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陵县:犁耙水响闹春耕,立体耕种促增收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荆州社会正文 来源: 荆州日报 时间:2020-04-14 09:24

连日来,江汉平原春光明媚,碧空如洗,广袤原野一幅忙碌的春耕画卷徐徐展开。

江陵县:犁耙水响闹春耕,立体耕种促增收

4月12日,在江陵县六合垸农场鸭子湖分场新建队,大包户郑涛开着手扶拖拉机,从育秧工厂拖着一车秧苗来到大田。

4台乘坐式插秧机穿梭于耕整平坦的稻田里,机声隆隆。机车手杜方喜娴熟地驾驶插秧机,匀速行驶在水汪汪的稻田,身旁的帮手准确送秧,插秧机一会抬升、一会下降,所过之处留下一排排齐整整绿油油的秧苗。

卸完秧苗,郑涛告诉记者,育秧工厂240元包谷种、育秧、机插秧,“一条龙服务很省心”。年前,他在合作社下了3.6万元定金。郑涛有240亩再生稻需要耕种,依靠机械插播,这两天就可以全部完成插秧。

郑涛种植再生稻已有5年。8月中旬收第一季,亩产1600斤,10月下旬收第二季,亩产600至700斤。去年依靠再生稻种植,郑涛除去成本赚了17万元。

江陵县:犁耙水响闹春耕,立体耕种促增收

江陵县六合垸农场鸭子湖分场胜利队一家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阮俊平说,育秧工厂实行统一品种、统一育秧、统一供秧、统一机插系列社会化服务。机插秧优势在于规范栽培,密度每亩1.4万蔸左右,宽行密株、间距均匀,有利于增大边行优势,提高成穗率;带土立苗移栽,早生快发,增多有效穗,机插比人工插秧亩增100斤以上;机插效率高,1台机车1天能栽40-50亩,比人工提高四五倍。

该合作社已经形成16个秧苗大棚,计划供应1000亩再生稻田。

江陵县:犁耙水响闹春耕,立体耕种促增收

“再生稻比常规‘麦-稻’模式每亩增收两三百元”,江陵县六合垸农场农业负责人崔中林表示,农场还有2.8万亩虾稻田,以中稻种植为主,下阶段将跟踪做好水稻技术指导,抓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全力帮助种粮农户增产增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