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再放大招!错过过去的苹果,别再错过未来的华为

华为再放大招!错过过去的苹果,别再错过未来的华为

iPhone 11自发布以来就备受吐槽。缺乏创新元素、5G功能的缺席,还是让苹果以及其产业链的未来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

据外媒报道,苹果iPhone 11系列全球首批订单量预计在800万台左右,较去年新机型上市时至少减少10%。

都说:风水轮流转,4G时代看苹果,5G时代看华为。

而华为又不止有5G!

继9月10日,华为创始人任正非接受媒体专访时表示:“对于6G研究,我们也是领先世界的,但是我们判断6G十年以后才会开始投入使用。”后

华为再放大招!

9月18日,华为副董事长胡厚崑给全世界的合作伙伴重磅发布一款重量级的产品——Atlas 900,这款产品汇聚了华为几十年的技术沉淀,是当前全球最快的AI训练集群,由数千颗昇腾处理器组成。

受此影响,华为概念股在午后迎来了一波不同程度的拉升。

不得不说,华为的百宝箱里真的是什么都有啊!

苹果产业链的过去,会是华为产业链的未来?三大板块大起底

过去十年,苹果孕育了整个产业链的飞黄腾达,而仅仅A股上就有数十家公司借此成为十年十倍的大牛股。

那么展望未来,以华为为首的国内自主品牌供应链,能否迎来与此匹敌的“黄金”投资期?

根据华为提供的名单和上市公司年报,招股说明书的5大客户名录等途径,整理出华为的供应商体系总共164家,扣除房地产、交运等提供辅助性服务的公司后,电子、通信、计算机行业的中外供应商一共149家。

在这其中,软件与服务供应商数量最多,有21家,半导体设计行业的供应商17家,代工、晶圆制造等生产服务的供应商14家,安防设备等电子装备供应商10家,而华为主营业务涉及的核心元器件如存储器、连接器、线缆的供应商数量也分别为9家。

那么,谁能分到最大的蛋糕?

我们按照华为的主营业务进行细分,可以看到一共分为三块(数据来源于华为2018年财报):

消费者业务,收入3489亿元,占比48%;

运营商业务,收入2940亿元,占比41%;

企业业务,收入744亿元,占比10%。

这三大业务板块相应的产业链,都具备巨大的投资机会!

接下来,我们将分别对华为的三大业务进行深度解析,挖掘出各个业务产业链潜在的受益标的。

消费者业务:华为5G手机开启新篇章

2019年7月份,华为在深圳总部发布了首款5G手机Mate 20X。

这款5G手机搭载了麒麟980芯片和巴龙5000芯片组,是全球首支搭载双7纳米5G终端芯片,支持NSA(非独立组网)和SA(独立组网)两种5G模式。

从华为首款5G手机的供货商来看,国内企业占到了大多数。

在整机组装上,供应商主要为富士康和比亚迪,CPU主要供应商为海思,指纹识别方案供应商为汇顶科技,PCB供应商包括深南电路、沪电股份等。

由于5G手机在很多层面上对零部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基带和芯片,两者将是5G手机价值量中提升幅度最大的部分。

目前,基带和芯片的核心部件国内企业仅能实现部分自主替代,除了华为海思能在基带上实现自主生产以外,其余部件基本都依赖进口。

除了基带与芯片外,屏幕、电池、摄像头、天线等面临的要求更多是需要技术性的变革,比如屏幕向全面屏、折叠屏的转换,电池需要提供更长的电力供给时间,摄像头和天线面临数量上的增长。

因此,在技术不断更新迭代的初期,相关产业链存在非常明显的价值量提升空间。

华为5G手机产业链相关受益标的

华为再放大招!错过过去的苹果,别再错过未来的华为


运营商业务:从4G投资发掘5G投资下的机会

从华为的基站建设规划来看,5G建设进度已经处于全球领先。

截至2019年2月底,华为已经和全球多家头部运营商签订了30多个5G商用合同,有4万多个5G基站已建设在世界各地。

另外,华为推出的RuralStar、PoleStar以及TubeStar (Three-Star)解决方案,将为一亿农村人口提供网络覆盖,为城市提供空间利用率高的基站。

与此同时,华为还研发出一种一根管道集成整个基站的TubeStar,处理能力接近塔站的处理水平,但占地面积将更小。

从2020年开始,随着5G投资逐步进入高峰期,华为的运营商业务有望迎来大爆发。可以预计在未来5G建设投入的过程中,运营商业务收入会有明显提升。

具体到华为的通讯产业链结构来看,大致可以分为:

网络规划——无线主设备(核心网、BBU、RRU;芯片及模组;天线、天线振子;PCB、滤波器等射频器件;光模块、光器件和小基站)——传输设备——光纤光缆——系统集成(IT支撑、增值业务)——终端设备——运营商——用户。

通讯产业链中上游中,已经有部分公司进入华为供应商体系,还有部分公司已经有初步的合作意向。

华为通信产业链相关受益标的

华为再放大招!错过过去的苹果,别再错过未来的华为


企业业务:云计算开辟新的成长空间

华为的企业云业务分布于12个场景,不仅囊括了当下重点的金融、交通、石油和天然气、教育和零售行业,还进入了智慧城市、公共安全、政务等政务云领域,为城市建设和公共安全提供解决方案。

在这些应用场景之中,华为向客户提供的不仅是自己生产的硬件设备和云计算平台,还牵头多方合作提供高度定制化的云计算解决方案,其合作伙伴包括顶层设计、运营、平台和应用等,这些公司也将受益于华为企业云计算的蓬勃发展。

企业业务2018年受中美贸易摩擦影响,增速有所下滑,但即便如此,这项业务增速仍然高于其他业务的增速。

在供应链方面,华为企业云计算的基础设备主要为服务器、存储器和数据中心交换机,其中所需要的部件包括芯片、DRAM、光模块等核心部件。

其中对于光模块而言,华为的核心供应商,如光迅科技、华工科技、新易盛等,将长期受益于华为企业云业务的增长。

华为企业云产业链相关受益标的

华为再放大招!错过过去的苹果,别再错过未来的华为


华为的国产替代供应链

此前,华为在手机生产供应链上曾高度依赖国外供应商,但2018年中美风波使得华为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扶持国内供应商已经成为保障供应链安全的必经之路。

截至目前,包括英特尔、高通、赛灵思和博通在内的四家美国芯片设计商与供应商切断了与华为的交易。同时,谷歌也宣布了已暂停与华为部分业务往来的消息。

5月以来,不少业内人士猜测,未来华为的供应链将逐步去美国化。

针对美国的贸易限制,华为的供应链安全策略已调整为高端芯片基于海思自主研发,同时与国外顶级厂商合作以保证产品竞争力,国内厂商仅供应手机的低端元器件。

滤波器等射频器件供应商,产品设计由华为负责,供应商仅作为华为的代工厂,天线则主要由华为自己生产。

我们相信,就像过去苹果产业链创造无数十年十倍股一样,未来在国产替代和5G大潮的催化下,华为产业链将迎来同等体量的黄金投资机会。

错过过去十年的苹果,不要再错过未来十年的华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