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嫂”棚室:这边摘果子,那边栽秧苗


“甜嫂”棚室:这边摘果子,那边栽秧苗

“甜嫂”韩晓艳在蔬菜大棚里过“五一”。 本报记者刘心杨摄

□于洋本报记者董新英

一边是温室里工人们正在将草莓、黄瓜、水果番茄等果蔬采摘装箱,一边是大棚里正紧锣密鼓栽上秋葵、西红柿等秧苗。“五一”假期里,肇东市黎明镇“甜嫂”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一派忙碌景象。合作社理事长韩晓艳说:“‘五一’这几天特别忙,这边摘果子,那边栽秧苗,既像春天,又像秋天,感觉忙的都不是一个季节。每天用工40多人,棚室生产正是黄金期。”

“不与大众抢市场,打造自己的芳草地。”2014年,带着这样的理念,韩晓艳带头成立了肇东市黎明镇甜嫂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注册了“甜嫂”商标。如今,“甜嫂”合作社已成为集生产销售、科研教学、旅游观光、采摘餐饮于一体的现代化休闲创意园区。

曾是一名农业技术员的韩晓艳,响应“能人带动”的号召,带着技术下乡,从带领农民种玉米、种蔬菜,变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扎根田间地头近10年。周围很多人不理解,都说她好好的办公室不坐,图啥?“我的工资和收入都投入到合作社再生产了,只有想办法让合作社赚钱,入社农民都富起来,带动的贫困户都实现增收,我才能心安。”韩晓艳说,合作社是股份制,有30多户农户带地入社,要保证入社农户保底分红。

黎明镇民安村曲万荣今年67岁,今年2月份就来园区参与棚室生产。“这棚室可干净了,还给发工作服,工资一天一算。”肖国霞夫妻二人都在园区干活,两人每个月赚6000多元。“我在温室里干活儿,爱人在园区修路,早晨一起来,下班一起回,工资足够家庭花销了。”肖国霞说。黎明镇主任科员刘正阁介绍,甜嫂合作社带动黎明镇166户贫困户增收,同时带动里木店镇60多户贫困户增收。只要贫困户愿意来,合作社就优先录用,每天车接车送,中午供应午餐,工资按天结算,一天100元。

合作社有几栋棚室种着高钙菜。韩晓艳告诉记者,高钙菜是一种药食同源的蔬菜,种一年可以收十年,它的根就是中药材三七。“这种蔬菜市面上很难买到,批发价最低5元一斤。每年我都会给贫困户送去高钙菜种苗,提供技术帮助他们栽种,并负责销售。去年有100多户贫困户种上高钙菜,户均种植4分地,年增收3000元。”韩晓艳开心地说。

如今“甜嫂”各种荣誉加身:种菜能手、劳动模范、农民企业家、农业先进科技工作者、三八红旗手、全省优秀农村实用人才、党代表……

“甜嫂”的合作社位于国道旁,这里即将建起扶贫大市场,她自信地表示:“守着我这块‘菜园子’,扶贫市场一定能红红火火。”

“甜嫂”棚室:这边摘果子,那边栽秧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