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陽市2020年五一假日旅遊市場復甦回暖

今年五一小長假是我國進入疫情防控常態化首個旅遊小長假,也是第一個為期五天的小長假。五一期間,信陽市總體天氣晴好,適宜出遊。據統計和市場監測,受疫情影響,從5月1日至5月5日,全市共接待遊客189.8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10.65億元,同比分別下降52.2%和65.4%。為加快旅遊市場復甦,藉助信陽市第28屆茶文化節(網絡)儀式隆重舉辦之際,信陽旅遊網絡推介活動亦同步舉行,市長尚朝陽做客直播間不忘推介信陽旅遊,策劃的“一路自駕遊信陽”營銷活動吸引了大批遊客眼球,各縣區結合五一假期紛紛開展豐富多彩的旅遊節慶活動,帶動了旅遊假日市場復甦。全市假日旅遊市場平穩安全有序,實現了“四管控、四不發生”,即管控客流,不發生扎堆;管控設備,不發生事故;管控交通,不發生擁堵;管控輿論,不發生負評。主要特點有:

一是賞花經濟勢頭強勁。隨著光山縣“百花迎春”暨官渡河畔櫻花(網絡)文化節、“百花迎春”暨“盛世芍華”鄉村文化旅遊節,大別山(商城縣)首屆花朝節、新縣“夢溪碧潭、風情蘇河”芍藥花節開幕以來,全市賞花經濟迎來高潮。羊山新區百花園、羊山森林植物園等城市遊園遊人絡繹不絕,金燦燦的金盞菊,紅豔豔的海棠和碧桃,雪白色的繡線菊等各色花朵爭相開放,五彩繽紛,美不勝收,引得遊人們紛紛駐足拍照留念。光山縣晏河鄉許窪村、新縣蘇河鎮朱店村、平橋區洋河鎮陳畈村的千畝芍藥花海,金剛臺西河、貓耳峰、黃柏山、金蘭山等景區漫山遍野的杜鵑花,吸引了不少慕名而來的遊客賞花休閒,全市賞花經濟吸引遊客突破20萬人次。

信陽市2020年五一假日旅遊市場復甦回暖

二是全域休閒遊成主力。“五一”小長假,全市以鄉村旅遊為代表的全域休閒遊成為接待主力,“觀農景、賞農俗、品農味”為主題的鄉村旅遊走俏市場。全市34個省級以上重點旅遊村、10家省級休閒觀光園區遊人如潮,民宿、農家樂更是笑開顏,假日旅遊經濟成效明顯,全域旅遊發展成效得到彰顯。平橋郝堂村、新集村,新縣西河灣、田鋪大壪、丁李灣,商城裡羅城村、七里衝村,潢川桂花嶺綠裡農莊、息縣龐灣村等旅遊村匯聚了各地櫻桃等時令水果採摘、休閒垂釣、品味農家的遊客,日均接待近4000人次。新縣的楊高山彩虹滑道、黃毛尖杜鵑驛站,商城縣伏山鄉高山杜鵑、金剛臺鎮桐花谷等成為全新的鄉村旅遊網紅打卡點,獲得不少遊客追捧;光山縣的官渡八景、龍山湖、司馬光小鎮、南王崗鄉村會客廳也成為人們五一假日的好去處;整個小長假新縣鄉村旅遊接待量佔比突破70%,新縣的住宿設施更是一床難求,田鋪大灣、西河灣等特色鄉村旅遊點更是人海馬龍,老家寒舍等省級精品民宿客房節前預訂一空。

信陽市2020年五一假日旅遊市場復甦回暖

三是茶鄉風情遊備受青睞。隨著我市環南灣湖百里茶廊增色添彩工程和茶旅精品線路的不斷完善,“大別山、淮河水、信陽菜、毛尖茶”四大品牌的成功塑造,以嘉木飲茶坊、文新三園、德茗茶坊等為代表的茶旅融合點,每天吸引著上千上萬的自駕車穿行於茶園之間,一邊品著清清的茶香,一邊體驗採摘、殺青、揉捻、烘乾等傳統炒茶活動,形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以文新茶村為代表的旅遊景區,打造集美食品鑑、民俗觀賞、親子游樂體驗採摘、休閒度假,安居療養等功能於一體,茶葉、建築、環境、時尚、光與彩、鄉村與歷史為主題的新型旅遊景區,成為茶鄉風情遊的突出亮點。

信陽市2020年五一假日旅遊市場復甦回暖

四是生態景區體驗性持續增強。全市雞公山、南灣湖等11家已開放4A級旅遊景區因受疫情防控工作需要,遊客當日接待量不得超過瞬時和當日遊客最大承載量30%的要求,整個假期,接待入園人數和收入同比下滑超過60%。部分景區新增體驗性項目頗受遊客喜愛,其中商城縣金剛臺貓耳峰景區的“高空蕩鞦韆、玻璃滑道、步步驚心吊橋和夢幻鏡宮”等四大網紅打卡項目;西九華山的草原親子樂園、玻璃水滑漂、七D玻璃吊橋看春光等新體驗項目;武佔嶺景區推出的水上樂園、高空滑索、鐵索自行車、獨木橋、步步驚心網紅橋等一批戶外運動項目,豐富了遊客的體驗性,帶動了人氣。光山縣試開園的鐘鼓樓親子樂園更是光彩奪目,整個假期接待遊客達4.8萬人次。

信陽市2020年五一假日旅遊市場復甦回暖

信陽市2020年五一假日旅遊市場復甦回暖

五是市場運行安全有序。假日期間,市委、市政府領導高度重視信陽假日旅遊工作,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市委書記喬新江,市政府副市長楊淑萍等市領導分別對我市南灣湖風景區、雞公山景區進行安全生產和疫情防控指導,市委副書記、市長尚朝陽兩次就此作出批示。各旅遊景區嚴格堅決落實文化和旅遊部、國家衛生健康委《關於做好景區疫情防控和安全有序開放工作的通知》和中共中央宣傳、文化和旅遊部《關於做好2020年勞動節放假旅遊景區開放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制定應急預案,開展應急演練,檢測設施設備,以風險隱患零容忍態度開展疫情防控和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整改。各旅遊景區日接待量均未超過最大承載量30%,開展分時段全網預約,並做到三及時:及時發佈信息、及時引導分流、及時調控流量,將信息登記、健康碼檢查、體溫篩查等核驗環節作為前置,增設查驗通道,實行間隔、錯峰入園。合理規劃設置了景區內遊覽線路,在入口、停車場、纜車等容易形成聚集的重點部位,增配人員和設備,加大巡查,倡導文明旅遊,嚴格落實限流措施,安排人員對餐飲場所、公廁等場所進行專門引導並增設臨時設施,沒有出現遊客扎堆擁擠現象。24小時應急值班制度落實到位,相關信息上報及時。各級公安交警和交通部門針對重點旅遊區域、重點景區、重點路段加大警力和人員投放,有效疏導緩解了客流和交通壓力。全市假日旅遊市場平穩安全有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