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模式——22色相



混合模式——22色相

從今天開始我們就進入色彩效果模式組了,在色彩效果模式中有色相,飽和度,顏色,明度四個模式。

我們首先要學習的是色相模式,對於色相模式我們一般使用它來給圖像調色上色。色相模式的原理是使用基色的明亮度和飽和度,然後再和混合色的色相創建結果色。如果基色是純黑色,純白色後者純灰色,那麼結果都是黑白圖像。色相,飽和度明度是顏色的三要素,也叫HSL模式,之前不止一遍的說過這些,在這裡就不再贅述了。

色相模式我們已經知道了,影響圖像是什麼顏色的關鍵在於混合色是什麼顏色。所以如果我們要給圖像調色或者替換顏色重點要放在混合色上面。一般情況下,我們整體調色都希望在調色的時候不會影響到圖像的明亮度。所以只要基色定了,我們就可以保證圖像的明度不會發生變化。

正是這個思路,奠定了我們調色的思路。

比如我提供的這個素材,是我在一個山路上拍攝的圖像。滿眼的的鬱鬱蔥蔥,可能缺一點蒙太奇的想法,我想把這些樹都變成紅色,來渲染我差異化的想法,或者在夏季想體現秋季的感覺。

我們首先想到的是使用色相飽和度或者ACR中的HSL調整,不瞭解這兩種調色方式的,我就大概演示一下,不過多的講解了,想要深入瞭解的朋友可以去看色相飽和度和HSL調整這兩節的教程。這兩種方式肯定是可以的,但是需要調整的步驟比較多,而且過度調整會出現雜色,倒不如使用色相模式調色來的直接可控。

我們直接在提供的素材上新建一個純色圖層,顏色選擇為紅色,點擊確定,然後將圖層的混合模式改為色相。這時就出現了我們想要的效果。然後我們使用畫筆工具,將前景色改為黑色,在顏色圖層後面的蒙版上,把穿幫的地方給擦掉就可以了,比如車和路。如果想讓樹變成其他的顏色,我們可以雙擊純色圖層,再次調出拾色器,再進行選色就可以了。

是不是特別簡單。當然,如果你的色彩敏感度比較高的話,你會發現,咱們這樣調色,整個圖像都是紅紅的一大批,沒有什麼層次。而沒調色之前綠色的樹的層次還是比較多的。

如果想讓效果更好的話,我們就需要再次思考了。如何讓畫面有層次,再想想之前我說的,色相模式的原理是使用基色的明亮度和飽和度,然後再和混合色的色相創建結果色。沒有層次的原因其實就在於混合色的顏色是一個純色的紅色,是混合色沒有層次,導致了結果色沒有層次。

我們再分析一下原圖,綠色的樹當中還有青色的樹,還有很多綠的深淺不一的樹。我們可以換一個思路去使用創建一個混合色。我們打開窗口中的顏色選項,然後再右上角找到色輪的選項打開色輪,綠色的對立色是洋紅,青色的對立色是紅色,如果我們的樹是有紅色,有洋紅是不是就有更多的層次了。我們知道,反相可以使顏色進行對立色的轉換。有的朋友會說,反相不僅將顏色進行了反相,也對顏色明度進行了反相,暗調變成亮調了,我們將圖像複製出一層,反相看一下,確實是這樣的,其實也是不影響的,我們再說一遍色相的計算原理,是使用基色的明亮度和飽和度,然後再和混合色的色相創建結果色。也就是說,只要基色的明度和飽和度不變,我們可以不用管混合色的明度,隨便它是什麼明度,只要他的色相是紅色就行了。

我們來看一下,將反相後的圖層執行色相命令,我們想要的效果就出現了,有紅色的樹,洋紅的樹,而且還有星星點點的其他顏色樹,是不是比之前紅色片的圖像更有層次了。

有的朋友可能會說覺得紅成片的樹更好看,這個呢就看大家的喜好了,本節我主要將的是調色的這個思路,更多是的色相模式的原理和使用方式。

再劃一下知識點,記好啦,色相模式的原理是使用基色的明亮度和飽和度,然後再和混合色的色相創建結果色。如果基色是純黑色,純白色後者純灰色,那麼結果都是黑白圖像。大家拿到素材之後好好練習,體會,今天就到這裡,下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