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产转段 按下“科学春管键”


随着育秧大棚播种工作的结束,绥滨农场有限公司(农场)农业生产已转段进入育秧大棚苗床和本田管理阶段,贯彻落实“藏粮于技”战略,借助物联网+的智慧农业手段让管理水平更高、效果更好。

记者在红山管理区大棚基地看见,这里的种植户正在对已经出苗的大棚进行施肥管理,为秧苗增施营养成分,保证出苗质量。同时农业技术人员根据秧苗素质为种植户指导苗床管理的各项工作。

红山管理区技术员 焦晓东:红山管理区播种工作全面结束,现已进入苗床管理和本田扬肥及筑埂等各项工作中。在这期间,我们一要做好秸秆禁烧工作,同时动员种植户扬肥、上水,为水整地抢抓有利时间,保证不误农时。

在育秧大棚苗床管理过程中,绥滨农场有限公司(农场)创新科技,以物联网信息采集系统为基础,通过智慧农业掌上APP实现对秧棚内光照强度,土壤温度、湿度,空气温度、湿度的实时掌控,改变以往人工查看温度计、肉眼识别土壤墒情来制定苗床管理各项工作的模式,让秧苗管理更具“智慧性”“精确性”,全面提水稻苗床科技管理水平。

红山管理区技术员 宋璟和:通过这套系统我们可以及时的、精确的、科学的掌控育秧大棚的各项数据,以数据为基础,对大棚进行及时的降温、保温以及浇水等各项工作,从而提高育秧大棚的管理水平,以及提升秧苗的质量。

据农业发展部介绍,绥滨农场有限公司(农场)借助农业物联网平台对辖区 1800 亩耕地实现了农业生产全程网络化监测、智能化控制、精准化作业,完善了质量追溯体系,下一步会扩大物联网应用面积,使农产品的全生命周期数据共享,通过追溯技术,从播种、灌溉、施肥、病虫害防治到收获预期的全生产流程进行有效记录,让农业插好“科技的翅膀”,逐步提升粮食综合产能。

农业发展部部长 蒲江波:在农业生产中,通过打造智慧农业,实现生产领域的智能化、服务领域的信息化,推动农业产业链改造升级;实现农业精细化、高效化与绿色化,保障农产品的安全,提升农业竞争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