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歲幼兒喝粥還是吃飯?模範婆媳為吃起爭執,1~2歲寶寶餵養方式

今天,模範婆媳終於鬧矛盾了,原因是五一放假期間,我每天都看到婆婆給寶寶喝粥,於是就想讓寶寶吃米飯,因為前一段時候,我都會有意識地在我們吃飯的時候,讓寶寶逐漸適應米飯的口感和味道,寶寶也都能接受,因此我認為寶寶現階段是可以吃米飯的。

但是這個要求被婆婆拒絕了,理由是認為孩子咬不動,牙齒還沒長完全呢,其實截止到今天,寶寶已經至少8顆牙齒了。

一歲幼兒喝粥還是吃飯?模範婆媳為吃起爭執,1~2歲寶寶餵養方式

直到今天中午,婆婆給寶寶喂粥的時候,寶寶怎麼樣也不願意吃,一直搖頭拒絕,我就想著,要不給整點米飯,裡面加點紫菜拌飯給寶寶吃,婆婆認為沒有必要,粥都不願意喝了,還能吃米飯嗎?於是一直追著給寶寶喂粥,兩人之間展開了拉鋸戰。

10分鐘後,最終被我以強制性的措施給阻止了,我決定讓寶貝餓一會,說實話,這個決定遭到了全家人的反對,認為我太不人道,孩子那麼小可以餓的嗎?事實證明,在她精力允許的情況下,孩子真的可以餓,這不,整個下午都精力充沛的在四處爬行,其實說到底,中午那會她也不十分餓,所以怎麼喂都不吃,到了晚上,婆婆將中午沒吃完的粥繼續餵給寶寶,這下徹底引燃了我內心的小宇宙,決定無論如何都要給寶寶定下飲食規則。

一歲幼兒喝粥還是吃飯?模範婆媳為吃起爭執,1~2歲寶寶餵養方式

為此,我為孩子定下了每日菜譜,早上和晚上可以吃粥,中午的時候要吃一些軟飯,如果寶寶中午覺得不餓,也不要強行追喂,尤其是兩餐之間一定不要吃主食,可以適當的吃些水果或者糕點,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讓寶寶養成一日三餐的好習慣。

分享我寶寶目前已經調整好的一日三餐表,僅供參考:

首先來聊聊,給寶寶制定飲食計劃的原則就是:充分考慮到寶寶不同的飲食需求,保障品種齊全、營養豐富、色香味俱全的原則。

  • 早上起床:喝點水
  • 早餐時間(7點~8點);吃粥或者麵條(二選一)(一般都是將雞蛋或者蔬菜放進粥裡面)、小饅頭、水果(蘋果、聖女果、草莓吃的較多)、牛奶(餐後半小時左右適量)
  • 上午10點左右:水果、糕點(任意選擇)
  • 午飯(11:30~12:00):米飯(需要煮軟一點)
  • 下午茶(15:00~16:00):水果、糕點、牛奶
  • 晚餐(17:30~18:30):吃粥或者麵條,再配搭吃一點菜
  • 睡前:喝奶
一歲幼兒喝粥還是吃飯?模範婆媳為吃起爭執,1~2歲寶寶餵養方式

以上是根據南方人的飲食習慣來制定,不同地區的飲食習慣有所區別,家長應該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來安排。

為什麼不建議一歲寶寶長期喝粥呢?不利於鍛鍊寶寶的咀嚼和吞嚥能力

關於喝粥這個問題,一般我不太建議寶貝喝白粥,營養確實很單一,所以都會準備一些蔬菜粥、瘦肉粥、魚肉粥、紅棗粥等等,儘量保障營養的全面性。

不過即便如此,我還是不希望這個階段的寶寶全天喝粥,因為過於軟爛的食物不利於寶寶鍛鍊其咀嚼能力,並且,長期下去,寶寶的牙床和臉部肌肉就無法運動鍛鍊,頜部的發育會受到一定影響。

一歲幼兒喝粥還是吃飯?模範婆媳為吃起爭執,1~2歲寶寶餵養方式

一般我們需要給寶寶充分的機會去訓練咀嚼和吞嚥固體食物的能力,首先就要從食物上做出改革,在正餐時間,儘量避免過於精細化的食物,讓寶寶充分咀嚼後再嚥下去,不能和機械一樣的,寶寶第一口還未完全吃完,緊接就下一口喂下去。

咀嚼鍛鍊,能夠促進寶寶上下顎骨的生長髮育,為乳牙換恆牙做準備,同時也能避免牙齒排列不齊以及咀嚼困難。

當然,這裡強調給寶寶多吃一些較硬的固體食物,絕對不包含這些:幹棗、蠶豆、核桃、松子等等這些乾果之類的硬物,而是指比軟食稍硬一點的食物,比如說:麵包幹、饅頭片、紅薯片等等,當然了這些食物不要當正餐來吃,正餐可以嘗試一下吃飯菜之類。

一歲幼兒喝粥還是吃飯?模範婆媳為吃起爭執,1~2歲寶寶餵養方式

有些時候,父母在育兒過程中就需要有嘗試精神,尤其不要低估寶寶的能力,比如吃東西這件事,我們覺得孩子牙不好,咬不動,所以就不給孩子吃稍硬一點的食物,其實這都是我們的主觀意識,尤其是一歲以上的孩子,都長了8顆牙了,他們是可以將食物碾爛嚥下的,如果確實咀嚼有困難,他們也會自動的將食物吐出來,這幾乎是一種本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