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屬於公考送分題,但不看這個你還真做不對…

嘿,各位小夥伴,今天小粉筆要給大家講的知識點可厲害了,根據各地考試歷年真題,這個知識點省考每年必考,它就是

中國地理國情。


看到這可能有些同學會擔心,每年都考要是錯了是不是就拉開分了呀。別怕,這類題目只要學過相關知識點並有記憶,基本等於送分題,今天小粉筆就幫大家總結了相關內容,快背!


中國地理國情主要分為四個部分

  • 我國疆域
  • 人口民族
  • 我國的自然環境
  • 我國的自然人文景觀


我國疆域


位置


1、從東西半球來看,位於東半球:地理上用西經20°和東經160°組成的經線圈來劃分東西半球,可看出我國全部都位於東半球(東經73°-東經135°)。


2、從南、北半球看,位於北半球:南北半球的分界線是赤道(0°緯線),赤道以北全部為北半球、以南全部為南半球,我國的緯度範圍是從北緯4°一直到北緯53°之間,我國全部位於北半球。


3、從海陸位置看:

①陸地部分:我國位於亞洲的東部。

②海洋部分:我國位於太平洋的西岸。


鄰國


雖說屬於公考送分題,但不看這個你還真做不對…


1、我國陸上領國共14個:比如朝鮮、蒙古、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等,無需全部記憶。有5個常考:緬甸、老撾、越南與我國南部接壤;西南地區是神奇的國度印度,與我國接壤;西部有阿富汗與我國接壤。


2、易錯干擾項:與我國不接壤的國家有兩個,分別是泰國、柬埔寨。


3、與我國隔海相望的國家:與我國陸地不接壤,但是隔著一片海可以看到的國家有6個,隔著黃海可以看到韓國、隔著海也可以看到菲律賓。注意:具體隔海相望的國家無需記憶,但是數字“6”需要記清。


邊界點


雖說屬於公考送分題,但不看這個你還真做不對…


我國的疆域範圍


1、最北端:在漠河以北的黑龍江主航道中心線上,漠河被稱為“不夜城”,因為漠河在夏天,尤其是夏至日(6月22日左右),晚上十點多天都是亮的,稍微黑一會,凌晨兩、三點天又亮了。


2、最東端:在黑龍江與烏蘇里江主航道中心線的相交處。


3、最西端: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帕米爾高原上。


4、最南端:在南沙群島中的曾母暗沙。我國地理位置最南的城市是三沙市。


領土

領海面積


1、我國陸地領土面積約960萬平方千米,位居世界第三位。注意:世界第一位是俄羅斯;第二位的是加拿大。


2、世界上面積最小的國家:梵蒂岡(歐洲),“國中國”,被意大利包圍,政教合一的國家(教會在管理)。


3、我國是海陸兼備的國家,除了有陸地還有海洋。我國自北向南依次瀕臨渤海、黃海、東海、南海。面積從小到大依次為渤海、黃海、東海、南海。我國以黃海的海平面作為海拔0米的基線。


行政區劃


1、我國行政區劃共有三級,即省、縣、鄉。注意:《憲法》中明確規定沒有市,比如山東濰坊市、安徽合肥市,我國提到行政級別上有市,但是考試問行政區劃則沒有市。


2、省級行政區常考,三種考查方式:

(1)考查個數:我國目前共有34個省級行政區,具體包括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和2個特別行政區(香港和澳門)。注意:臺灣屬於23個省之一,是臺灣省。


(2)考查自治區、直轄市中的細節考點:

①我國的5個自治區(按照成立時間先後順序):內蒙古(最先成立,1947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1955年)、廣西壯族自治區(1958年成立)、寧夏回族自治區(1958年成立)、西藏自治區(最晚成立,1965年)。注意:陸地面積最大的省級行政區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②我國的4個直轄市:北京、上海、天津、重慶。


(3)涉及各個省份的簡稱問題:一個省級行政區的簡稱通常是從省的名字中挑一個字,比如北京的簡稱是“京”,再如黑龍江省的簡稱是“黑”、吉林省的簡稱是“吉”、遼寧省的簡稱是“遼”。但有些省份起名比較特殊,需要重點關注:

河北省:簡稱“冀”;山西省:簡稱“晉”;安徽省:簡稱“皖”;福建省:簡稱“閩”;江西省:簡稱“贛”;山東省:簡稱“魯”;廣西壯族自治區:簡稱“桂”;四川省:簡稱“川/蜀”;甘肅省:簡稱“甘/隴”。


人口民族


人口


1、根據2020年1月17日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末,我國大陸總人口突破14億人,之前已經確定2020年啟動我國第七次人口普查。


2、目前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是中國。根據《世界人口展望》,“印度人口總數將在2024年首次超過中國,成為世界第一人口大國”,因此目前人口最多的依然是中國。


3、人口分佈:不均勻。人口分界線(星級考點):從黑龍江黑河到雲南騰衝連成一條線,這條線的東南部人口稠密。提出者:著名地理學家胡煥庸,因此此線也稱“胡煥庸線”。


民族


1、我國共有56個民族,其中漢族人口最多,大約佔人口總數的92%。


2、根據我國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可知:

(1)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壯族,人口約1600萬人(主要分佈在廣西),排名第二的是回族,約1058萬人,人口分佈範圍比較廣(全國各地都有分佈),排名第三的是滿族(主要分佈在東北地區),人口1038萬人。

(2)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少的是塔塔爾族,約3556人,主要分佈在新疆境內。


3、民族分佈的特點:

(1)主要集中在西南(雲南大理白族自治州)、西北(新疆維吾爾族、哈薩克族等)和東北地區(滿族、朝鮮族等)。注意:漢族遍佈全國各地。

(2)我國的民族分佈具有“大雜居、小聚居、交錯雜居”,注意:初中地理教科書的兩版教材不同,之前是“大雜居、小聚居、交錯雜居”。現在有些教科書改為“大散居、小聚居、交錯雜居”,考試時看到這兩種說法都是正確的,不會同時出現。


4.我國世居(世世代代居住在這裡,不是人口流動到此處的)少數民族最多的省份是雲南省(25個)。


我國的自然環境


雖說屬於公考送分題,但不看這個你還真做不對…


地形地勢


我國幅員遼闊,地形類型多樣。有山脈、高原、平原、盆地和丘陵。我國西部海拔高,東部海拔低。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佈。


三大階梯


雖說屬於公考送分題,但不看這個你還真做不對…


主要山脈


(1)東西走向:天山—陰山;崑崙山—秦嶺。

(2)東北-西南走向: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雖說屬於公考送分題,但不看這個你還真做不對…


(3)西北-東南走向:祁連山。

(4)南北走向:賀蘭山;六盤山;橫斷山脈。

(5)弧形:喜馬拉雅山脈。


雖說屬於公考送分題,但不看這個你還真做不對…


四大高原


雖說屬於公考送分題,但不看這個你還真做不對…


雖說屬於公考送分題,但不看這個你還真做不對…


【解析】

1、青藏高原:世界海拔最高,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被稱為“世界屋脊”。資源和能源非常豐富,尤其是水能、地熱能和太陽能。


2、內蒙古高原:我國第二大高原,地勢平坦,有一望無際的大草原,其畜牧業發達。比如蒙牛、伊利的奶源地就在內蒙古高原。


3、黃土高原:土質疏鬆,一旦下雨,地表被沖刷,所以這裡是我國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地區,呈現出的地表形態是千溝萬壑、支離破碎。


4、雲貴高原:主要分佈在雲南和貴州境內,石灰岩分佈多,不斷被流水侵蝕,形成了喀斯特地貌,比如雲南石林和貴州的黃果樹瀑布。


四大盆地


雖說屬於公考送分題,但不看這個你還真做不對…


【解析】

1、塔里木盆地:塔里木盆地是世界上最大的內陸盆地,有我國面積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瑪干沙漠,有我國最長的內流河——塔里木河。尤其是羅布泊地區,大量分佈著雅丹地貌,是由風力侵蝕形成。


2、準噶爾盆地:我國第二大盆地,有額爾齊斯河,從南往北流,是我國唯一一條注入北冰洋的河流。考點:“三山夾兩盆”是對新疆地形的描述,新疆北部有阿爾泰山,中間是天山,南邊是崑崙山,中間有2個盆地,北邊是準噶爾,南邊是塔里木。天山東側是吐魯番盆地(中間低四周高),有我國陸地的最低點——艾丁湖,湖的海拔是-155米左右。


3、柴達木盆地:位於青海省境內,有豐富的石油、鹽、金屬礦藏,故被稱為“聚寶盆”。


4、四川盆地:主要位於四川和重慶境內,由於地質構造的原因,紫色砂岩不斷風化沉積,形成紫色土壤,又被稱為“紫色盆地”。四川盆地中有成都平原,物產豐富,是我國重要的糧食產區,故被稱為“天府之國”。


三大平原


雖說屬於公考送分題,但不看這個你還真做不對…


【解析】

三大平原全部都在東部地區,自北向南依次相連。

1、東北平原:我國面積最大的平原,東北平原是由三江平原(黑龍江、烏蘇里江、松花江)、遼河平原(主要是在遼寧、吉林也有一小部分)、松嫩平原(主要是在吉林)組成。東北平原糧食產量很高,因為其以黑土地著稱,黑土是地表植被經過長期腐蝕形成腐殖質後演化形成,有機物含量高,土壤非常肥沃。


2、華北平原:我國第二大平原,比如河北、山東、安徽以及江蘇北部,經常作為最大平原的干擾項出現,大家瞭解即可。


3、長江中下游平原:沿著長江分佈,河湖密佈,漁業發達,盛產稻米,故被稱為“魚米之鄉”。


重要河流


雖說屬於公考送分題,但不看這個你還真做不對…


【解析】

1、長江:發源於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脈,全長6300多千米,是我國第一長河,世界排名第三。

在我國幹流流經11個(數字需要掌握)省級行政區,最終從上海(滬)注入東海。長江支流當中,流域面積最大的是嘉陵江,嘉陵江和長江的交匯處是重慶;長度最長的支流是漢江,漢江和長江的交匯處是武漢。


2、黃河:被稱為我國的“母親河”,中華民族的搖籃,發源於青藏高原上的巴顏喀拉山脈,全長5400多千米,是我國第二長河。黃河干流呈現“幾”字形,自西向東,流經9個省級行政區,最終從山東東營注入渤海。考點:黃河流經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黃河攜帶泥沙,大量沉積,黃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流到中下游時,河道變寬,水流速度變慢,河水攜帶的泥沙沉積下來使河床高於兩岸,形成“地上懸河”。


湖泊


1、淡水湖:五湖四海中的“五湖”指的是江西的鄱陽湖、湖南的洞庭湖、江蘇的太湖和洪澤湖、安徽的巢湖。

我國面積最大的淡水湖是鄱陽湖。


2、鹹水湖:青海湖是我國面積最大的鹹水湖,也是我國面積最大的湖泊。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湖是位於西藏的納木錯湖。


島嶼


1、三大島嶼:臺灣島、海南島、崇明島。最大的是臺灣島。


2、四大群島:舟山群島、廟島群島、澎湖列島、南海諸島。最大的是浙江的舟山群島。


3、三大半島(三面環海,一面連著陸地):山東半島、遼東半島、雷州半島,最大的是山東半島。


我國的自然人文景觀


五嶽


1、東嶽泰山:在山東的泰安,被譽為“五嶽之首”。泰山頂部有石刻(五嶽獨尊)。


2、西嶽華山:位於陝西省,都說“自古華山一條道”,比較危險。


3、北嶽恆山:在山西省,是“永恆”的“恆”。


4、南嶽衡山:在湖南衡陽,是“平衡”的“衡”,經常說“祝某人壽比南山”,南山就是衡山,故南山也稱“壽嶽(壽比南山)”。


5、中嶽嵩山:在河南省,少林寺就在它的旁邊。


四大佛教名山


山西的五臺山、安徽的九華山、浙江的普陀山、四川的峨眉山,一般考查山名和省份的對應。


四大道教名山


不會直接出題,可能會作為佛教名山的干擾項出現,即湖北武當山、四川青城山、江西龍虎山、安徽齊雲山。


四大石窟


甘肅敦煌的莫高窟(最著名的代表是九層樓)、山西大同的雲岡石窟、河南洛陽的龍門石窟、甘肅天水的麥積山石窟

(如考題說三大石窟,可不選此石窟)


六大古都


考試常考別稱

西安:西周時期稱為鎬京,最著名的稱號是長安

洛陽:別稱洛城、洛邑、“神都”。

南京:金陵、江寧、建康,建鄴、石頭城、天京

開封:別稱中經常帶“汴”字,如汴州、汴京、汴梁。

杭州:古代最著名的別稱是臨安、錢塘。

北京:元代稱為大都,以前還稱為燕京,近代稱為北平。


知識點比較多,一次記下來可能比較困難,小粉筆建議大家收藏起來沒事兒就來翻翻看

,潛移默化的記在腦子裡,送分的題咱可不能不要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