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龍洞風景區

早晨

徒步龍洞風景區


徒步龍洞風景區


徒步龍洞風景區


徒步龍洞風景區


徒步龍洞風景區


徒步龍洞風景區


徒步龍洞風景區


徒步龍洞風景區


徒步龍洞風景區

兵發龍洞,直奔觀景臺。以前走過一段藏龍澗,也曾路過這一美景。原來這裡就是濟南八大景觀之首的錦屏春曉。兩面陡峭石壁聳立,古人提筆“壁立千仞”刻於石壁上。C位的獨秀峰錦屏巖被翠柏綠樹覆蓋,平直高聳刀劈斧砍一般。想必到了金秋紅葉之時定是美輪美奐的一架天然屏風。東西側的峭壁上洞口懸在當空,西側的刻有宋明時期的摩崖佛像。傳說有金瓶和春曉兩洞,立春日,陽氣從洞中吹出。鬱鬱蔥蔥的藏龍澗澗深幽邃令人神往。報恩塔玉立於獨秀峰身後顯得肅穆莊重。

由觀景臺左向,道路崎嶇難行。 能搭把手枝幹巖角都盤出包漿了!部隊用鐵蒺藜把報恩塔保護起來,無法接近。貼著山腳速降,感覺落差有幾十米,到底就是壽聖院了!相傳,一秀才趕考路過壽聖院。病倒,被院內僧人救起。採藥熬製痊癒而去。後來高中,迴歸酬謝。無奈恩人已逝,拜墓後重金修塔七級,復刻石像守塔,就是現在的報恩塔。如今壽聖院基本都是在軍事管理區內,我們悄悄的穿過還是被監控發現了。迅速離開,由西側龍洞鑽出去。龍洞裡陰暗潮溼,七八十米深。洞頂高低異樣。有時三五米,有若干蝙蝠活動。有的地方只能屈伸而過,竟然意外發現一隻菜花蛇爬行,著實嚇了一跳。柏樹蒼勁挺拔,黃櫨還是奶綠的,小皂角樹的刺對誰也沒客氣。沿著“路”來到了佛峪。牌坊還在,凡是手能夠得著的佛像均已破壞。嘆!

雨水少,泉水無,河床裸露。小河道拐彎處,乾淨寬敞適合休息。午餐就是這裡了!一個多小時後出發。近四十分鐘的上山路上,灑下成串兒的汗珠。在茶壺泉灌的泉水,此時快要彈盡糧絕了!顯然飲水備量不足,以後注意。峰迴路轉後開始下山,進入馬蹄峪。據說因走向形似馬蹄而得名,而我卻想給她改一下名字,叫槐花峪。槐花如同片片白雲,飄在峪中。花香撲鼻沁人心脾,十五六米高的槐花傘,綿延整條峪。

我提著哨棒翻山越嶺,早上感覺像武二郎,想著明天就能見到哥哥了,走得帶勁兒。午後的我變成了押送犯人的解差,沒勁!

路途終於結束了!炎熱和勞累多少影響了些心情。但還是想有機會再去走走,遠離喧囂靜靜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