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袋出現爛耳,影響黑木耳產量,出耳管理的4項措施可有效利用

菌袋經過40~45天的培養,催芽以後,就會長出耳基,這個時候就要把耳床上的菌袋分床,保持足夠的空間進行出耳管理。分床要在合適的時間進行,時間太早,氣溫比較低,不利於耳芽的生長,時間太晚,菌袋上的耳片還沒有完全長出來,就要面對外界的環境,容易感染雜菌。分床以後菌袋出耳管理是關鍵的一個步驟,菌絲已經完全生長成熟,開始生長黑木耳,如果出耳管理不當,很容易引起爛耳的現象,影響黑木耳的產量與質量,現將菌袋出耳期間的一些管理措施進行總結,供大家參考。

菌袋出現爛耳,影響黑木耳產量,出耳管理的4項措施可有效利用

分床以後的菌袋進行出耳管理

菌袋出耳的一些方法

1、吊袋栽培:菌袋在催芽之前,表面會劃一些口,以利耳芽形成,可以用鐵絲網製作成鉤架,用菌袋劃口的位置,掛在鉤架上面,鐵絲網可以根據出耳的場地,規劃合適的層次及行列。也可以用吊繩把菌袋固定在一起,以吊繩為中心豎起排列,吊繩之間要間隔40釐米左右以便透氣,1條繩子上可以掛4~6袋,每一袋的位置要錯開,保持20釐米的距離,以便讓每個菌袋都能吸收到光照與氧氣。利用鉤架或吊繩來放置菌袋進行出耳管理,可以節省空間,1萬菌袋大約只佔地140平方,一個工人就可以管理8~10萬袋,而且菌袋不直接與地面接觸,減少了發生汙染的機率。

菌袋出現爛耳,影響黑木耳產量,出耳管理的4項措施可有效利用

菌袋利用吊袋的方式出耳

2、大田仿野生栽培:這種出耳管理是模擬野生環境下生長的黑木耳,在自然的環境下,利用地面的溼度,室外充足的氧氣和光照,來提高菌袋的出耳率。這種方式不用搭建大棚,直接在平整的地面製作耳床,就可以把菌袋擺放在耳床上。投資成本較低,但是佔地面積較大,一平方米的耳床,只能擺25袋左右,平時的管理也比較繁瑣,遇到連續的陰雨天氣,地裡過於潮溼,很容易出現爛耳、感染雜菌的問題。

提示:利用大田仿野生栽培,在擺放菌袋的時候,每袋之間要隔10釐米左右,按照“品“字型的位置排列,床面不平整時,可以用一個與菌袋相同大小的木槌把床面砸平整,避免颳風下雨的時候,菌袋發生倒塌。

菌袋出現爛耳,影響黑木耳產量,出耳管理的4項措施可有效利用

大田仿野生的出耳方式

3、串袋栽培:這種方式與吊袋有些相似,利用一個鐵支架支撐在地面,把菌袋串在鐵支架的鋼筋上,一根鋼筋可以串3~4個菌袋,可以放在小拱棚裡進行管理。鋼筋的規格是0.5釐米×80~100釐米,下面連接一個可以旋轉的三角支架。在2.4米寬的耳床可以擺放8個支架,菌袋串好4行以後,要留出40釐米的通道,用來採摘木耳。利用這種方式在小拱棚裡出耳,每畝可以放3.5~4萬個菌袋,比大田栽培可以節省30%的費用。

菌袋出現爛耳,影響黑木耳產量,出耳管理的4項措施可有效利用

在小拱棚裡用串袋的方式出耳

菌袋出耳環境的控制

1、保持溼度:菌袋到了出耳的時候,對溼度的要求比較高,管理期間主要是做好增溼的工作,保持合適溼度的情況下,再來協調通風、溫度、光照的時間。子實體到了分化的時間,需要大量的水分,每天要給菌袋噴水,保證溼度在90%左右,到了出耳的階段,溼度也要維持在80%左右,沒有達到標準溼度,菌袋劃口位置的菌絲就容易老化。

小竅門:為了維持穩定的溼度,可以在耳床的地面鋪一些沙子,每天早晚在地面的沙子表面噴一些水,可以提高空氣中的溼度。在給菌袋噴水時,應該用噴霧器來噴水霧,不能直接澆水在耳片上,以免造成爛耳的現象。

菌袋出現爛耳,影響黑木耳產量,出耳管理的4項措施可有效利用

耳床上的菌袋進行澆灌

2、控制溫度:菌袋在出耳階段,環境的溫度保持在20~24度比較適宜,在室外的大田栽培,最低溫度不能低於12度,最高不能超過28度。尤其是在高溫,通風環境不好的情況下,耳片在封閉的環境下很容易感染雜菌,影響產量。在高溫的夏季,管理的重點是要把溫度降下來,耳床上面要搭建遮陽棚,早晚可以增加通風的時間,利用地下水對周圍的環境噴灑,進行物理降溫。

3、提供光照:黑木耳在出耳期間,提供足夠的光照,能夠促進耳片的營養吸收,長出來的耳片肥厚,商品質量也比較好。生長環境的光照強度,保持在600~800比較合適,加快了耳片的新陳代謝,也可以延長黑木耳的採收期。在管理期間,要定期翻轉菌袋的位置,要使菌袋的每個位置都能被陽光照射。

菌袋出現爛耳,影響黑木耳產量,出耳管理的4項措施可有效利用

給大棚裡的菌袋提供光照

菌袋在出耳階段的管理措施

1、耳基形成初期:菌袋裡形成原基以後,就會封住原來劃口的位置,“V“字型劃口連接在一起的時間一般需要8~10天,環境溫度要求在12~24度,溼度保持在80%左右。可以在耳棚內噴一些霧狀水來調節溼度,不能往菌袋上澆水,以免從劃口位置滲入造成感染。耳基形成初期,也要保持一定時間的通風,提供適當的光照,促進耳基生長。

2、子實體分化期:耳基經過一個星期的培養,就會長出珊瑚狀的耳片,這個階段開始進入子實體分化期,要將空氣溼度控制在85%~90%,原基的表面保持一定的溼度,將溫度控制在10~25度的範圍,到了晚上還要創造一定的溫差,促進子實體分化。

菌袋出現爛耳,影響黑木耳產量,出耳管理的4項措施可有效利用

菌袋上的子實體進入了分化期

3、子實體生長期:當菌袋上的耳片長到1釐米時,就意味著子實體進入了生長的關鍵期,溼度要求要比初期高,維持在90%~100%,此時耳片已經長大,可以直接向菌袋噴水,不用擔心耳片接觸到水分。澆水的時候,要掌握方法,澆幾天後就要停幾天,溼度下降以後讓菌絲向菌袋底部生長,吸收更多的營養成分,之後再加大澆水量,使耳片充分展開。耳片裡含有膠質狀的物質,生長期間耗費了一定的營養,停止澆水是為了讓菌絲休養一段時間,等到復壯以後,再加大澆水量,繼續給這些膠質物提供營養。干與溼的時間要把握好,與子實體的生長要統一,根據黑木耳“幹長菌絲,溼長木耳”的特點,讓菌絲向耳片提供充足的營養供應。

菌袋出現爛耳,影響黑木耳產量,出耳管理的4項措施可有效利用

子實體生長的高峰期

出耳階段給菌袋澆水的方法

由於出耳階段,菌袋佔地的面積比較大,要採用合適的澆灌設備,才能滿足出耳階段對溼度的要求,也能提高工作效率。用水最好是潔淨的地下水,也可以用沒有汙染的河水或自來水,種植戶一般採用潛水泵抽水澆灌,在規模比較大的黑木耳栽培基地,會安裝加壓泵和噴管進行灌溉,在地塊附近挖一個蓄水池,用來存放灌溉的水源,減少水溫與菌袋溫度的差異。

1、微噴管方式:輸送水源的塑料管上面用激光打了很多的小孔,通過壓力泵的作用,水輸送到塑料管內時,就從小孔內以霧狀的方式噴出來。輸水管可以根據耳床的長度來定,澆灌的半徑可以達到2米,可以用定時器來控制壓力泵的開關,減少工作量,也可以夜間澆水。

2、旋轉式噴頭:在耳床的過道鋪設塑料的輸水管道,離地面30~40釐米的位置安裝旋轉式噴頭,當水源經過潛水泵抽送到管道,旋轉噴頭產生一定的壓力,就會噴灑出扇形的水霧,覆蓋的半徑可以達到6~8米。採取這種方式澆灌,出水量大小可以調節,噴出來的水霧,更符合子實體的生長需求,也不會造成耳床過度潮溼。

菌袋出現爛耳,影響黑木耳產量,出耳管理的4項措施可有效利用

微噴管方式給菌袋澆水

最後,來說一下出耳管理的注意事項

採取哪一種出耳方式,要根據栽培地區的氣候與環境來選擇,大田仿野生環境雖然可以節約一些成本,但北方地區不太適合用這種方式,春季氣溫太低很難管控。子實體的生長期是15~20天,要有足夠的光線照射,可以在傍晚光線不太強烈的時候,掀開菌袋的草簾通風透光。子實體含有豐富的膠質,若是長時間溼度達不到要求,會發生營養不良延長生長期,採取乾溼交替的方法進行澆水,可以促進菌絲的營養積累,耳片生長得又快又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