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機長》:在推動情節發展的同時請注意人物關係和劇情邏輯

在今年國慶檔,有三部電影備受關注,《我和我的祖國》和《攀登者》以及《中國機長》。據貓眼統計,截至10月6日下午4點半,《中國機長》的票房已破17億,稍遜於《我和我的祖國》,領先《攀登者》約10億票房。在豆瓣評分上,《中國機長》評分7.0,險勝評分6.7的《攀登者》,雖然比不上評分8.0的《我和我的祖國》,但豆瓣評分向來嚴苛,所以,《中國機長》的口碑也還算是不錯的。

《中國機長》:在推動情節發展的同時請注意人物關係和劇情邏輯

昨天我滿懷期待的看了這部電影,怎麼說呢,還是有些許失望的。

該影片根據2018年轟動一時的四川8633航班事故改編,但是在電影中,機組成員尤其是機長處理事故的各種驚心動魄的場面沒能讓我感同身受,相反,影片忽略了部分人物關係和劇情邏輯,這讓我在觀看的時候出戏的情況時有發生。

如果《中國機長》能更加嚴謹專業的注重人物關係和劇情邏輯,我相信電影的呈現效果會更好。

以下只討論電影本身,與真實事件無關。

01

周雅文緣何暈倒後還能轉醒,黃佳為何見死不救?

《中國機長》:在推動情節發展的同時請注意人物關係和劇情邏輯

因為飛機顛簸,周雅文倒地不起長達10分鐘,並且處於昏迷狀態。袁泉飾演的乘務長畢男在幫助第二機長返回駕駛艙後,開始確認乘務員的位置時,這才發現了周雅文的的狀況。

李沁飾演的周雅文和張天愛飾演的黃佳情誼深厚,周雅文倒地不起那麼久,黃佳沒有注意到也就算了,但當看到周雅文倒地不起時,黃佳一直大喊著“周雅文”、“五號”、“聽到請回答”等諸如此類的話語,關鍵還喊了相當久的時間,我在這裡是非常非常出戏的。

《中國機長》:在推動情節發展的同時請注意人物關係和劇情邏輯

乘務員之間理應相互幫助,共同度過難關,周雅文很明顯的倒地不起,黃佳怎能視若無睹,在大概8000米的高空,一個人不帶氧氣罩的趴在地上,僅靠呼喊能解決得了問題嗎?說句實話,我當時都想衝進熒幕裡把李沁扶起來。但黃佳一直在那裡叫喚,卻不付諸實際行動,難道他們乘務員之間就只有塑料姐妹情嗎?

《中國機長》:在推動情節發展的同時請注意人物關係和劇情邏輯

其實,最合理的解釋就是,導演和演員們都知道她能自己爬起來,根本不用扶。但乘務員之間的人物關係,尤其是黃佳和周雅文之間的人物關係不就崩塌了嗎?

最讓我覺得無語的是,周雅文竟然能自己爬起來,然後豎起那統一過的大拇指來回應小夥伴們,告訴他們自己安好。這個時候的背景音樂也是莫名的給力,將乘務員堅強不屈的一面渲染的淋漓盡致,但我的內心毫無波瀾,甚至還有點想笑。

能起來為何不早起來,偏生要等到乘務長確認乘務員位置的時候再爬起來,偏生要等黃佳叫了她那麼多句後,乘客關切的問候之後,才能在那莫名其妙的氣氛,配合氣勢悲愴高昂的音樂站起來。

其實周雅文剛倒的時候,就應該掙扎著爬起來了,各種特寫給上去,很容易將不畏傷痛,堅持奮鬥的乘務員形象刻畫得栩栩如生,但導演放棄了。

沒辦法,情節被割裂開了,飛機發生大的顛簸之後,乘務長要將第二機長送回駕駛艙,然後又將大量的鏡頭給到了駕駛艙、川航管制局、醫務人員、消防官兵、軍區指揮部、要求退票的地面乘客以及楊穎的反應。等鏡頭切回乘務艙,8分鐘已經沒了,你說這8分鐘,周雅文除了躺著還能怎麼辦,你總不能讓她爬,爬個10分鐘吧,那也太殘忍了。

怎麼說呢,在電影中,角色推動故事發展才是最有效的,任何情節都必須建立在正確的人物和人物關係的基礎上,只有這樣,觀眾才能感同身受,與角色產生共鳴,這是影片需要改進的地方。

02

飛機安全著陸,副駕駛徐弈辰拒絕就醫為哪般?

《中國機長》:在推動情節發展的同時請注意人物關係和劇情邏輯

歐豪飾演的徐弈辰因為駕駛艙擋風玻璃破碎,被吸出了飛機外而受了重傷,當我看到徐弈辰腫到不能再腫的右眼時,我很心疼,但是張涵予飾演的機長關切的說了一句:“你腿沒事吧?”

徐弈辰答到:“應該還行。”直到這個時候我才如夢方醒。

飛機剛著陸的時候,塔臺的工作人員問機長:“四川8633,你們現在怎麼樣,有什麼需要嗎?”劉長健答:“我們現在很好,請趕快派醫護人員登機,有機組人員受傷。”艙門剛打開的時候,吳樾飾演的現場總指揮問乘務長:“怎麼樣,沒人受傷吧?”乘務長答:“乘客沒有大礙,副駕駛和一名乘務員受傷。”可見,醫護人員早該登機救人了。

《中國機長》:在推動情節發展的同時請注意人物關係和劇情邏輯

我是這樣理解的,等了老半天,機長劉長健和副駕駛徐弈辰都沒能等到醫務人員,於是才有了那啼笑皆非的問話:“你腿沒事吧?”他們能怎麼辦,他們也很絕望啊,沒有一個醫護人員來救治他們,最後實在等不到人了,尋思了一番,最後決定,還是自己走下去吧。

說句實話,這是醫生被黑的最慘的一次,更為過分的是,徐弈辰走出機艙的時候,跑過來一個小醫生:“你好,需要我幫你叫擔架嗎?”徐弈辰說:“我很好,謝謝。他們更需要你們。”這種情節的處理方式可謂一石二鳥,既煽了情,體現了機務人員的捨己為人,又能讓徐弈辰跑去談戀愛。但是呢,這地方我差點笑出聲來,為什麼我覺得徐弈辰更像是在置氣呢:“我在駕駛艙等了那麼久,你們都不來,早幹嘛去了,我受傷了不知道嗎?現在過來有何用,你們還是隻管照顧那些沒受傷的乘客去吧?”

不信你們再仔細看一下這場戲,你仔細品,真的能品出這個意思,不騙你。

《中國機長》:在推動情節發展的同時請注意人物關係和劇情邏輯

機長早就彙報了機務人員的受傷情況,現場總指揮也從乘務長口中得知了這個情況,但卻沒有人跑進去抬出機務人員。更離譜的是,乘務長說:“先下客吧。”真偉大,為了突顯機務人員的偉大,強行讓乘客先走,乘務員周雅文和副駕駛徐弈辰傷的那麼重,真不需要搶先救治嗎?等乘客全下了飛機,那得等到什麼時候,乘務長為什麼會不顧同事的安危,讓乘客先行?先抬出兩個傷員不好嗎?

那個問徐弈辰需不需要擔架的那位小醫生,真的很奇怪。醫生和傷員的人物關係不應該是這樣的,徐弈辰傷的那麼重,誰都看的出來,為什麼這位白衣天使可以視而不見,為什麼?因為劇情需要,還有情未煽,更有戀愛未談。可以說,劇情邏輯在這個地方出現了很大的問題,嚴重影響了影片的質量,總不能為了彰顯機長的偉大,就貶低醫生的救死扶傷,這是不科學的,是很不應該犯的低級錯誤。

03

乘客請求見機長的訴求被放大了,因為鋪墊不夠,有些莫名的違和感。

《中國機長》:在推動情節發展的同時請注意人物關係和劇情邏輯

乘客異口同聲的要求見機長,更是威脅說,如果見不到機長,就不走了。他們的呼聲真的很高,但聲音越大,我越覺得尷尬。

誠然,機長救了他們的命,但是電影沒有在任何一個地方交代乘客知道了飛機發生事故的原因和機長所做的努力,他們只知道飛機出故障了,然後安全著陸了,他們要感謝,感謝誰呢?誰出了最大的力,誰又該背最大的鍋?

退一步講,徐弈辰算不算機長,他穿的衣服和機長劉長健有何明顯的區別,為什麼徐弈辰出來的時候,他們不為所動,為什麼不會將徐弈辰錯認為第一機長。就算徐弈辰不是第一機長,他也是在駕駛艙拼死奮戰的那個人,他不值得乘客和乘客家屬感謝嗎?為什麼乘客們會放跑徐弈辰,讓他去談戀愛呢,這點讓我百思不得其解。

《中國機長》:在推動情節發展的同時請注意人物關係和劇情邏輯

讓機長和副駕駛在飛機剛剛著陸時被緊急送往醫院,這種側面的渲染烘托難道比不上“萬人血書”請求見機長的尷尬,這種低廉生硬的煽情到底有何意義。

這部電影是命題作文式的創作思路,因為在飛機上要描述的人物太多,機長的戲份被稀釋得太厲害,沒能生動刻畫出機長的機智果敢、捨己為人,只能在結尾強行點題,我是不是可以這樣理解。

2018年的川航事件是一個奇蹟,機長劉長健更是一個英雄,是感動中國的人物,但這不能成為一部電影的保險槓,最起碼的人物關係和劇情邏輯必須得到保證,否則觀眾真的很難感同身受,更別提拍手稱讚了。專業嚴謹的創作態度才是電影人最該具備的素養,這是對中國電影的尊重,更是對英雄的尊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