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友攻略】宅在家,“糖”友怎麼知道自己營養不良?

一些糖尿病患者三餐都很正常,家人吃什麼自己就吃什麼,平時也沒有偏食忌口,餐間還有加餐,但容易感覺全身乏力,心煩意亂,稍微活動疲乏感會更明顯。


【“糖”友攻略】宅在家,“糖”友怎麼知道自己營養不良?


遇到這種情況糖友別大意,可能身體出現了營養不良。

糖尿病患者營養不良,常表現為“三多一少”,吃多、喝多、尿多、但體重減少,因為吃的各種食物(不論碳水化合物類、脂肪類、蛋白物等),沒有被很好利用,營養成分被排洩出去了。判斷是否發生營養不良,還可看身體重指數(BMI),正常範圍不低於18.5kg/m2。此外,如果近3個月體重下降超過5%,也要引起注意。


【“糖”友攻略】宅在家,“糖”友怎麼知道自己營養不良?

西安市第四醫院內分泌專業主任宋民喜主任醫師提醒“糖”友,出現營養不良,可能是不同的原因造成。

長期血糖控制不好

“糖”友血糖控制不好,可能血糖波動大,也可能長期處於高血糖狀態,如果血糖超過腎糖閾(對葡萄糖吸收的高位極限)濃度(8.96~10.08mmol/L),進餐之後,糖分不能被組織細胞利用,從腎小球濾過,從尿中丟失。由於滲透壓變化引起電解質紊亂,血液中的鉀、鈉、鈣等礦物質等營養物質也會從尿液等中排出,導致營養不良。

胰島素缺乏

I型糖尿病對胰島素絕對缺乏,Ⅱ型糖尿病對胰島素相對缺乏。胰島素除了可以降低血糖,還有促進脂肪與蛋白質的合成作用。如果糖友體內胰島素不足,將使脂肪與蛋白質難以合成,分解增加,可出現脂代謝紊亂,比如高脂血症或負氮平衡(攝入氨基酸少於消耗的氨基酸),使人變得消瘦。所以糖尿病患者需要補充胰島素。


【“糖”友攻略】宅在家,“糖”友怎麼知道自己營養不良?

此外,糖尿病出現併發症,也會造成營養不良,比如:

胃腸道病變,無感染的腹瀉便秘交替,體重下降,繼發營養吸收障礙;

出現胃輕癱,表現為胃腸動力不足,或者嘔吐、難以進食;

或者植物神經病變;

糖尿病早期可能有甲狀腺機能亢進,機體代謝亢進,容易飢餓,也容易消瘦;

糖尿病抵抗力低可出現感染,貧血,造血細胞的損害。也可引起腎功能損傷,繼發營養不良。

如果合併甲狀腺機能減退,也會有貧血,白細胞減少和胃腸道功能紊亂。

一些糖尿病藥物(如雙胍類、阿卡波糖類)抑制食慾或減少營養成分吸收,對於消瘦、體重下降快的胃腸耐受性差的糖尿病患者也不適合。

注意!

糖尿病患者如果出現營養不良,

【“糖”友攻略】宅在家,“糖”友怎麼知道自己營養不良?

1、要做糖尿病篩查,如血尿常規,檢測七次血糖檢查。

2、糖化血紅蛋白,反映既往2-3個月血糖水平,也可做胰島素釋放檢查。

3、可檢查與代謝有關的血脂、血尿酸及鈣磷代謝檢查,也可瞭解是否存在大血管微血管併發症,如查眼底,腎臟病變篩查,包括尿常規、尿蛋白定量,尿白蛋白/肌酐比值和血肌酐檢查。

4、同時,檢測甲狀腺功能,或者有無神經性四肢病變的專項檢測等。

說到底,糖尿病患者有些營養不良,其實與飲食無關,最重要的是強調糖尿病綜合管理。“糖”友營養不良不要亂服某些營養補充劑,要根據檢查結果遵醫囑服藥,缺什麼補什麼。


【“糖”友攻略】宅在家,“糖”友怎麼知道自己營養不良?

最好“糖”友從食物中進補,貧血可增加含維生素和鐵較多的食物,限用高膽固醇類食物,如動物內臟、五花肉、甘乳酪等。要均衡飲食,五穀雜糧約佔食物的一半,蛋白質類佔1/4~1/3,脂肪類佔10%,其餘為蔬菜水果等。為了使血糖更穩定,吃食物也有先後順序,先吃蔬菜,再吃蛋白質類,最後吃主食。肉類食物白肉比紅肉好,腿越少越好,兩條腿的雞鴨比四條腿的牛羊好,沒腿的魚類比雞鴨好。


【“糖”友攻略】宅在家,“糖”友怎麼知道自己營養不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