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日葵黃萎病簡介

向日葵黃萎病廣泛分佈於世界各向日葵種植區,發病面積逐年擴大,且發病率不斷上升,在美州地區部分重病田,其發病率可達40%以上。該病在我國向日葵主產區均有不同程度的發生,如內蒙地區向日葵黃萎病發病率在10%左右,寧夏部分地區的發病率達40%以上,在新疆北疆地區向日葵黃萎病普遍發生,阿勒泰地區田間調查發病率普遍在10%左右,部分重病田可達70%以上。由於該病害的影響,有些地區已停止種植向日葵,嚴重影響了向日葵產業的發展。向日葵黃萎病是向日葵上普遍發生的一種土傳真菌病害,其寄主廣泛,防治難度大,因此,加強對該病害的預防及防治研究對新疆向日葵生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向日葵黃萎病簡介

1.病原體

向日葵黃萎病,病原稱黃萎輪枝菌或黑白輪枝菌,屬半知菌亞門真菌。屬半知菌亞門真菌。不產生微菌核而形成黑菌絲,菌絲分隔、膨大,胞壁增厚形成厚垣孢子狀至念珠狀黑菌絲。在病部老熟分生孢子梗基部變暗色是其獨有特徵。分生孢子長卵形,大小3~7×1.5~3(μm),有時具1隔膜。生長適溫20~22.5℃,高於30℃不能生長。此外有報道Verti-cilliumdahlia。Kleb.稱大麗菌輪枝孢,也是該病病原。病菌休眠體為微菌核,是由菌絲分隔、膨大、芽殖形成形狀各異的緊密的組織體,大小35~215×21~69(μm)。孢子梗常由2~4層輪枝和一個頂枝組成。每輪有小枝3~4根,每小枝頂生一至數個分生孢子。分生孢子長卵圓形,無色單胞,大小2.3~9.1×1.5~3.0(μm)。主要發生在成株期,低窪地、種植密度大易發病。菌在土壤、病殘體和種子中越冬。種子果皮帶菌,胚和胚乳不帶菌。病菌在土中可長期存活。播種後病菌從傷口或幼根直接侵入發病,潛育期一般為7天。病菌生長溫度10~33℃,以23℃最適。重茬年限越長髮病越重。低窪地、種植密度大易發病。

2.向日葵黃萎病的發生危害情況

發病症狀向日葵黃萎病田間一般在開花期開始表現症狀,成熟期達到高峰。田間的症狀多從植株下層葉片顯症,從葉尖葉肉部分開始褪綠,後整個葉片葉 肉組織褪綠,葉緣和側脈之間發黃,最後葉片除主脈及其兩側葉組織勉強能保持綠黃色外,其餘組織均變為褐色,焦脆壞死,病葉皺縮變形,呈變褐乾枯的典型症狀。隨著時間的推移,病情逐漸向上位葉擴展。後期剖開病株莖稈觀察,維管束變褐。溼度大時葉兩面或莖部均可出現白黴。

向日葵黃萎病簡介

3.致病機制

黃萎病病原菌的致病機制以導管堵塞和毒害寄主植物細胞兩種學說最多。病原菌侵入寄主後,在導管中大量繁殖孢子和菌絲,同時刺激緊鄰的薄壁細胞產生膠狀物質堵塞導管,阻礙養分和水分在植株體內運輸。更重要的是,病菌在植株體內產生糖蛋白毒素對植株造成傷害。病原菌以微菌核在土壤中休眠越冬,微菌核是多細胞結構,內外層細胞壁都較厚,抵抗不良環境能力強,是土壤中病原菌長期存活及侵染的主要形式。次年在適宜條件下萌發,侵染寄主,使植株發病。

4.傳播途徑

病害流行因素土壤中殘留的大量越冬菌源是病害發生的基礎,田間寄主的病殘體、土壤中埋藏的孢子、菌絲體等都是向日葵黃萎病的發生的初侵染源;大面積連片種植、連作重茬也會加重病害的發生;有利於病原菌萌發侵染的氣候條件也是引起病害流行的主要因素。向日葵黃萎病的發生與發展基本伴隨著寄主的一生,該病可以種子帶菌,在向日葵出苗時便可侵染植株,病原菌直接從根毛、根表皮及傷口侵入幼苗,沿維管束向上擴展蔓延,使葉片出現黃化症狀,在向日葵開花成熟期間,平均氣溫在23左右,乾旱條 件等,向日葵黃萎病發病機會將大大增加。


向日葵黃萎病簡介

5.向日葵黃萎病的防治現狀

(1)培育和篩選抗、耐黃萎病向日葵品種是防治該病害最經濟有效的方法。因為抗黃萎病育種面臨致病菌的生理分化現象複雜,各病原菌對寄主的致病力也有所差異,同時,缺乏高抗黃萎病的種質資源,致使育種週期長和育種進度緩慢,選育抗病品種比較困難,難以滿足生產需要,所以需要加強抗病育種的研究與探索。

(2)與禾本科作物實行3年以上輪作。

(3)病殘株應清除出田間燒燬。

(4)藥劑拌種用50%多菌靈或50%甲基硫菌靈可溼性粉劑按種子量的0.5%拌種,也可用80%抗菌劑402乳油1000倍液浸泡種子30分鐘,晾乾後播種。還可用農抗120水劑50倍液,於播種前處理土壤,每667m2用對好的藥液300L。

(5)必要時用20%萎鏽靈乳油400倍液灌根,每株灌對好的藥液500ml。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