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古城:猶抱琵琶半遮面 靜待古城靚起來

  漳州古城是展示漳州形象的魅力之窗和城市名片。為了更好地傳承歷史文化、服務市民生活,並以嶄新面貌迎接即將到來的第44屆世遺大會,今年我市實施漳州古城歷史街區青年路、延安南路西側、香港路南段、博愛道、臺灣路東段、修文西路共計6條道路的沿街立面整治提升工程。

漳州古城:猶抱琵琶半遮面 靜待古城靚起來

  博愛道與延安南路交叉口效果圖

  現場直擊


漳州古城:猶抱琵琶半遮面 靜待古城靚起來

  博愛道

漳州古城:猶抱琵琶半遮面 靜待古城靚起來


  香港路

漳州古城:猶抱琵琶半遮面 靜待古城靚起來


  臺灣路


  本組圖片由本報記者沈昊鵬攝

漳州古城:猶抱琵琶半遮面 靜待古城靚起來

  博愛道立面改造效果圖


  5月底6條古街換新顏


  目前,漳州古城歷史街區6條道路沿街立面整治提升工程已全面啟動。記者獲悉,這6條道路分別為青年路(新華西路至博愛道)、延安南路西側(修文路至博愛道)、香港路南段(修文西路至博愛道)、博愛道(青年路至延安南路)、臺灣路東段(延安南路至北京路)、修文西路(始興南路至青年路)。其中,博愛道、青年路、香港路南段這3條道路的立面整治提升工程被納入我市今年為民辦實事“城市功能提升改造”重點項目之一。

  遮陽篷長短高低不一、空調室外機擋住老字號牌匾、殘破的雨披迎風飄蕩、樓頂違章搭蓋的小屋格外醒目……這些備受市民詬病的沿街外立面問題,將在此次項目中得到進一步整治。記者走訪施工現場瞭解到,此次項目整治提升的內容包括修復脫落外牆、拆除樓頂違章建築物或構築物、遷改低壓電線、弱電綜合管線規整、更換陳舊雨披等。在設計施工過程中,為了最大程度保留古城原有的古韻風味,我市對道路兩側建築物外立面保存較完整的區域實施局部修復,對建築物破損面積過大的區域則參照原閩南風格及周邊整體風格進行修繕,並穿插木牌匾、雕花等古風味的細部做法,既風格統一又各具特色,讓整條街靈動起來。

  “在整修一樓店面原有的鐵門、捲簾門時,施工單位還主動與我們進行溝通、制訂設計方案,最終改裝好的木門古香古色,極具古城韻味,家裡人都特別喜歡。”青年路面煎粿店老闆陳鑫和說。據悉,此次6條道路改造和立面修繕工程涉及的沿街住戶和商家約360戶,修繕過程中古城公司根據現場不同情況與店家和住戶多溝通多協調,讓整治工作更順暢。

  此外,針對古城縱深處燈光較暗等問題,我市還將對沿街損毀路燈進行全面維修,並設計夜景工程,通過漫反射的柔和燈光,營造出舒適、靜謐的古城夜色。預計至5月底,漳州古城歷史街區6條道路沿街立面整治提升工程即可基本完工。 


  修舊如舊呈現古城風情


  燕尾脊坡屋頂、紅磚紅瓦、白牆灰塑剪瓷雕……漳州古城歷史街區的每一條道路、每一棟商號、店鋪牆上的每一個雕花,都承載了幾代人的溫暖記憶。怎麼保存好這些記憶?“修舊如舊”成為此次道路立面整治修繕中出現頻率最高的詞。

  如何“修舊如舊”?漳州古城保護開發有限公司項目總經理助理遊劍峰告訴記者,在保持古城原有古樸風貌和建築風格基礎上,項目特意聘請了來自廈門大學、閩南師範大學的古建築專家和文史教授,對修繕施工進行全方位管控。同時,項目施工隊伍也由熟悉傳統建築的專業團隊組成,注重對磚頭、石頭、木頭等“三頭”選材,確保古城的“閩南風、漳州味”。

  “尤其是漳州古城最具代表性的煙炙磚,因生產工藝繁複、成本高等原因,成品非常難尋。”為了找到顏色純正又美觀的煙炙磚,古城項目採購組跑了40多家磚窯廠,跟幾處有合作能力的磚窯廠歷經5個月的試驗,以古法燒製煙炙磚,最終才收穫滿意的產品。“還有此次使用較多的遊標磚,也是按照舊式定製,力求在每一個細節都能完美地呈現出古城風情。”古城道路立面整治提升項目負責人陳江鴻說。

  遵循“保護歷史的真實性、保持風貌的完整性、維護生活的延續性”原則,此次立面修繕中我市還沿用了灰塑、磚面作、石作、木作等閩南傳統民居營造技藝,將閩南文化融進古街原有的南洋建築風格。在施工現場記者看到,卷草、花鳥、果蔬等繪圖在能工巧匠的雕琢下,栩栩如生地出現在外牆門楣上方;火焰窗、窯洞窗、花格窗等中西合璧的僑臺建築風韻,將古街裝扮得愈發鮮活。“這樣修舊如舊後的古城老街,改善了人居環境,留下了鄉愁記憶。讓‘千年古城、花樣漳州’這張城市名片變得更加靚麗奪目。”漳州歷史街區管委會辦公室主任李海光說。


  古城保護大事記


  2001年始漳州市、區兩級政府按照“點、線、面逐步深入”的順序,先後實施了香港路歷史街區北段片區修繕工程、臺灣路西段沿街立面整治工程、臺灣路歷史街區(府埕片、文廟片)維修整治工程、芳華南路歷史街區修繕整治工程,使歷史街區核心區環境面貌得到巨大改善。特別是香港路、臺灣路等老街區重煥往日風采,再現富有閩南特色的建築風韻,榮獲2004年度“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文化遺產保護項目榮譽獎”,2010年入選第二屆“中國歷史文化名街”。

  2011年漳州市委第十次黨代會作出漳州古城保護開發的決策部署,同年8月區政府成立漳州歷史街區保護開發管理委員會。2012年按照“市、區兩級聯動,以薌城為主實施”的體制啟動古城示範工程建設。至2014年,漳州古城保護開發示範工程相繼完成古城入口廣場及延安南步行街道路改造、古城入口廣場東側騎樓改造、延安南路北段東面街立面修繕、西面街1號建築(現古城記憶館)建設等工程項目。

  2014年漳州古城保護開發(一期)項目正式實施。截至目前,項目已完成投資約26億元,完成文廟片區保護修繕、古城三個入口建設以及青年路、延安南路、香港路、博愛道、修文路、新華西路、振成巷、北京路等12條道路改造(總長約5000米)和5萬平方米建築修繕,以及東宋河文化景觀帶示範段建設等。

  2016年《漳州市唐宋子城(臺灣路—香港路)歷史街區保護規劃(2015-2030年)》獲省政府正式批覆同意。古城在保護開發中留住了原有風貌古韻,同時變得更乾淨整潔,文化氣息也正在不斷顯露和凝聚。

  2019年我市啟動古城青年路(新華西路至博愛道)、博愛道(青年路至延安南路)、香港路南段(修文西路至博愛道)、延安南路南段西側(修文路至博愛道)四條路段立面整治修繕工程,進一步提升老城區建設管理水平和歷史文化街區風貌,擦亮漳州古城歷史文化名片。

  2020年博愛道、青年路、香港路南段這3條道路的立面整治提升工程納入我市今年為民辦實事“城市功能提升改造”重點項目之一,並在原有基礎上增加了修文西路(始興南路至青年路)、臺灣路東段、延安南路至北京路三條道路立面整治修繕,總共完成6條道路沿街立面整治提升工程。


  施工進度


  ●青年路(新華西路至博愛道):

  目前,該路段整治已進入掃尾階段,正在進行住戶空調規整及一樓店面木門安裝等工作。

  ●博愛道(青年路至延安南路):

  目前,該路段正在進行空調規整、木門安裝、遷改電力管線和弱電綜合管線等工作。

  ●延安南路西側(修文路至博愛道):

  目前,該路段西側已完成二樓立面修繕、鋪設騎樓地鋪石、遷改電力管線和弱電綜合管線等工作,正在進行住戶空調規整及一樓店面木門安裝。

  ●修文西路(始興南路至青年路):

  目前,該路段正搭設腳手架,拆除違章搭蓋、舊廣告牌和雨披。

  ●香港路南段(修文西路至博愛道):

  目前,該路段正在進行修復脫落外牆、拆除突出防盜網等工作。

  ●臺灣路東段(延安南路至北京路):

  目前,該路段立面外架已搭好,正進入外牆施工階段,預計4月底可完成二層立面整治。


  本版文圖除署名外由

  本報記者蔡柳楠

  見習記者丁漢欽

  通訊員李海光方聲熠

  採寫、提供

備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任何問題請及時聯繫我們

歡迎在漳州微信矩陣、今日頭條上做品牌宣傳,開業廣告,產品推廣,各種活動直播等,聯繫電話:18359614989(+微信同號,請備註“推廣”)

漳州古城:猶抱琵琶半遮面 靜待古城靚起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