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不琢不成器,巫溪创业者返乡如何做到月营业额达20万?

玉不琢不成器,巫溪创业者返乡如何做到月营业额达20万?

玉不琢不成器,巫溪创业者返乡如何做到月营业额达20万?

栩栩如生的美人鱼,奔牛、文竹等造型做成的笔筒、果盘、烟灰缸;高端大气的桌子、凳子、沙发、扶手栏杆;晶莹剔透,纹理清晰,仿佛置身于一个玉石博物馆。

这是位于重庆市巫溪县塘坊镇塘坊村1组的一家仿玉工艺加工厂。

玉不琢不成器,巫溪创业者返乡如何做到月营业额达20万?

仿玉工艺加工厂老板、巫溪返乡创业者——

陈志宏,刚到不惑之年,小学毕业就外出务工。长期从事仿玉行业,凭着他的踏实肯干,对仿玉加工从外行到内行,从不懂到精通,如今已成为仿玉加工行业的行家里手。个人收入不断增加,还盖上了新房子,开上了好车。

“在外千般好不如自家亲”,陈志宏一直来都有着返乡创业的念头,这样既能照顾到一家老小,还能带领乡里乡亲脱贫致富。就在这种强烈念头的感召下,2018年下半年,陈志宏便返乡开启了创业之路。

申办各种手续、建厂房、购买设备、进原材料、招工人,就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就开始正式投入生产了。

玉不琢不成器,巫溪创业者返乡如何做到月营业额达20万?

俗话说的好,玉不琢不成器。人工打磨是仿玉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需要大量手工劳动力,刚好破解贫困户有劳力无资金无技术难题。

玉不琢不成器,巫溪创业者返乡如何做到月营业额达20万?

陈志宏不厌其烦的手把手的教,细心讲解,哪怕口舌干燥,手磨起泡。他还常常鼓励大家说,“我们不图做大国工匠,但可以做成乡村工匠啊”

目前,陈志宏的仿玉加工厂有11位工人,其中贫困人口3人,月营业额达到20万左右。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乡村用工量还会不断增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