活戀愛結婚生子融入了大半輩子的城市,才叫故鄉!

我是江西出生長大,父母退休後移居他省福建,而我,在江西生活了幾乎一輩子,感覺什麼也沒留下,無奈跟隨父母來到他鄉福建,真正的體會到了,回不了故鄉,又融不進他鄉的滋味!很多時候,想江西!雖然福建的氣候不錯,宜居!可能就是形單影隻吧,父母是父母,家人是家人,我沒感覺熱鬧,心裡還是覺得孤單。怎麼辦?說實話,目前沒辦法,有時,我會跑回去江西,見見過去的朋友,有時候,我也想在福建結交新人,可是比較難,這還真應了那句:故土難離哦!怎麼辦?努力適應吧!


錢仙兒


不辦、等


雨聲輕輕潤大地


環說


玉品人


有句話怎麼說來,只要過的舒心,哪裡都是故鄉


嘉年健身騎遊vlog


回不了故鄉,那就放棄,不能丟了老祖宗的臉面,融不進他鄉就要自我反思吧,多檢討,多奮鬥,總有一個適合你,因為古話說,天生我財必🈶️用哈


沙漠之沙


想回故鄉,故融不進他鄉;

願能放平心態,心安處世;

年輕者,願能落地生根,生生不息;變他鄉為後代故鄉;

年長者,願能落葉歸根,迴歸故鄉,為父母養老盡孝,為子女營造溫馨故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