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諸侯爭霸序幕: 繻葛之戰


時間:(公元前707年)

人物背景:

周桓王

職業:天子

鄭莊公

職業:鄭國國主、王室卿士(主持周室中樞大政)

戰爭背景:鄭莊公憑藉國力強盛,憑藉著王室卿士這一權利,竭力擴充自己的地盤。通過拉一邊,打一邊策略。一邊拉攏著齊、魯兩國,一邊攻打著衛、宋、陳、蔡四國。順帶滅了許國。成就了“春秋小霸”的局面,咱的老鄭同志就有點飄飄然了,開始有點瞧不起周天子了。畢竟人家也是天子,好歹給人留點面子啊。

戰爭起因:俗話說一朝天子一朝臣,公元前719年,周桓王繼位後,就想把朝政大權交給虢guo公林父,鄭莊公知道後,那肯定是不滿意的啊,畢竟朝政大權是我掌控著的,你雖然貴為天子,但是都不帶給我商量的,那能行嗎。二話不說,先派兵把周王室溫地(今河南溫縣)的麥子和成周(今洛陽市東)的禾稻割了。

周桓王一看你都這樣對我了,那咱也沒啥好說的了,公元前715年,周桓王把虢公林父升任了,升到右卿職務,分了鄭莊公的權。並在公元前707年免去了鄭莊公的左卿職位,這鄭莊公也不再去覲見你周桓王了。就在這一年,周桓王為了維護下自己面子,懲罰下鄭國,親率軍隊並徵調陳國、蔡國、衛國聯合攻打鄭國,鄭莊公也率軍迎戰周聯軍。兩方在繻葛(今河南省長葛市北)打起了擂臺!

戰前部署:虢公林父指揮右軍及配屬的蔡、衛兩軍。周公黑肩指揮左軍及配屬的陳軍。周桓王親指周軍主力中軍併為三軍統帥。

鄭莊公則命大夫曼伯(公子忽)攻周軍左翼;大夫祭足攻打周軍右翼;大夫原繁、高渠彌合率中軍。

鄭莊公又改變了傳統車戰陣型,把徒兵分散到戰車左、右、後方,形成徒兵與戰車相互掩護,密切協同、攻防自如的“魚麗之陣”

春秋諸侯爭霸序幕: 繻葛之戰

繻葛之戰

戰爭過程:

戰爭開始,鄭軍按照既定部署,曼伯率領的右軍對周王室左軍,這剛碰到,還沒預熱呢,陳軍就開始跑路了,周王左軍宣告解體。同時,周右軍也被擊潰。周桓王這兩個豬隊友不頂事啊,自己也沒那實力以一敵三,還弄了個箭傷。戰鬥就此結束。

春秋諸侯爭霸序幕: 繻葛之戰


戰爭結果

鄭莊公也是明眼人,本來可以擴大戰果,繼續追擊的,被他一句“周天子周總雖今非昔比,但威望猶在,不能太過分了。得好就收,免得其他諸侯國敵視。

隨後又去向周桓公賠罪請求赦免,算是真正做到了有理有節了!

戰爭影響

這一戰讓周天子威信掃地,禮樂制度崩潰。諸侯國勢力大增,競相爭霸。

“魚麗之陣”可以說是對禮樂制度的一種破壞,在後來一系列戰爭中,其軍事思想也慢慢地從“以禮為固”過度到“以謀為戰”。

也是從這場開始,中國古代作戰方式開始轉變新的戰爭時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