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会取代真人演奏吗?

在聊这个话题前,先来看一个视频吧。

人工智能最近是个很火的话题。于是有人就提出了问题,既然真人演奏乐器难免出错,以后会不会一律由人工智能来演奏音乐,而人类只需要欣赏就可以了。

个人认为其实由机器自动演奏音乐,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100多年前,就已经有自动演奏的纸带钢琴。用唱片机播放唱片,也是一种形式。还有一种形式是midi,即数字音乐。用来打谱的overture软件就有这样的功能,谱子打进去,演奏可以自动放出来。

人工智能会取代真人演奏吗?

可以自动演奏的纸带钢琴

但是前面提及的几种自动演奏音乐的形式,都离不开真人的演奏。 首先,纸带钢琴的纸带和唱片CD都需要根据音乐家现场演奏来制作。至于midi,那种打进去-放出来的简单粗暴的midi,机械,单调,没有表情,一听就 “非人”。也有制作精良的midi,经过仔细地调试,可以达到模拟真人演奏的效果。这仍然需要大量人工,等于是midi音乐的制作者在把电脑当作乐器来演 奏而已,背后操纵者仍然是人类。

在刚刚过去的2017年,8月5日-6日,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迎来了一场特殊的比赛,“人机大作战”瞬间刷屏了国人的朋友圈。在“钢琴大作战”音乐会上,泰奥使出浑身解数与人类钢琴家罗伯特进行各种花式对决,不仅广受儿童及青年人的追捧,就连意大利总理伦齐、德国总理默克尔都忍不住去现场观摩一番。

人工智能会取代真人演奏吗?

钢琴家罗伯特(左)

泰奥是世界上第一个集弹琴、说话、唱歌为一体的机器人。

它的发明者是马泰奥·苏兹(MATTEO SUZZI),来自意大利的伊莫拉。马泰奥痴迷于人工智能和电子技术,也很喜欢音乐,于是将两种爱好结合起来,发明了会弹钢琴的机器人泰奥。

现如今,机器人泰奥已经发展到了第四代。第一代非常简易,只有13根手指,第二代有29根手指,第三代进化到了53根手指,几乎可以像真人一样控制键盘的运动。2015年,最新一代泰奥诞生,它有88根手指,可以覆盖整个钢琴键盘。

此番来到上海的,正是第三代泰奥。它有53根手指,弹琴速度可以秒杀所有人类,两只大大的眼睛里还装有摄像头,能够看到观众的反应并利用语音识别系统和面部表情与他们互动。

人工智能会取代真人演奏吗?

“钢琴大作战”的演出形式非常活泼,泰奥除了与罗伯特进行对抗赛,还会穿越时空,变身那些已经逝去的伟大钢琴家,重奏他们最经典的钢琴录音作品。

音乐会曲目均选材于大师经典,包括肖邦、李斯特、门德尔松、莫扎特等耳熟能详的钢琴曲。一场音乐会下来,泰奥要连弹十几首曲子。

调皮的泰奥不会老老实实地坐在琴凳上,要是被它听到乐谱上不该出现的音符,它会立刻指出罗伯特的错误。而罗伯特也会向它证明,人类会将情感变化融入在琴声中,琴声会根据人的心情、状态有所起伏,与乐谱不符不足为奇。

对抗、对话贯穿始终,最终,双方达成了对彼此的理解,迎来最终章华丽双钢琴的合作。

除了弹钢琴,泰奥还会说多国语言。在上交音乐厅演出时,泰奥就用中文与主持人、罗伯特、上海观众进行了互动。

人工智能会取代真人演奏吗?

泰奥的出现惊艳了观众,也在音乐界引发了一波不小的讨论。

作曲家田艺苗看了泰奥的演出片段,就在朋友圈笑称,“机器人钢琴家来抢饭碗了,以后不用再练《野蜂飞舞》了,谁也弹不过它。”

朱臻显然比较乐观,“当然不会抢饭碗。一百个人弹同一首曲子感觉都不一样,但机器人是程序化的,它内存了八百多首钢琴曲,都是按标准答案设定的。人工智能再怎么样也无法达到人类的情感。”

然而,关于机器人是否可能拥有人类的情感,钢琴家宋思衡持怀疑的态度。

在他看来,在技术上,人类可能已经没法战胜机器人了,“它的速度和准确性,人类是做不到的。当然,很多人认为技术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人类的情感、智慧,它没有标准,是创造性的。所以很多人不认为人工智能可以超越人类,特别是在艺术领域。”宋思衡直言,这是一种盲目的自大,“我们过去一直说围棋比国际象棋难的地方在于不仅仅要‘算’,还要靠‘道’,是一门高深的艺术,结果被阿尔法狗打脸成这样。有谁能保证伟大的艺术不能被计算出来?谁能够保证艺术不可计算,不是人类见识上的局限?”

宋思衡想起了一则报道:Facebook在研究一款自动聊天软件——机器人如何更像人来跟人类聊天,结果发现,机器人开始进行内部系统的对话,因为太过可怕,Facebook当即决定关闭这个研究项目。

“如果Facebook的事情是真的,我们是不是要对人工智能喊停呢?目前来看,人类没有这个决心,因为看得见的危害还没有来临。”宋思衡为此担忧,人类会不会像温水煮青蛙,在掐断和控制人工智能之前,人工智能已经发展到了不可控的地步。

“当有一天所有的事情都不需要我们参与的时候,人类生存的意义是否会和人类历史一样终结掉呢?”不管未来人工智能是否终将取代人类,宋思衡希望,人们至少不要在人类情感能否计算上盲目自大,“至少应该保持一个开放的讨论态度。”

人工智能会取代真人演奏吗?

更重要的是,演奏乐器并不是苦役,而是享受!是一种比单单欣赏音乐更爽更好玩的享受!人类为什么要把这么好玩的事情交给机器人去干? 这就跟人类不会开发一个人工智能代替我们享受美食一样,享受应该自己来!

巴黎是个很有趣的城市,很多较大的地铁站,包括戴高乐机场都有钢琴供路人弹奏。因为总有人在那弹,有时需要排队排好久才能轮到。弹奏者水平有高有低,但每个人都陶醉其中。

所以,人工智能自动演奏,有这个必要吗?欢迎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