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王安石變法說起,來看他如何“仇富”


從王安石變法說起,來看他如何“仇富”

王安石,是我國宋朝的著名人物,他有很多的成就,能寫詩、會填詞、文章寫的也好,在政治上也有很多的成就,還主持了變法,所以我們現在一提到王安石,都評價他是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改革家。

王安石的變法,主要是集中在三個方面,分別是財政方面的青苗法、募役法、農田水利法、方田均稅法和市易法;軍事方面的保甲法、置將法和保馬法;教育方面的廢除科舉改為太學三舍法。而王安石的“仇富”,就主要集中在財政方面的變法措施上。

宋朝在太祖趙匡胤立國時,曾經下過一道命令,就是不準加田賦。(這句話好像很多皇帝都說過。)但是,國家的局勢是在不停的演變的,北宋自太祖始,歷經太宗、真宗、仁宗、英宗,到了神宗這裡,已經是第六代皇帝了,內部和外部形勢都和太祖時期大有不同。

從王安石變法說起,來看他如何“仇富”


內部,總結起來就是“三冗”,冗官、冗兵、冗費。冗官,是由於宋朝是文官治國,這是太祖定下的大政方針,但是你文官一家獨大也不行啊,那怎麼辦呢?於是,宋朝就實行了一職多官制度,我一個位置多放幾個人,他就沒法一家獨大了,由此導致的,就是多了很多無用的官員,這便是冗官了。冗兵,是由於宋朝對於土地兼併並沒有什麼控制的意思,土地兼併越來越嚴重,很多人流離失所,而宋太祖還有一手有災荒就去募集饑民當兵的“手藝”(宋朝實行募兵制),他還認為一逢災禍,我就去招兵,即招來了兵,又賑了災,這樣我的國內就沒啥叛亂了,這簡直是一手兩得啊,太祖還得意的誇自己這是“可以利百代者,唯養兵也!方凶年饑歲,有叛民而無叛兵”。但是呢,土地兼併嚴重,饑民就越來越多,饑民越多,宋朝募集的兵也就越多。由此導致了宋朝軍隊有著大量超過必要數量的、戰鬥力低下的饑民士兵,這就是冗兵了。冗費其實就簡單了,冗費說白了,就是對前兩項冗官、冗兵的總結,你養這麼多沒用的官員和士兵,多花了那麼多冤枉錢,這不就是冗費嗎!

外部,北方的遼(契丹)和西北的西夏(党項)不斷的成長,長期騷擾北宋邊境。宋朝隨著文官治國國策的執行,軍隊跟太祖的時候比,戰鬥力下降,這一增一降,宋朝在國防上的壓力非常的大。在內憂外患之下,宋神宗就覺得,這樣下去不行,得變法,挑來挑去,挑中了王安石,讓王安石來進行變法革新。

從王安石變法說起,來看他如何“仇富”


王安石接到這個任務之後,壓力山大,畢竟,變法有一個重要的基調,就是“民不加賦而國用饒”。你不能增加老百姓的負擔,但是又得國家有錢,那怎麼辦呢?那就只能對富人“動刀子”了,王安石開始走向了“仇富”的路子。

他的第一個手段,是青苗法。在古代的時候,農業產量不高,很多家庭土地又少,每年都得算計著吃糧,就這樣,在春天青黃不接的時候也會沒吃的了或者是在播種的時候去年囤的糧食已經吃完了、沒有生產資料了。遇到這種情況,怎麼辦呢?那就只好去向富戶借了,先問富戶借糧食,等到自己的秋糧下來之後,加上利息再還給他們。而青苗法呢,就是政府開設借糧的業務,你不是到青黃不接的時候得借糧嗎?來,我國家政府借給你,你拿你地裡的“青苗”當抵押,等到你收糧的時候,加上兩成利息一塊還給國家就行了。現在我們看,這20%的利息好像有點高,但是在古代,還是很正常的,畢竟地主富戶們收的更高。王安石的這項青苗法,還是收到了一定的效果的,等於原來地主富戶們的收入,都進了國家的國庫了,他用這一刀,從他們身上狠狠的割了一大塊肉。

第二個手段,就是募役法。募役法,又叫免役法,你從名字上看,好像是個好事啊,免除服役,這還不好嗎?其實啊,字母意思倒是表達的不錯,確實的免除了服役,但是,你人不用去了,改成交錢了。免役法是將以前大家輪著服役改為都不服役了,省的耽誤你們的時間,你們交錢給國家,國家僱人替你們服役。你說我沒錢,我想自己服役行不行?不行!交錢吧!不過呢,也有一些真的窮的叮噹響的群體是不用交錢的。當時,國家對人們的情況都進行了劃分,城市六等以下、鄉村四等以下貧困戶享受全額免納的優惠,而原先享受免役待遇的官戶、城市居民、女戶、寺觀、未成丁這些群體,由於是改為了免役交錢,所以都得交。王安石的這一刀,又砍向了除了底層窮人以外的所有人,這又給國家掙了一大筆收入。

從王安石變法說起,來看他如何“仇富”


第三個手段呢,就是農田水利法和方田均稅法。這兩項就屬於比較一般的變法手段了,歷朝歷代都會來那麼幾次。農田水利法就是鼓勵地方大量墾荒、興修水利,這個錢呢,就由當地的百姓按照貧富程度,來進行不同比例的均攤。方田均稅法就是政府重新丈量土地,並將土地按土質的好壞為五等,按照土質的好壞來收不同的稅。

第四個手段,是市易法。市易法就是國家單獨成立了一個新的部門,叫做市易司。這個市易司呢,它沒有管理職能,它的任務是出錢收購市場滯銷的物品,等到市場短缺的時候,再賣出去。這其實是政府幹涉市場的一個手段了,商人們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會囤貨居奇,以便能賺取更多的利潤。市易司出現之後,大大的增加了他們囤貨居奇的難度,有利於穩定物價;市易司在低收高賣的時候呢,也有一定的利潤出現。除此之外,並允許商賈貸款或賒貨,按規定收取息金,市易司在掙取貨物銷售差價的同時,也掙了商家的錢,王安石真可謂是一個理財高手了。

王安石的這些理財手段呢,為國家募集了大量的資金,全國的財政收入達到了6000多萬貫,宋神宗建的二十多個大倉庫都填的滿滿當當的。國家雖然富裕了,但是由於王安石的增加國家收入的手段都是“仇富”型的,都是從大戶手裡搶來的利潤,得罪了一大批人,而且這些錢本來也是百姓們給富戶的錢,百姓的生活和以前也並沒有什麼大的區別,所以王安石的變法還是以失敗而告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