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老家的西河肉糕民間傳統小吃是什麼!什麼來歷!怎麼做!

先來說說:燒餅裹肉是深澤民間的傳統小吃,相傳由清代流傳至今。是我們那裡家喻戶曉的地方名吃。

深澤西河肉糕起源於深澤縣西河村,是一種大眾風味小吃。創始人是晚清時期西河村的李洛提,曾一度聞名衡水、保定、任丘、石家莊、天津、北京等20多個縣市,位居深澤“美食三絕”之首。

 據李氏家譜記載,李洛提出生於晚清1871年,成年後在當地一家富戶的肉坊裡打工。有一年年底,他得到一塊驢肉,由於人多肉少,他便將驢肉切成細粒,放入調料,煮熟後加入澱粉成形,切片當肉食用,從此味美可口的西河肉糕便誕生了。

西河肉糕李家代代相傳,配方秘而不宣,目前已傳至第三代傳人李喜群,成為老百姓餐桌之美味,饋贈親朋之首選。

河北老家的西河肉糕民間傳統小吃是什麼!什麼來歷!怎麼做!

西河肉糕原料用的是紅薯澱粉、高湯,與各種調料加工而成,吃起來鹹香而不膩。再加上用本地特有的一種燒餅來夾肉糕,就像現在漢堡包的樣子,當地人稱之為燒餅裹肉,味美價廉。

西河肉糕以綠豆、紅薯澱粉為主料,驢肉、驢油、香油為輔料,以多種調味品為作料。先是將驢肉切成細粒,用煮肉的老湯將澱粉、肉末、油一併調好放入盆中,再加入調料蒸制而成,具有色澤紅亮、香而不膩、老少皆宜的特點。當地人不就任何作料可一氣吃飽,成為宴請賓客必不可少的地方名吃。

河北老家的西河肉糕民間傳統小吃是什麼!什麼來歷!怎麼做!

製作方法

製作時準備肉餡、肉湯、紅薯澱粉、蔥末、薑末、醬油、香油。

肉餡放蔥薑末、醬油、食鹽攪拌均勻,紅薯澱粉用水化開,把調好的肉餡放到水澱粉中攪勻。

另起鍋燒開肉湯:肉湯和水澱粉的比例是4:1把滾開的肉湯加到剛才的拌好的水澱粉中、再加入香油攪拌均勻。再另起爐灶把這些主料一起加熱,按一個方向不停的再次攪拌到顏色發深,熬到半熟。

拿來模具內均勻抹上香油,加入熬好的半熟品,放到鍋內蒸兩道三個小時。

拿出等待自然涼涼,把模具翻扣拿起,裡面的肉糕呈半透明狀。

河北老家的西河肉糕民間傳統小吃是什麼!什麼來歷!怎麼做!

深澤的燒餅裹肉的裹法講究,肉食以小驢肉、牛肉、豬雜、西河肉糕為主,尤以小驢肉和西河肉糕為上品,最為獨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