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文物鉴赏】杜岭方鼎,让郑州挺进"中国八大古都"的重要力量

杜岭方鼎是中国商代中期的青铜器

又叫兽面乳钉纹铜方鼎

一共有两件

一件高1米

重86.4千克

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另外一件较小

高 0.87米

藏于河南博物院

被誉为河南博物院"九大镇院之宝"


【每日文物鉴赏】杜岭方鼎,让郑州挺进

杜岭方鼎


1974年9月

河南省郑州市杜岭街和张寨南街

在地下施工时挖掘到坚硬的金属器物

在清除周围的泥土后

两只外形类似的巨型青铜器现身

大方鼎通高100厘米

重达86.4公斤

被命名为杜岭一号

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小方鼎通高87厘米

重64.25公斤

被命名为杜岭二号

由河南博物院收藏


中国历来重视青铜器

视为国家象征

鼎更是重中之重

《史记·封禅书》曾记载

黄帝作宝鼎三

象天地人

禹收九牧之金

铸九鼎

虽然有文字记载

考古学上中国历史却开端于安阳殷墟

后母戊大方鼎是代表器物


杜岭方鼎不只是早商的一件青铜重器

更是中国乃至世界于人类的青铜时代

所创造的第一座青铜文明纪念碑

杜岭方鼎是人类所能认知的

年代最早

体量最大

铸造最为完美

保存最为完整的

青铜重器


杜岭方鼎鼎立古都

它让郑州挺进"中国八大古都"

一米来高、3500多年前的两尊青铜方鼎

绝对不是一般人

也不是一般贵族能够使用的

只能属于商代王室的重器

何况不是一个

而是成双成对

就是之后

成双成对出现的

一般王室使用的也比较多

即使是一个大鼎

也必然与商王室祭祀有关

何况两个大鼎非常有序地安放在一起

郑州商城遗址就永不再是一座

普通的商代城市遗址

而是一座真真切切

能看得见、摸得着的王者之都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杨育彬先生说

王者之都

两尊青铜大鼎

破土欲出

峥嵘乍见

这种不言自威

这种冲天霸气

非王莫属


杜岭方鼎于地下沉睡3000多年后

重见天日

不期而遇地与当代考古学家

乃至科学家的相见

才让郑州商城遗址

逐渐由"混沌"走向"清晰"

对它的认知

也因此而一步步"升级换代"

郑州商城

一座3600年前营建的

当时世界规模最大、最繁华的城市

商王朝的心脏与王都

有了郑州商城的存在

因"断代"而看似年轻的郑州

一跃而成为"中国八大古都"之一

挺进中国大古都俱乐部


杜岭方鼎挺直了中国学者

认知"郑州商城"的腰杆

郑州商城是中国迄今发现的商代早期

规模最大、年代最早的一座王都

它布局严整

气魄宏伟

在中国城市发展史上

是一座不可替代的里程碑

享誉世界的商文明

就在这里起步

它的发现

不仅为安阳殷墟找到了文明的源头

而且为寻找先商文化和夏文化

提供了依据


【每日文物鉴赏】杜岭方鼎,让郑州挺进

郑州商城遗址


郑州商城出土的青铜礼器

其数量之多

形制之大

铸造花纹之精致

都是前所未有的

所有这些

都标志着在郑州商城时期

中国古代文明已经进入初现辉煌的时期


杜岭方鼎在郑州商城遗址出土的青铜器

它们到底是在"享受"过商代

国王、王室何等尊崇的"礼仪"后

被奉安在郑州的黄土之下

我们就是展开想象的翅膀

恐怕也难以追回一二

这些神秘、诡谲而狰狞的青铜重器

能在如今出土

真如一场游戏一场梦


1982年、1996年

郑州商城遗址出土的两批6尊青铜鼎

都是盖房打地基时被工人意外发现的

它们的埋葬深度与形制

与杜岭方鼎大体相若


【每日文物鉴赏】杜岭方鼎,让郑州挺进

饕餮纹


杜岭方鼎装饰的

是饕餮纹与乳钉纹

鼎是大锅

"饕餮"与"乳钉"

张扬的当然是"吃"

饕餮是贪食的猛兽

象征吃

"乳钉"如乳头

当然也是说"吃"的事儿

故宫大门上九纵九横

八十一个"乳钉"

也是大到天边儿了

这大概叫皇帝吃天下吧

而王府州府县衙能够"享用"的门钉

那"乳头"样的东西

就必须渐次减少下去了

杜岭方鼎是发现的

最早装饰饕餮纹与乳钉纹的中国礼器

这"礼"

最古老

最年轻

每每看到杜岭方鼎

都会想起故宫的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