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王安石变法说起,来看他如何“仇富”


从王安石变法说起,来看他如何“仇富”

王安石,是我国宋朝的著名人物,他有很多的成就,能写诗、会填词、文章写的也好,在政治上也有很多的成就,还主持了变法,所以我们现在一提到王安石,都评价他是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王安石的变法,主要是集中在三个方面,分别是财政方面的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和市易法;军事方面的保甲法、置将法和保马法;教育方面的废除科举改为太学三舍法。而王安石的“仇富”,就主要集中在财政方面的变法措施上。

宋朝在太祖赵匡胤立国时,曾经下过一道命令,就是不准加田赋。(这句话好像很多皇帝都说过。)但是,国家的局势是在不停的演变的,北宋自太祖始,历经太宗、真宗、仁宗、英宗,到了神宗这里,已经是第六代皇帝了,内部和外部形势都和太祖时期大有不同。

从王安石变法说起,来看他如何“仇富”


内部,总结起来就是“三冗”,冗官、冗兵、冗费。冗官,是由于宋朝是文官治国,这是太祖定下的大政方针,但是你文官一家独大也不行啊,那怎么办呢?于是,宋朝就实行了一职多官制度,我一个位置多放几个人,他就没法一家独大了,由此导致的,就是多了很多无用的官员,这便是冗官了。冗兵,是由于宋朝对于土地兼并并没有什么控制的意思,土地兼并越来越严重,很多人流离失所,而宋太祖还有一手有灾荒就去募集饥民当兵的“手艺”(宋朝实行募兵制),他还认为一逢灾祸,我就去招兵,即招来了兵,又赈了灾,这样我的国内就没啥叛乱了,这简直是一手两得啊,太祖还得意的夸自己这是“可以利百代者,唯养兵也!方凶年饥岁,有叛民而无叛兵”。但是呢,土地兼并严重,饥民就越来越多,饥民越多,宋朝募集的兵也就越多。由此导致了宋朝军队有着大量超过必要数量的、战斗力低下的饥民士兵,这就是冗兵了。冗费其实就简单了,冗费说白了,就是对前两项冗官、冗兵的总结,你养这么多没用的官员和士兵,多花了那么多冤枉钱,这不就是冗费吗!

外部,北方的辽(契丹)和西北的西夏(党项)不断的成长,长期骚扰北宋边境。宋朝随着文官治国国策的执行,军队跟太祖的时候比,战斗力下降,这一增一降,宋朝在国防上的压力非常的大。在内忧外患之下,宋神宗就觉得,这样下去不行,得变法,挑来挑去,挑中了王安石,让王安石来进行变法革新。

从王安石变法说起,来看他如何“仇富”


王安石接到这个任务之后,压力山大,毕竟,变法有一个重要的基调,就是“民不加赋而国用饶”。你不能增加老百姓的负担,但是又得国家有钱,那怎么办呢?那就只能对富人“动刀子”了,王安石开始走向了“仇富”的路子。

他的第一个手段,是青苗法。在古代的时候,农业产量不高,很多家庭土地又少,每年都得算计着吃粮,就这样,在春天青黄不接的时候也会没吃的了或者是在播种的时候去年囤的粮食已经吃完了、没有生产资料了。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呢?那就只好去向富户借了,先问富户借粮食,等到自己的秋粮下来之后,加上利息再还给他们。而青苗法呢,就是政府开设借粮的业务,你不是到青黄不接的时候得借粮吗?来,我国家政府借给你,你拿你地里的“青苗”当抵押,等到你收粮的时候,加上两成利息一块还给国家就行了。现在我们看,这20%的利息好像有点高,但是在古代,还是很正常的,毕竟地主富户们收的更高。王安石的这项青苗法,还是收到了一定的效果的,等于原来地主富户们的收入,都进了国家的国库了,他用这一刀,从他们身上狠狠的割了一大块肉。

第二个手段,就是募役法。募役法,又叫免役法,你从名字上看,好像是个好事啊,免除服役,这还不好吗?其实啊,字母意思倒是表达的不错,确实的免除了服役,但是,你人不用去了,改成交钱了。免役法是将以前大家轮着服役改为都不服役了,省的耽误你们的时间,你们交钱给国家,国家雇人替你们服役。你说我没钱,我想自己服役行不行?不行!交钱吧!不过呢,也有一些真的穷的叮当响的群体是不用交钱的。当时,国家对人们的情况都进行了划分,城市六等以下、乡村四等以下贫困户享受全额免纳的优惠,而原先享受免役待遇的官户、城市居民、女户、寺观、未成丁这些群体,由于是改为了免役交钱,所以都得交。王安石的这一刀,又砍向了除了底层穷人以外的所有人,这又给国家挣了一大笔收入。

从王安石变法说起,来看他如何“仇富”


第三个手段呢,就是农田水利法和方田均税法。这两项就属于比较一般的变法手段了,历朝历代都会来那么几次。农田水利法就是鼓励地方大量垦荒、兴修水利,这个钱呢,就由当地的百姓按照贫富程度,来进行不同比例的均摊。方田均税法就是政府重新丈量土地,并将土地按土质的好坏为五等,按照土质的好坏来收不同的税。

第四个手段,是市易法。市易法就是国家单独成立了一个新的部门,叫做市易司。这个市易司呢,它没有管理职能,它的任务是出钱收购市场滞销的物品,等到市场短缺的时候,再卖出去。这其实是政府干涉市场的一个手段了,商人们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会囤货居奇,以便能赚取更多的利润。市易司出现之后,大大的增加了他们囤货居奇的难度,有利于稳定物价;市易司在低收高卖的时候呢,也有一定的利润出现。除此之外,并允许商贾贷款或赊货,按规定收取息金,市易司在挣取货物销售差价的同时,也挣了商家的钱,王安石真可谓是一个理财高手了。

王安石的这些理财手段呢,为国家募集了大量的资金,全国的财政收入达到了6000多万贯,宋神宗建的二十多个大仓库都填的满满当当的。国家虽然富裕了,但是由于王安石的增加国家收入的手段都是“仇富”型的,都是从大户手里抢来的利润,得罪了一大批人,而且这些钱本来也是百姓们给富户的钱,百姓的生活和以前也并没有什么大的区别,所以王安石的变法还是以失败而告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