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主體民族的拉丁人,為何在羅馬滅亡後"墮落",沒能東山再起?

公元476年,隨著西羅馬的皇帝羅慕路斯二世的退位,西羅馬宣告滅亡。但是,在西羅馬滅亡後,並沒有一個新的拉丁民族政權重新建立,

相反各個其他在羅馬時期被認為是蠻族的民族卻在歐洲先後建立了大大小小數不清的國家,隨著西羅馬的滅亡,歐洲也進入了暗無天日的中世紀時期。

拉丁民族為什麼不能重新建立統一政權

正如人的生老病死一樣,每一個國家都有強盛的時期,也會衰亡。相應的,羅馬的衰亡不是十幾年或者幾十年的事情,而是從公元180年馬可奧勒留皇帝的去世開始,在公元193年康茂德遇刺後加劇,持續了數個世紀。

羅馬主體民族的拉丁人,為何在羅馬滅亡後

在三世紀危機短短的五十年的時間裡羅馬換了多達二十四位皇帝,在中國則只有五代十國時期能與之相比了。儘管戴克裡先的即位結束了三世紀危機甚至一度阻止了羅馬的衰落,但是羅馬的衰落已是大勢所趨,是歷史的必然。一如中國的五代時期,由於中央政府衰弱,遼、大理和西夏等國開始出現。

而在羅馬帝國,日耳曼人屢屢入侵其西方諸省,東方地區亦受到撒薩尼亞人和波斯人的劫掠。儘管戴克裡先的出現結束了羅馬的三世紀危機。

但是帝國在這數個世紀的衰落中已經千瘡百孔了,同時帝國遼闊的疆域也使得統治極為不便,為此戴克裡先將羅馬一分為二,其本人親自管理帝國東部,西部則由其任命的“二皇帝”管理,這也是羅馬帝國分裂的開端。

作為羅馬帝國的兩個直接繼承者之一的西羅馬,在繼承了羅馬帝國西部的廣闊土地時也繼承了其遺留在帝國西部的各種矛盾。而為何拉丁民族在西羅馬覆滅後未能形成新的統一國家的一個最直接的原因就在於

其境內複雜的民族問題。

早在羅馬帝國擴張時各個民族的矛盾就開始滋生。但是作為羅馬的主體民族,拉丁人依舊處於強勢的狀態,能夠壓制羅馬境內的其他民族。

然而當羅馬開始衰落後,其民族問題被全面暴露了出來:首先,就是原本作為主體民族的拉丁人在羅馬的人口比例中極大的降低了,以前的人口優勢喪失殆盡。其次,在羅馬人生活奢靡,導致拉丁民族腐化墮落,強勢的拉丁人逐漸被周圍的民族所取代。

羅馬主體民族的拉丁人,為何在羅馬滅亡後

綜上我們可以看出,在西羅馬覆滅後拉丁民族未能形成統一國家的直接原因之一就是作為主體民族的拉丁人不能再次強盛。

事實上,在西羅馬覆滅甚至羅馬分裂之前,其境內就有大量獨立於中央政府的軍閥政權了,例如高盧蘇瓦松騎兵長官叛亂的蘇瓦松,不列顛的羅馬不列顛政權等等大大小小各種政權,他們幾乎都是使用拉丁語,在羅馬式的官僚體制下依照羅馬的法律來治理國家。

不過因為一系列的變故,這些國家都消失在了歷史的長河中,未能有效的建立起一個拉丁民族為主體的國家,更別提統一西羅馬了。當然除了以上國家以外還有東哥特人所建立的王國,在其統治下的意大利經濟和文化的發展均超過了西羅馬末期的水平。

同時儘管法蘭克羅馬原本的官僚體制,但是其本身相較於羅馬來講只是一個蠻族國家。再從宗教原因來講,東哥特人所信仰的是阿里烏派基督教,但是拉丁民族信仰天主教。

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兩個民族互相不信任,不過因為當時統治者狄奧多里克的處置得當,加上經濟社會的穩定,兩者之間的矛盾被隱藏了起來。不過在狄奧多里剋死後矛盾就暴露了出來並被激化,國家出現了內亂。

而同時東羅馬也乘機進攻,儘管收復了意大利大量的失地,但是也摧毀了大量意大利城市,同時東羅馬也因此耗空了國庫無法在意大利重新建立起有效的統治,便很快放棄了意大利。此後法蘭克人、倫巴第人進入了意大利,從此這裡變成了各個蠻族的角力場。

長年的戰爭使得古羅馬的文明被徹底破壞,這從根源上毀滅了拉丁人重新建立一個強勢政權的可能性。

羅馬主體民族的拉丁人,為何在羅馬滅亡後

因此可以看到,在西羅馬覆滅後,拉丁人依舊為拯救或者說重建一個拉丁民族為主體的國家做了各種努力,但是羅馬自身的衰敗導致了各種努力成功的可能性極小,同時由於外部蠻族的強勢使得拉丁人的努力更是無從談起。

羅馬境內拉丁民族持續衰亡的原因

而一個帝國的衰亡其背後則是整個民族的衰弱,在羅馬帝國衰弱的過程中,不難看出作為主體民族的拉丁民族在不斷的腐化墮落以至於衰落。

在現在看來羅馬帝國境內的拉丁人逐漸孱弱可以歸根為四點原因:

第一,經濟不斷地衰退。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羅馬帝國境內拉丁人的經濟一直都是奴隸制經濟,而在奴隸制經濟中,奴隸的生產積極性低下,同時作為一種生產工具,奴隸制經濟阻礙了先進生產工具的推廣與使用,這使得生產力發展非常緩慢。

而在羅馬帝國後期,因為擴張已經達到了極限使得對外戰爭減少,因此奴隸的來源減少,奴隸價格上升,勞動力減少,因此嚴重影響了農業和商業的發展,兩者也日趨衰落。

同時,作為一個農業國家,經濟制度的核心問題是土地問題,貴族不斷地進行土地兼併使得大量的農民不得不北上前往高盧等地進行殖民,到一世紀時隸農制的發展使封建因素漸趨增長,使得拉丁民族開始衰弱。

第二,行政問題日趨嚴重。

政府的財政開支不斷擴大,而政府的財政開支有很多是花費在生活享樂或者軍事等等上的,同時政府的經濟來源有巨大的問題——對地方政府徵收重稅並經常通過發行劣幣來增加財政收入。

羅馬主體民族的拉丁人,為何在羅馬滅亡後

這樣一來社會矛盾日積月累,拉丁民族逐漸失去了其他民族的擁護,並且使得拉丁民族加速腐化。

第三,軍隊戰鬥力下降。

帝國興起時因為土地、財富和奴隸的誘惑使得軍隊戰鬥力極其強悍,但是當帝國擴張時,可徵之地越來越少,軍隊的戰鬥力也隨之下降。

自馬略改革後各個將領擁有私兵的可能性加大,而這些士兵作為將領的私有資產很少會為帝國發揮作用,相反其增加了將領的野心。

為了縮減財政開支,中央政府不得不削減軍隊數量,同時各個將領為了自身利益反而會增加自身所擁有的士兵。到最後因為軍隊質量和數量的下降,民族內部逐漸分崩離析。

第四,蠻族的不斷入侵。

作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蠻族”不斷通過各種方式滲透羅馬的內部。圖拉真時期後,因羅馬軍隊數量和質量的下降,蠻族僱傭兵在羅馬軍事力量的比例越來越高。

眾所周知的是,羅馬的不斷擴張正是不斷地壓縮周邊蠻族的領地,因此這些僱傭兵本身就和羅馬人具有各種各樣的矛盾。

而在帝國衰亡時,他們又趁機介入羅馬的政治,參與帝國的權力鬥爭。更可怕的是在四世紀後期,隨著匈人的入侵日耳曼人也不得不西遷進入了西羅馬境內,加速對帝國境內拉丁民族的同化。

羅馬主體民族的拉丁人,為何在羅馬滅亡後

西羅馬覆滅時東羅馬採取了哪些行動

上文提到了在西羅馬覆滅時東羅馬的所作所為,那麼為什麼東羅馬不能幫助西羅馬境內的拉丁民族重新建立一個統一拉丁國家呢?

事實上,作為同種同源的東羅馬帝國很明顯在西羅馬帝國覆滅時不會坐視不管,唇亡齒寒的道理在東羅馬看來不僅是然。實際上,東羅馬帝國在西羅馬即將覆滅時甚至在覆滅後竭盡所能做了其全部所能做的。例如上文所提到的收復了意大利地區,東羅馬帝國因此也國庫空虛導致國力大減。

在現在看來東西羅馬是羅馬分裂後所形成的兩個國家,但實際上東西羅馬是後世學者所劃分的,歷史上並沒有所謂的東羅馬和西羅馬。

因此作為兄弟國家,甚至本身就是同一個國家來講,東羅馬在西羅馬面臨危機時竭盡全力地幫助了西羅馬。首先在西羅馬面臨西哥特人的進攻時,霍諾留缺乏軍隊,且軍隊譁變頻頻,是東羅馬派遣的數千名士兵為西羅馬提供了幫助,擊退了西哥特人。

而且,每當西羅馬因為皇帝的逝世而陷入混亂,局勢動盪時,東羅馬總是會派遣部隊幫助西羅馬,不僅僅是幫助皇帝即位,還會幫助西羅馬重建軍隊和社會秩序。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在東羅馬支持的安特尼烏斯上臺後,東羅馬傾盡國庫打造了強大的海軍以幫助西羅馬收復迦太基和阿非利加。

羅馬主體民族的拉丁人,為何在羅馬滅亡後

但是結果不盡人意——整場戰爭對東羅馬帝國財政的消耗是毀滅性的,東羅馬一直到阿斯納塔休斯時期才勉強恢復,而戰後不久安特尼烏斯被裡西莫殺害,東羅馬遂與西羅馬斷交。

但是東羅馬仍然沒有放棄恢復帝國西疆域的努力,在裡西莫死後東羅馬支持尼斯波斯稱帝,不過此舉因意大利地區的實力派軍人奧列斯特的行動而被迫流產。

儘管最終奧列斯特立自己的兒子羅慕路斯為帝,但是法蘭克、高盧等地區的總督和埃及的狄烏斯只承認尼波斯的權威。而東羅馬放棄西羅馬一直要到羅慕路斯被廢黜之後,西羅馬無帝,東羅馬才不得不接收這一現實。

由此可見,從羅馬的隕落到西羅馬的覆滅,不僅僅是各個在西羅馬境內的拉丁人不斷努力著希望重建一個統一的拉丁民族國家,東羅馬帝國也在竭盡全力幫助西羅馬以期西羅馬能夠復興。

但是在各種嘗試均宣告失敗後,以前的所有努力都只能延緩西羅馬的覆滅而已,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不可阻擋,東羅馬的消失也只是時間問題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