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職業性危害因素—噪聲

聲音在人類生活中不可缺少。但是,使人厭煩的、不需要的或雜亂無章的聲音卻會影響人體的健康,給人帶來危害。這一類的聲音我們稱它為噪聲。所謂噪聲,廣義上講,就是人們不需要的聲音。比如機器的轟鳴,繁忙吵鬧的交通,高音喇叭等等。甚至美妙的音樂,在你不需要的時候也都可能變成為嗓聲。

一、根據嚴生噪來源的不同,噪聲司分為:

1、機器性噪聲:是由於機械的撞擊、摩擦、轉動所產生的聲音,如衝壓、打磨、機加工、紡織機等,絕大部分生產性噪聲屬於這一類噪聲。

2、流體動力性噪聲:是由於氣體壓力或體積的突然變化或流體流動所產生的聲音,如空氣壓縮產生的高壓風、高壓水的噴射等所產生的聲音。

3、電磁性噪聲:如變壓器發出的聲音

二、可能導致的職業病:

1、噪聲聾

三、噪聲對人體的影:

噪聲對人的影響可以分為生理影響和心理影響兩個方面

1、生理影響:噪聲首先會對聽力產生影響,噪聲高到一定強度,會造成聽力損傷。大量研究表明,噪聲超過75dB(A),將開始對人的聽力造成影響。早期表現為聽覺疲勞,產生暫時性聽力閾移,離開噪聲環境後可以逐漸恢復,久之則難以恢復。就成永久性閾移,造成聽力損失。

2、心理影響:主要表現在引起人們的煩惱:使人精力不易集中,影響學習,工作效率和休息。長期的煩惱和休息不好,就會產生一系列的生理變化,導致神經官能症,高血壓等各種疾病。

四、職業勝噪吉晉的預昉與控制:

1控制消除嗓聲源是防止嗓聲危害的根本措施;合理規劃設計廠區與廠房,產生強烈噪聲的車間和非噪聲車間之間應有一定距離。

2、通過吸聲、消聲、隔聲、隔振等手段控制噪聲傳播和反射。

3、當工作場所噪聲強度超過職業接觸限值時,配戴個人聽力保護器是一項有效的預防措施。

4、實施聽力監護措施。

5、定期對接觸噪聲的員工進行職業健康檢查,觀察聽力變化情況,以便早期發現聽力損傷,及時採取有效措施,聽覺系統疾患者禁忌從事噪聲作業,對已經發生職業性噪聲聾的患者應調離噪聲崗位。

五、去醫院就醫時應向醫生提示的內容:

1、從事過的職業及時間。

2、目前工作的種類及作業場所環境。

3、症狀及出現的時間。

4、生活習慣、疾病史和家族史(家人患病情況)。

六、生活中聲音強度的劃分

1、140分貝—噴氣式飛機附近。

2、130分貝—痛閾,聲音使人耳感覺疼痛。

3、120分貝—鉚槍,大型球磨機等發出的聲音。

4、100分貝—織布機旁。

5、90分貝—拖拉機,重型卡車通過。

6、80分貝——公共汽車內部。

7、60分貝—人在相距1米距離的正常交談。

8、50分貝—一般安靜的辦公室。

9、40分貝—一般安靜的室內。

10、30分貝—夜深人靜的臥室。

11、10分貝—悄悄耳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