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方方日记的一点感受——疫情下的另一种视角

近期,《方方武汉封城日记》成为了除疫情外的又一大舆论争议点。各方围绕《方方日记》争论不休,并迅速分化成两派观点。一派认为方方借疫情炒作自己,通过自己臆想的、个人道听途说的、代表个人感受的疫情见闻写下日记,并在美国、德国出版,登上《洛杉矶时报》头版,成为疫情下名利双收不多的几个公众人物;一派认为方方是中国为数不多的有独立认知能力的作家,并冠之以她“疫区喉舌”、“时代的良心”,中国需要这样的作家记录下特殊时期公众对疫情的态度、心声。

我一直关注着这个事件,也看到一大批公众人物、网络写手在谈论自己的观点。作为我个人来说,我只是看了部分方方日记,比如说3月25日公众号二湘十一维空间(方方自诉她不会发公众号,所有日记都是通过二湘十一维空间发布)《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过了》“如果我们放弃追责,如果我们将这一段日子遗忘,如果有一天我们连常凯的绝望都不记得了,那么,我想说,武汉 ,你们背负的不仅仅是灾难,还将背负耻辱”。这一段话让我印象深刻。她讲到了我们要反思,要追责,恐怕也是我们大部分的心声。究竟这个病毒是怎么来的?起源在哪里,为什么会发生在武汉,是我们大家都要问的。联合国秘书长也在说,疫情过后,要反思为什么会在全球扩散。


谈方方日记的一点感受——疫情下的另一种视角


《方方日记》在网上引议很大,我无意参与这种争议。我只想在这个事件上谈谈我个人的感受:

1.个人是否有谈论疫情的自由?我想这是毫无疑问的。个人是有自由言论的。但是这个自由应该是有度的。

2.个人公开出版著作是否允许?我想这是允许的。只要经过国家相关部门审查,认为没有违法违规的言论,应当是可以的。从法律角度讲,《方方日记》能出版,出版程序应该是符合相关法律程序的。在哪里出版、稿费多少……这些问题 是个人的私人问题,别人是无权干涉的。

3.官方对方方日记的态度是否持反对?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方方作为湖北原作家协会的主席,一名退休厅级干部,官方并没有针对网友的言论发表官方说明,也没有对方方出版《方方日记》作出评论,同时,方方日记能以自媒体方式公开发表,并且在公开发表后没有被网警删除,内容应该是合法的,官方应该是默认的。

谈方方日记的一点感受——疫情下的另一种视角

4.方方日记能否成为西方反华势力抹黑中国抗疫不力甚至索赔的证据或者刀子?我想,网友的担心是可以理解的,毕竟目前西方持续攻击我国抗疫不力、要求中国索赔的西方舆论对我国是不利的,但同时,我国也收获了发展中国家的支持,收获了世界卫生组织的支持。说明我国是对待疫情防控有自信的。清者自清!中国已经不是以前任人宰割的中国。我们应该相信方方日记成不了西方反华势力抹黑中国抗疫不力甚至索赔的证据或者刀子。

5.方方日记在海外出版是否合适?上面我讲过,方方日记合法、符合出版程序,哪里出版,稿费多少是由著作权个人决定。但从道义上来讲,方方日记选择海外出版,并且迅速能够在海外出版,亚马逊上架,多少让人有点让网友难以接受。但是从方方个人来讲,在中国引起网民极大愤慨的当下,是否有出版商愿意也是方方本人要考虑的。美国、德国西方出版社、报纸迅速联系她愿意公开出版,她本人当然乐见其成。作为作家,写作的目的当然是出版。这就要问我们国家的出版社,是否有联系过方方本人要出版方方日记呢?如果没有,是否错失了一本畅销书?如果有,方方不愿在国内出版,而选择在国外出版,也是她个人的选择。

谈方方日记的一点感受——疫情下的另一种视角

6.方方日记是否为我国抗疫添堵添乱?方方日记很多个人化的言论,个人的感受,个人的思考,还有一些道听途说的内容。这次疫情,我国党和政府抗疫行为得到了中国百姓的充分肯定,百姓一致拥挤中国抗疫政策、措施、手段,也得到了国际组织和友好国家的高度赞扬。对比西方发达国家的抗疫做法,我们应该为我国的抗疫政策由衷拥挤。这是多数百姓的感受!当然,其中也是有一些人不认可,但这是少数,代表不了全国人民。对方方日记,我们完全可以把它当作文学作品,

一部日记体的文学作品,它不是纪实报告,不是调查报告。从文学作品来看,方方日记允许把个人的想法感受写出来。文学作品源于现实,但不代表现实。

最后,我想说,方方日记要就事论事,没有必要对其隐私、对其道义上的指责。方方不须认错道歉,网民不须成为道德审判专家,西方国家也无须大做文章,历史终将会客观公正!

正面宣传中国抗疫,讲好中国抗疫故事,宣传中国抗疫英雄,发扬抗疫精神,应该是每一个有良知的作家、公众应该身体力行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