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晃95後老師00後娃:疫情隔離快樂學 開學上課紮實幹

(作者 楊麗) 庚子年春,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攪亂了我們的生活。為阻斷疫情向校園蔓延,教育部下發了2020年春季延期開學的通知,併發出了“停課不停學”的號召。“有境界自成高格,經考驗方見本色”,我縣教育系統在疫情阻擊戰、開學準備戰中全力以赴。4月7日起陸續開學,4月28日,除幼兒園外其它學段均已正常開學,教學組織、安全工作有序開展,真正做到了讓家長放心、學生安心。其中貢溪鎮甘美村教學點嚴格落實疫情防控各項措施,獲得社會認可。

新晃95後老師00後娃:疫情隔離快樂學  開學上課紮實幹

新晃侗族自治縣貢溪鎮甘美教學點4月28日9:20楊葉芬老師在給學生上開學第一課

積極部署舒適安全添喜氣

為全面做好開學前疫情防控工作,保證廣大師生的生命健康安全,貢溪鎮中心小學積極開展開學前籌備工作,召開相關工作會、培訓會,組織教職員工對校園開展徹底的衛生大掃除及消殺工作。其中參與培訓的便有甘美村小唯一的教師——楊葉芬。楊老師2019年剛畢業便被分配到甘美村小,她在一眾教師中面容顯得十分稚嫩,但各項工作的開展卻非常老練,各項工作有疑問便問,不懂就向同事們請教,口罩如何分配、消毒要注意什麼、每日有什麼必須要交代的事項等等問題她一一記錄在工作本中。

4月27日,楊老師便早早到校先是對教室衛生進行打掃,再對學校食堂、辦公樓等地徹底消毒,為孩子們提供了安全復學環境,上午11點,學生報完名後,緊張的備課又開始了。

迎接孩子們的除了安全的環境,還有新教學樓。但受疫情影響,本應幾個月前全面竣工的學校,現在僅完成了教學樓的建設及粉刷,亮化工作及相關功能室佈置還需一段時間。據悉,甘美村小建設是“農村小規模學校建設項目”之一,學校建設投資近121萬元,日後將配備全新運動場、食堂、廁所、獨立辦公室、圖書室、少先隊辦公室、閱覽室,極大改善師生學習、生活條件。

新晃95後老師00後娃:疫情隔離快樂學  開學上課紮實幹

新晃侗族自治縣貢溪鎮甘美教學點4月28日中午學生在教室就餐

疫情隔離勞動教育接地氣

2月中旬是原定開學的日子,延遲開學後,我縣各校積極響應教育部“停課不停學”的號召,線上學習如火如荼開展。然而,這次因延遲開學而推行的線上學習畢竟是一次新的嘗試,涉及工作較為複雜,小學低年級階段語數老師兩人對接一個班的課程尚且面臨著巨大挑戰,那麼教學點一個老師負責幾個年級所有課程又該如何做呢?這位98年的楊葉芬老師有她的妙招。

“我們學校是離縣城最遠的教學點之一,學生都是留守兒童,爺爺奶奶拿的都是老年機,像縣城和中心校學生拿著智能機或電腦上直播課幾乎不可能,只能另闢蹊徑想辦法了。”未滿22歲的楊葉芬老師是新晃侗族自治縣教師團隊中年齡最小的女教師,但她卻扛起了承接最偏僻村小教學任務的重擔。年齡雖小,結合教學實際安排工作她可有一手。

以“勞動光榮”作為靈感,加上班級學生均有家畜,根據班級學生實際,楊老師以“我是小小飼養員”為作業主題,要求學生主動承擔家庭餵養雞鴨等動物的任務,仔細觀察動物生活習性,形成自己的寶貴生活經驗。

任務佈置下去後,收穫家長一片點贊。“如果要完成書寫或算數作業,都是爺爺奶奶在家帶孩子,老人家不識字,怕是輔導不了他們,如果不完成又怕影響孩子開學後的學習。佈置勞動作業,作為農村家長肯定是一萬個願意。”在外地務工的一年級學生楊懷明爸爸給老師留言道。

兩個月隔離在家學習,學生們根據老師的要求開始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家家畜身上。家裡喂牛、馬的學生,認真琢磨起動物特點;家裡喂有雞鴨的學生,主動承擔起餵養任務……

“兩個月與小動物們相處,大家有什麼新奇的發現?”4月28日開學課上,楊老師興致勃勃地向學生們提問。孩子們高高舉起小手,爭先恐後回答問題。

“我家的馬晚上睡覺是站著的,我覺得很有意思。”楊代川家裡飼養了一匹馬,他大聲的分享著自己的發現。

“我家的牛不是站著睡,它是把4只腳都往肚子底下彎,然後肚子著地睡覺。”楊陽略帶羞澀的說著。

“我家的雞鴨都是我在照顧,每天我都定時給他們喂東西,大米、玉米都是它們愛吃的。我把它們養得可好了,上次我奶奶還賣了不少錢呢!”楊慧珍驕傲的說道。

孩子們對於這個話題說也說不完,通過兩個月的悉心觀察和一節課的分享,他們有了不少新收穫。

陶行知在創辦曉莊師範學院時,即提出“生活即教育,社會即教育”的觀點,2020年3月26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佈《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對新時代勞動教育做了頂層設計和全面部署,學習不應侷限於課本與課堂,更應走進社會,認識社會;觀察生活,感悟生活。特殊時期,不盲目跟風,科學安排,重實際、接地氣,體現了一位老師的教育智慧。

新晃95後老師00後娃:疫情隔離快樂學  開學上課紮實幹

甘美教學點4月28日第二節課 二年級學生上數學課時,一年級小朋友自己寫語文作業

迴歸校園牢固基礎築底氣

4月28日一二三年級迴歸校園學習,離開學校三個多月,調整心態投入學習對於高年級學生而言都需要一段時間適應,一二年級小朋友更是暈頭轉向。

“這個學期在校時間較以往縮短了許多,但是教學任務並沒有因此減少,各方面考核學生成績佔比仍然很大,所以更要合理安排好課程內容。”4月27日深夜楊老師仍在緊張備課。

為了讓學生迅速進入狀態,提高學習效率。開學第一日,楊老師並沒有著急讓學生學習新知識,而是以常規訓練為主。影響課堂教學效果的因素除了教師的教學能力,還有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課堂常規是保證課堂正常秩序的基本條件,對加強組織教學管理,提高學生成績具有直接作用。從坐姿、握筆姿勢、舉手姿勢、回答問題口令等方面,楊老師都做到了常規要求兒童化、課堂提示口令化、學生榜樣示範化、教學評價多元化,充分調動了學生課堂參與度。

接下來的課程安排,課堂內因混雜了一二年級學生,所以無論上什麼課,兩個年級都要兼顧到。一年級語文以識字、朗誦及簡單的背誦為主,數學以運算為重點。二年級語文則是要在字詞練習、背誦上多下功夫,數學著重除法、簡單混合運算。每節課都要讓不上新課的另一年級學生帶著學習任務坐在教室裡,不讓他們分心,按時按量按質完成作業是基本要求。

正因楊老師對學生要求高標準,自身工作安排高效有序,讓這所僅有12名學生,一間教室夾雜了兩個年級的教學點,教學質量在中心校的排名格外受人矚目,8名一年級學生,最好成績排中心校第6名,4名二年級學生,最好成績排第10名。

“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成功的背後,永遠是艱辛努力。無數個像楊葉芬老師一樣的青年教師要把艱苦環境作為磨鍊自己的機遇,把小事當作大事幹,一步一個腳印往前走。邁穩步子、夯實根基、久久為功,為學生點亮理想的燈、照亮前行的路,為實現個人職業價值夯實基礎。

新晃95後老師00後娃:疫情隔離快樂學  開學上課紮實幹

甘美教學點4月28日學校在建全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