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庆生倍失意——浅谈慈禧生日何以成为晚清衰落的“墨菲定律”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生日总是特殊的,在这一天,大都希望顺遂喜乐,这个愿望平实而朴素,亦不能算是奢侈。这一点,无论古今中外,想来都是相通的。

倘若自身稍有富贵权势,大概会希望拥有一个热闹而喜庆的生日,欢庆生平,即便有些许奢靡放纵,人之常情,亦无可厚非。中国历代帝王,在庆生这件事上,也很少吝啬。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朴素的愿望,对于晚清的实际掌权者慈禧而言,却格外的奢侈,近乎一生都未能实现。一个人总在生日时最失意,这个概率着实不高,但对慈禧而言,几乎每一个她所重视的大型生日,都会成为晚清政府滑向衰落的节点,堪称晚清史上的“墨菲定律”。

每逢庆生倍失意——浅谈慈禧生日何以成为晚清衰落的“墨菲定律”

慈禧:想过回生日不容易

要说慈禧73年的人生,没有经历过一个欢乐的生日,这当然不免武断。只是撇去孩提时光,在她正式获得权柄以后,以中国古人格外看重的“整寿”而言,她的确是每逢庆生倍失意,甚至每每到了慈禧的“整寿”,不知是天意还是人为,内忧外患,一起来给她添堵,从不落空,进而在近代史上都会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只可惜,全然不是令人愉快的记录。

(笔者按:所谓整寿,便是以十为纪年的生日,中国人对每五年、十年,都有特别的重视,现今亦然。清朝帝王,凡年过五十,对整寿都会有特别的庆典,慈禧掌权之后,地位日益提高,在五十岁以后,就事实而言,与帝王无异。)

我们不妨数一数慈禧一生的所谓整寿,十岁时尚是孩童,忽略不计;二十岁时也只是咸丰帝的一名普通妃嫔,纵有宠爱,尚未生子,富贵荣华不过浅尝辄止;二十七岁时,丈夫去世,成为太后,垂帘听政,开始正式接触帝国权柄,到三十岁,时为同治三年,是年,清军攻克天京,基本平定太平天国,结束东南战乱。对清朝统治者而言,这是一件大喜事,也可以说慈禧此后余生,最为顺遂的一个生日。

不过这个生日过得虽然喜庆,但还不能大肆庆祝,一方面东南战乱刚刚平定,作为统治者即便是出于表面功夫,也不便大肆铺张,慈禧当时作为政治新手,也还不能过于放纵,行事比较注意朝野的“舆论”走向。另一方面,当时的清政府,被这场历时十余年的战争,折磨得精疲力尽,财政困窘,也着实无力铺张。所以慈禧的三十岁生日,心情尽管愉悦,场面却也称不上隆重。

接下来的记录显然就逐渐黯淡了,四十岁生日时,亲生儿子同治帝病逝,年仅十九岁;五十岁生日,光绪十年,公元1885年,中法战争,根本无暇欢庆;六十岁生日,光绪二十年,公元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内忧外患更不必说;七十岁生日,公元1905年,日俄战争爆发,战场却是中国的东三省;传言慈禧曾感叹:此生不必再奢望能过一个太平欢乐的整寿。一语成谶,三年之后,1908年,她的生命走到了尽头,自然也不必奢望能够庆祝自己的八十大寿了。

每逢庆生倍失意——浅谈慈禧生日何以成为晚清衰落的“墨菲定律”

其实,印照史料,不难发现,每一个十年,都伴随着清政府重大国策的调整和施行,但就最终的结果而言,却是在一步一步滑向衰落的深渊,各中缘由,在此试做一简要分析。

一、戡乱之后的短暂“复兴”,洋务运动的兴起(1861-1885)

几乎是在太平天国平定的同时,以恭亲王奕䜣为代表的满清贵族同以曾国藩、李鸿章为代表的汉族地主官僚一起,为振兴国势,谋求改良。这就是近代史上颇为有名的“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是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尤其以军事技术为主,同时向西方国家派遣留学生,即历史上的“留美幼童”,此外建立了一批近代工业,以江南制造局为代表。

需要说明的是,洋务运动是一场在外部压力下,被动进行的自上而下的不彻底的改良。

其指导思想,正如张之洞所总结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本质上保留封建社会根本制度,学习西方先进技术。这一改良,脚步虽然缓慢,毕竟也算开起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在1861年到1885年这二十多年间,清政府大致获得了一个相对和平的内外部发展环境,其间尽管有平定捻军、左宗棠西征等军事行动,但无论军事压力还是财政负担,比起太平天国战争时期,有了很大的改善。勉强而言,所谓同光中兴,固然有很多表面功夫,但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这一时期对晚清政府而言,的确是看到了扭转衰乱局面的希望。

可惜,仅仅是希望,不仅渺茫,而且昙花一现。

稍有一些现代政治经济常识的人都知道,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不能相互割裂。所以掩耳盗铃一般的“洋务运动”实则更像是李鸿章的自述“一生风雨裱糊匠”,描摹的一个虚假的盛景。在封建社会的内在发展动力早已穷竭,而舍本逐末式的改良,极少数成果,也是禁不起考验的。

每逢庆生倍失意——浅谈慈禧生日何以成为晚清衰落的“墨菲定律”

洋务运动主要成果

二、两次大考,宣告洋务运动的彻底失败(1885-1895)

所谓同光中兴,一大转折点,是同治的去世。这位少年天子的夭亡,自身的原因较多,笔者已撰文分析过,在此不做赘述。有兴趣的看官,可以参看笔者前文:

每一项重大国策,总有验收的时候,对清政府而言,这验收就是对外战争。

1885年,因为在越南的利益冲突,中法战争爆发。这场战争规模属实不大,法国在列强之中也不算强大,君不见在欧洲本土,法国被普鲁士按在地上一顿暴打(参见普法战争)。

但即便是这样一场有限的低烈度战争,依旧暴露了清政府陆军自平定太平天国以后军事力量的持续衰弱。

当时,平定太平天国的主要军事将领,或是亡故或是退隐,或是成为垂垂老朽。代替湘军作为国家主要军事力量的淮军,亦很腐朽。所以清军虽然短暂取得了局部胜利,最终仍以签订不平等条约了事。对于“不败而败”这一点,无论在当时还是后世都颇为人所诟病。

实际上原因很简单,老将凋零,无人可用而已。这个无人可用未必是真的没有军事人才,而是没有为统治者所信任的军事人才。

1885年,清政府军事上倚重的无非李鸿章、左宗棠、曾国荃(曾国藩的弟弟)等人。

李鸿章自诩“少年科甲、中年戎马、晚年洋务”,此时已在晚年,极力主张以外交手段解决中法冲突,显然既没有亲赴前线的兴趣也不复锐气了。

左宗棠收复新疆可说已竭尽所能,此时人已衰迈,不堪辛劳。

曾国荃的锐气则蹉跎的更早,早在二十年前攻克天京时,就已用尽。

简而言之,对于慈禧而言,此时就是无人可用。

可以说中法战争的结果,至少宣告了以往二十多年,洋务运动,不仅进行得很不彻底,成果也十分有限。由此,开启了清政府下一个十年的主要国策:海军建设。

清政府建设海军虽开始的时间较早,早在1874年李鸿章就有《筹议海防折》。但当时,左宗棠正筹备西征新疆,清政府财力有限,无力支持大规模海军建设,而在收复新疆以后,又自然而然地耽于安逸,不甚积极。

何况,在最初计划中,清政府试图建立四支海军舰队,在李鸿章的北洋之外,还有以福建广东为主的南洋。于是大臣之间,对于有限的国防经费,还需争夺。所以在中法战争之前,清政府的海军建设,无论是建设速度还是建设规模都相当缓慢。中法战争对清政府不能说是毫无刺激。此战结束之后,从慈禧到李鸿章都开始积极谋划,加大投入,同时朝野的分歧也有部分弥合,国家财政力量开始向北洋海军投入。

最终在1888年,初步完成了北洋海军的建设,使之成为中国第一支近代化海军。

每逢庆生倍失意——浅谈慈禧生日何以成为晚清衰落的“墨菲定律”

邓世昌

但仅仅七年之后,北洋海军就在甲午战争中灰飞烟灭。

其中的原因很多,一方面海军建设是个长远计划,百年海军绝不是花钱买几艘优秀的军舰就可以高枕无忧的。另一方面,彼时世界军事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技术优势维持的时间非常短暂。今年的小甜甜,明年也许就变了牛夫人。北洋海军的两艘主力铁甲舰:定远、镇远,实则在建成以后很快就落后于世界主流。只不过彼时,日本尚在发展,其余海军强国均不在远东,所以尚可维持战略均势。


每逢庆生倍失意——浅谈慈禧生日何以成为晚清衰落的“墨菲定律”

定远舰设计图

可以说在甲午战争中,清军的主要技战术装备,几乎是全面落后于日本海军的。

最关键的,还是在于此项改良,仍旧是在既有体制上的修补,封建社会的固有顽疾仍未改变,君主与大臣、大臣与大臣、甚至大臣自身,都充满着政治博弈、权力斗争和利益冲突,由此产生了相当剧烈的内耗。具体表现在:

1. 出于平衡大臣实力的考虑,慈禧有意以翁同龢牵制李鸿章,导致北洋海军建设经费不足;

2. 李鸿章及其淮军系统,自身也相当腐朽,以致于原本就不足的经费又得不到有效的利用,基本的作战物资如炮弹,都无法保障;

3. 北洋海军无论从军事训练还是后勤保障都严重不足,战斗力有严重隐患。

凡此种种,最终使得李鸿章只能期冀于倚靠一些已经过时的技术指标(如装甲厚度、主炮口径)来威慑或可说战略欺诈日本,极力避免战争。

偏偏日本就是一个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的国家。节衣缩食买了两艘新军舰,就敢孤注一掷。

所以看似强大的北洋海军,在实际作战中发挥的作用非常有限。

连续两次对外战争的失利,不仅基本宣告了洋务运动的失败,巨额战争赔款也使得清政府基本告别了复兴。

三、赔了夫人又折兵,日俄在中国大打出手(1895-1908)

在甲午战败后,清政府的国家政策,又发生了一次转变,即联合沙俄对抗日本。这项决策,只能理解为是在被日本打败以后的“病急乱投医”。

沙俄同日本一样狼子野心,李鸿章自以为成功的所谓“清俄密约”实际上反而给了沙俄趁火打劫的机会,使得国家主权进一步丧失。其间,又发生了八国联军侵华,清政府最后一点成体系的军事力量灰飞烟灭,李鸿章自己也在签订最后一份不平等条约后身死。

之后尽管,慈禧仍在推行新政,然而只不过是沙漠之中的车辙印,转瞬即逝罢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