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雲港灌雲大伊山景區,“十里青山半入城”,第一次遊覽就驚豔了

在連雲港幾十年,這還是第一次遊覽灌雲大伊山景區,慚愧!今天天氣很給力,天空湛藍,少有云朵,能見度很高,適合登山觀景。

連雲港灌雲大伊山景區,“十里青山半入城”,第一次遊覽就驚豔了

大伊山屬泰山支脈,由12座山峰組成,最高峰226.7米,是從南京向北所看到的第一座高山,素有“淮北平川第一神山”之美稱。大伊山景區佔地5平方公里,位於灌雲縣城北部,山城相依,自古就有“十里青山半入城”之美譽,2012年獲批國家AAAA級景區。

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遊客不多。景區大門內的電子屏幕上顯示著題為“戰役,我們堅守防線”的宣傳內容,提醒遊客採取防疫措施。

南門附近的石佛寺伊山大佛是大伊山景區最重要的景點之一,佛像採用鍛銅工藝製造,建成於2009年。伊山大佛號稱“亞洲第一坐佛”,海拔高度66米,佛體高33米,蓮花臺高6米。大佛為佛祖釋迦牟尼說法坐像,慈悲而莊嚴。

連雲港灌雲大伊山景區,“十里青山半入城”,第一次遊覽就驚豔了

沿著木棧道拾級而上,很快就到了通海泉景點。傳說以前久旱無雨時,此泉曾被當地百姓作為飲用水源,泉水取之不盡,因而人們疑其直通東海。

連雲港灌雲大伊山景區,“十里青山半入城”,第一次遊覽就驚豔了

棧道兩側,遍佈松樹、金鑲玉竹等,植被茂盛,景色宜人。如果累了,還可以坐在石桌旁,歇息片刻。

連雲港灌雲大伊山景區,“十里青山半入城”,第一次遊覽就驚豔了


連雲港灌雲大伊山景區,“十里青山半入城”,第一次遊覽就驚豔了

下一個景點是神仙洞。傳說張果老和呂洞賓曾在這裡隱身修行,後離去,“只留仙穴在伊山”。

連雲港灌雲大伊山景區,“十里青山半入城”,第一次遊覽就驚豔了

再往上走,就到了博愛亭,它建於大伊山南山頂南側。

連雲港灌雲大伊山景區,“十里青山半入城”,第一次遊覽就驚豔了

此處視野開闊,向南遠眺,石佛寺、縣城全景一覽無餘,在這裡,你能體會到“十里青山半入城”的意境;

連雲港灌雲大伊山景區,“十里青山半入城”,第一次遊覽就驚豔了

向北眺望,可見西北方向的廣善塔和秀麗的山體,大伊山美景盡收眼底。

連雲港灌雲大伊山景區,“十里青山半入城”,第一次遊覽就驚豔了

大伊山可謂山美水美。老龍澗是觀賞水景的地方,澗旁專門建有聽濤閣。

連雲港灌雲大伊山景區,“十里青山半入城”,第一次遊覽就驚豔了

老龍澗在春秋少雨時,流水潺潺,聲音低細;夏季多雨時,則瀑布激流,山呼海嘯。有時想,它與靜靜的湖水相比,有一種動態之美。

連雲港灌雲大伊山景區,“十里青山半入城”,第一次遊覽就驚豔了


連雲港灌雲大伊山景區,“十里青山半入城”,第一次遊覽就驚豔了

老龍澗上游的石佛古寺始建於元代皇慶二年(1313年),後經數次毀建,現在看到的石佛古寺是2002年開始興建的。

連雲港灌雲大伊山景區,“十里青山半入城”,第一次遊覽就驚豔了

看完石佛古寺開始下山,沒走多遠,就看到了抱樹石,這個景點你也可以稱之為“石抱樹”,不是嗎?

連雲港灌雲大伊山景區,“十里青山半入城”,第一次遊覽就驚豔了

此次下山的路徑在老龍澗北側,沿途風景很美。天氣晴好時,目力可及東北方向的遊樂園。

連雲港灌雲大伊山景區,“十里青山半入城”,第一次遊覽就驚豔了

下面的景點叫龜石,似龜體臥伏于山坡之上。

連雲港灌雲大伊山景區,“十里青山半入城”,第一次遊覽就驚豔了

大伊山水景的精華部分在觀瀑亭附近,在這裡,可以觀看大伊山“龍泉疊瀑”的壯麗景觀。

連雲港灌雲大伊山景區,“十里青山半入城”,第一次遊覽就驚豔了


連雲港灌雲大伊山景區,“十里青山半入城”,第一次遊覽就驚豔了


連雲港灌雲大伊山景區,“十里青山半入城”,第一次遊覽就驚豔了

最後去的一個景點,是放生塘,這裡的池水已經平靜下來了。

連雲港灌雲大伊山景區,“十里青山半入城”,第一次遊覽就驚豔了

今天的遊覽偏重於風景,看的古蹟太少。這是我第一次遊覽大伊山,雖然很多景點沒去,但是我還是驚豔了。還有一點我很高興,那就是登山過程中,我沒有看到汙染嚴重的大煙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