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南亞雄獅朝向東方

印度,人類文明發祥地之一。

亞歷山大大帝曾在此感嘆世界邊緣之海,希特勒曾派人來此尋找雅利安人的起源。

印度既是佛教的發源地,又是耆那教的發祥地,文化底蘊不可謂不深厚。

但其國家政權卻歷經更迭。從雅利安人到希臘人,從塞種人到安息人,再從穆斯林到歐洲... 最後變成了英國人皇冠上的明珠。

二戰結束後,因英國的實力急劇衰落,其在印度的殖民統治已經不可能維持。1947年英國提出《蒙巴頓方案》。根據該方案,巴基斯坦和印度兩個自治領分別於1947年8月14日和8月15日成立,自此英國在印度的統治宣告結束。

當南亞雄獅朝向東方

△尼赫魯(左)和甘地(右)


中國和印度都是世界文明古國,但兩國之間有著高大的喜馬拉雅脈阻隔,巨大的天塹使得兩國在古代沒有邊境領土糾紛。建國之初,印度成為第一個同中國建交的非社會主義國家。1954年兩國總理實現互訪,共同倡導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但英國人撤出印度之前,不僅僅在印巴之間製造了衝突。1914年,英國人麥克馬洪將中印邊境分界線劃到了中國一側,為後來中印衝突埋下了隱患。

1960年中國國務院總理周恩來訪問印度,同尼赫魯總理會談,提出談判解決邊境問題,未得印度方面的接受。1960年後,中蘇開始交惡,而中美關係因朝鮮戰爭的原因也處於僵局。而印度與正在進行冷戰的蘇聯和美國關係都不錯。

1962年6月起,印度總理尼赫魯發表前進政策,印軍越過“麥克馬洪線”,進入西藏山南的扯冬地區,並聲稱中國不應占領西藏。中方稱印軍向中國邊防軍開槍攻擊,中國軍人死傷數十人。截至8月底,印軍在中國境內建立了一百多個軍事哨所。有的哨所在中國哨所對面,有的楔入中國哨所之間,有的還插到了中國邊防哨所背後。

1962年9月22日,《人民日報》發表了題為《是可忍,孰不可忍》社論,警告印度尼赫魯政府,立即從邊境撤軍,否則中方將使用武力。

當時的印度信心滿滿,攜第一次印巴戰爭完勝之威對中國談判時給出的“最後條件”是:

“麥克馬洪線以南全部歸印度,中方在此基礎之上另行割讓10萬平方公里左右的領土”

當南亞雄獅朝向東方

真是自信到家了...


10月20日黎明前,以西藏軍區司令員張國華等組成的東段指揮部和新疆軍區司令員何家產奉中央軍委之命發動攻擊。

後面的故事就不多說了,在“第一次克節朗河作戰”之後的幾週中,印度陸軍精銳盡失。印度政府甚至在首都新德里挖起了壕溝,準備依託首都的街巷與解放軍做最後一搏...

另外,解放軍對印軍“高看”的程度到了解放軍自己都不敢相信的地步。

戰前解放軍對印軍戰鬥力的估計是:大概相當於國民黨普通(非王牌)嫡系部隊。打完之後對印軍戰鬥力的評價是:略強於國民黨保安團...

當南亞雄獅朝向東方

那也能叫軍隊?


到了11月21日,中國邊防軍在打到主張的界線後停止前進。接著宣佈從11月22日起單方面停火。並在一個月後主動從實控線後撤20公里與印軍脫離接觸。

在短短一個多月時間裡,張國華指揮的兩次戰役和一些零星戰鬥都取得了勝利。殲敵3個旅,生擒王牌旅長達維爾和另一名准將旅長辛格,共斃、俘敵7000餘人。中方作戰部隊傷亡2400餘人,其中700多人陣亡。且此次戰爭沒有中國軍人被印度俘虜。

此戰,毛主席有個評價甚是精闢:

“我想了10天10夜,總是想不通尼赫魯為什麼要來搞我們。”

能讓毛澤東做如此想的,也算尼赫魯的一項成就了。

當南亞雄獅朝向東方

△1954年10月,毛澤東在北京歡迎印度總理尼赫魯(左)訪華


在這場戰役中,印軍的神操作算是讓久經考驗的解放軍戰士大開了眼界。

廁所英雄

據說對印自衛反擊戰之前,解放軍在一個小山包的山下駐紮,因為是臨時營地,還沒有修建廁所,不少戰士就找地方解決。團長一看說在小山包上面修一個廁所,因為人有三急,想要上廁所的人跑的是最快的。把廁所修在山上,想上廁所的人等於要先來個百米衝刺,這樣既衛生又鍛鍊了士兵體能加快適應高原氣候。

對面印度軍隊過了兩天發現對面山包上修了個奇怪的半圓形建築,每天就看著對面的解放軍急衝衝的衝進建築裡,過了一會再出來。印軍覺得很奇怪,又搞不清這個建築具體的用途,於是就把這個廁所當成了重點目標。開戰的時候,這個廁所受到了印度的重點關照,吸引了印度不少炮彈。


對方非但不投降,還膽敢向我還擊!

1962年11月18日晨,我軍發起第二階段總攻,在激戰中,副班長龐國興為追殲潰逃印軍與連隊失去了聯繫,他和其他單位的兩名失散戰士組成臨時戰鬥小組,深入印軍縱深地區15公里,作戰5次,攻佔2個炮兵陣地,擊斃7個印軍士兵,繳獲7門火炮和2臺汽車。印軍被這三名解放軍士兵打散,丟下大炮和卡車,逃入了原始森林。戰鬥結束後,龐國興面對記者,表示當時“印軍非但不投降,還膽敢向我還擊!戰後,他升任排長、副連長,1965年不幸因公殉職。


抗中奇俠

由於戰場處於高海拔地區,環境惡劣雙方都有後勤補給困難等等內外問題。中國在取得勝利目標後即撤回,印度則重新佔領絕大部分中印爭議地區,兩國皆宣佈勝利。這場戰爭給印度造成了很大的陰影,並影響著中印關係的深入發展。

而後印度方面由政府指示在1964年搶拍了寶萊塢的“抗中奇俠”電影:《Haqeeqat》(中文譯名為:嚴峻的現實 ),在這部電影中,印度導演:奇坦.安南從國內請來了一些群眾演員來扮演“英勇無畏的印度官兵”,然後又從當時反共的南越請來了一些群眾演員來扮演“窮兇極惡的中國解放軍官兵”,整部電影的對白語言是印度語和越南語。

當南亞雄獅朝向東方

△電影劇照,右1為邪惡的我軍戰士


戰前世界各國都支持印度甚至嘲諷中國如此落後的軍備會有被印度軍隊趁機滅國的危險。

而戰後有名英國記者如此評價印軍撤退:

“除東非草原角馬遷徙外,從未見過任何哺乳動物成群結隊跑的如此快。”

當南亞雄獅朝向東方

NB


#世界戰場神操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