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镉大米”再现,仅仅治理涉案企业还不够

“镉大米”再现,仅仅治理涉案企业还不够

镉是1类致癌物,长期食用将导致镉中毒,会引发一种神经痛、骨痛的“痛痛病”。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近日曝光一起镉超标大米事件,重达99.425吨的“镉大米”被碾压后送去做燃料进行销毁。经溯源,该批“镉大米”来自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益阳市回应称,已对涉事的7家企业立案调查,具体进展将及时对外公布。(《新京报》4月27日)

镉超标大米再次流入市场,就是再次发出警告,保障人民群众的餐桌安全,市场监管的每一个环节都不能有任何疏漏。不过,专家表示,大米中镉的存在,不可能是“添加”而成,而是大米种植区域镉污染严重所致。所以,这个问题真要追根溯源,追究涉案企业恐怕还很不够。

近些年大米镉超标事件并非个案。记者调查也提到,仅仅2017年,益阳就有16人因销售超标镉大米被判刑。换个角度说,镉超标大米的生产量显然不是一个小数字。这么多白花花的大米不能吃,当地生产的镉超标大米按说就卖不掉,农民就失去了一笔很重要的收入,他们的生活就可能遇到困难。这也是不能忽略的现实。

如果说既然粮食有生产,就得有个去向,可是不能吃的镉超标大米能有个什么样的合适去向?像这一次云南昭通把查获的镉超标大米送去当作燃料,大概也只能说是“最大限度减少浪费”吧。毕竟把大米当煤烧,代价还是有点高。所以,也可以说,镉超标大米根本就不该生产。

事实上,某些地区不仅大米含镉超标,当地的水以及水产品的镉含量也同样令人担忧。一直生活在镉污染严重的环境中,当地农民的健康恐怕不容乐观,吃的是镉超标大米,喝的是镉超标的水,这简直是一种慢性自杀行为。可他们怎么办?要么放弃耕地离开故土搬迁他处,可他们哪里能够“说走就走”这么简单?

曾经的鱼米之乡,土地富饶,撂荒看上去有点可惜,但事已至此,当地不能再种植水稻了,不能再生产镉超标大米了。这在目前,也是必须付出的代价。

在坚决遏制不法采矿企业违规放任镉污染行为的同时,在镉污染严重的地区,更重要的是千方百计清除已经渗入土壤、水环境中的镉。当然不能挖地三尺,可以考虑替代生产,通过种植非食用植物,逐步降低土壤中的镉含量,恢复土壤的健康。这样,环境改善的同时,农民的收入也有了一定程度的保障,他们的健康也会得到保障。

而在其它粮食生产地区,对含镉垃圾的回收处理,也必须提到日程上来了。

新闻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RTtE8N9ImbqHrne_AvECYw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