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你的耳朵遠離張學友,不然你容易上癮

讓你的耳朵遠離張學友,不然你容易上癮

最近,《煩惱歌》很火,

聽著完全放空自己不想碼字,

歌手是我喜愛的歌神張學友。

銷量曾僅次於邁克爾傑克遜,全球第二,

他還對著張學友微笑,豎起NO.1的姿勢。

造就有風飄過地方,就有學友歌聲的飄蕩。

逝水如斯,他的歌聲陪伴著一代人。

歷盡鉛華,聆聽歌神傳奇的故事。

01

自帶天賦,實力出道

讓你的耳朵遠離張學友,不然你容易上癮

1961年,出生於香港。

父親是個船員,常年不在家。

跟大多數男孩子一樣,

調皮搗蛋,三天不打上房揭瓦。

在學校裡,成績一般,

但是他開嗓子,同學就親近他,

買一堆零食送給他。

高中時候,為了練膽子,

同學鼓勵他參與學校歌唱比賽。

憑藉著天賦,一舉獲得“亞軍”,

純真如他,並不知道什麼是黑幕,

還覺得亞軍就很好了。

高中畢業,開始工作,掙錢養家。

到香港貿易局,當了一名普通職員。

或許,冥冥中註定,歌神一生不平凡。

1984年,

他參加了香港十八區業餘比賽,

用《大地恩情》征服評審員,獲得冠軍

為啥選這首歌呢?純粹是因為短,

可以很快唱完,唱完就能下臺了。

恰逢寶麗金進駐香港,挖掘潛力新人,

比賽結束後,寶麗金立馬和張學友簽約。

面對未知冒險,面對生活壓力,

是老老實實繼續過著平凡生活呢?

還是義無反顧踏入夢想的征途呢?

向左向右,人生每一次的選擇,

故事的結局,會響起不同的歌。

慎重選擇,踏實走好每一步,

不負自己人生的苦旅。

持著中庸之道,

張學友朝九晚五上班,

直到走紅後,才拋棄職員身份。

02

一鳴驚人,發片開門紅

讓你的耳朵遠離張學友,不然你容易上癮

不確定自己能不能紅,

不確定自己吃得起音樂飯碗,

張學友對音樂保持著敬畏,

他一邊上班一邊開始發片

1985年4月,首張專輯發佈,

《Smile》銷量達到20萬張。

同年12月,粵語專輯發行,

同名主打歌《遙遠的她》

獲得十大勁歌金曲獎,

專輯銷量共計30萬張。

拿到30萬元的報酬,

張學友確定自己是吃這碗飯,

決定辭職,一心一意走上音樂道路。

歌紅了,演唱會也開起來,

剛開始是群星拼盤演唱會。

1986年,和呂方舉辦雙星演唱會。

1987年,登上紅館開個人演唱會,

一連開10場,壓軸歌曲《太陽星辰》。

真正成為香港歌壇實力新人,

助唱嘉賓有梅豔芳、張國榮、鄺美雲。

一時間,風光無限,萬眾矚目。

03

天降大任,必先苦其心志

讓你的耳朵遠離張學友,不然你容易上癮

以為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然而峰迴路轉,開始跌跌撞撞。

第三張專輯只賣了十萬張,

第四張專輯也僅八九萬左右,

第五張銷量最慘才五萬張。

一時間發現自己不紅了,

沒有人想要聽自己唱歌。

或許,這很像一夜暴富後,

又傾家蕩產了,那種可怕感覺。

那段時間,張學友一直在問自己:

是不是自己的唱功差了?不是。

是不是市場大環境不行?也不是。

他說:完蛋了,開始心慌,慌得不行。

逃避,便是選擇喘息的出口。

酒精,成為麻醉自己的藥品。

每晚都在酒吧、蘭桂坊買醉。

那時,香港人喜歡紅頂白。

媒體沒有雪中送炭,反而夏爐冬扇。

相繼曝出張學友喝醉酒,當面噴高層。

在梅豔芳生日上,喝醉酒撒潑,

並把蛋糕扔到朋友臉上,和朋友鬧翻。

種種負面新聞出現在報紙上,

一時間張學友跌倒生涯低谷。

在演出的時候,前一位歌手唱完,

臺下粉絲們還鼓掌歡呼,開心不已。

但當他上臺時候,立馬噓他下臺。

更有人在路上遇到他,

走到他面前大罵,殃及他的家人。

上帝關上一扇門,

同時也給你開上一扇窗

為了生計,他開始進駐演藝圈,

一年接了十來部片子。

當他看到很多演員不用替身,

十幾米高空縱身一跳,

這麼不要命,讓張學友有點後怕。

讓你的耳朵遠離張學友,不然你容易上癮

1989年《旺角卡門》好評連連,

張學友在裡面扮演著蒼蠅小角色,

實實在在把小人物演活了,

獲得年度最佳男配角獎項。

這也讓他收穫了一點點信心。

他說:“我很不喜歡做一個

自己控制不了一切的人。”

並向女朋友承諾:40歲前不喝酒。

走上演藝道路以後,

更明白自己喜歡的是什麼。

關於喜歡歌曲,他這樣說過:

只有唱歌的時候,

才是真正的自己。

所以,

他感謝這次人生的境遇,

“這是我提早認清起落的一堂課”,

後來接受採訪時,這樣說道。

04

第二代歌神,實至名歸

讓你的耳朵遠離張學友,不然你容易上癮

1990年,

帶著《只願一生愛一人》強勢歸來,

同名主打歌獲得十大勁歌金曲。

《夕陽醉了》獲得十大勁歌金曲獎

和第13屆十大中文金曲獎。

和劉德華、郭富城、黎明被稱四大天王,

代表著90年代香港樂壇最輝煌時期。

1991年,《每天愛你多一些》

1992年,《分手在雨天》《相思風雨中》

都深受大眾喜愛,獲得很多獎。

同年在十大勁歌金曲頒獎上,

俞錚女士頒獎高度評價:

90年代歌神接班人—張學友,

從此,歌神盛名遠洋。

1993年,經典國語專輯《吻別》,

專輯年度銷量突破400萬張,

並打破了臺灣唱片銷量記錄。

這首歌,更是引來歐美對華語關注。

並少有的被翻唱成英文歌!

《take me to your heart》,

奠定了他在歌壇江湖的地位。

同年年底,發行國語專輯《祝福》,

成為了許多畢業生必選的歌曲。

1994年,粵語《餓狼傳說》,

專輯《這個殺手不太冷》和《偷心》,

獲得粉絲們青睞,也拿一大波獎。

1995年,《真愛新曲+精選》專輯,

專輯銷量累計超過1000萬張。

獲得“全球銷量最高亞洲流行樂歌手”

“全球銷量最高華人獎”等世界音樂獎。

巔峰期,唱片銷量僅次於邁克爾傑克遜,

被歐美稱作:亞洲傑克遜。

1997年,開始自編自導《雪狼湖》音樂劇,

並在全球範圍內進行巡演,深獲大眾喜愛。

2000年,獲得最高榮譽成就獎—金針獎,

之後淡出香港的音樂頒獎典禮。

千禧年後,歌神在音樂上呈現實驗性,

將各種各樣的風格融入自己的音樂。

例如歌劇唱法的《如果·愛》,

爵士風格的《Private Corner》等等。

或許,經歷過低谷不堪,

所以,他對榮譽稱號看得雲淡風輕。

他曾親口說:什麼歌神麼,

我只是一個愛唱歌的神經病。

不爭不搶,與世無爭,

潮起潮落,榮辱不驚,於我如浮雲。

05

老婆奴女兒奴,一家很幸福

讓你的耳朵遠離張學友,不然你容易上癮

1996年2月15日,

張學友和羅美薇在英國註冊結婚。

羅美薇,更是將名字改成May Cheung。

林夕送了一首歌祝福他們,

你的名字我的姓氏。

正式對這段美滿姻緣完美詮釋。

這段浪漫故事要拉回1986年,

結緣於電影《痴心的我》。

在拍攝定妝照時,對望一眼有點尷尬。

這時,媒人攝影師送出一記助攻,

“再看一眼麼,像情侶那樣”。

於是,一見鍾情,愛情發芽了。

當時,羅美薇也是當家花旦,

演技一直在線,前途一片光明。

但是,兩個人大大方方在一起,

並沒搞所謂地下戀情。

在張學友生涯低迷時候,

是羅美薇一直陪伴在他身旁。

在他買醉嘔吐時候,是她幫忙清理。

為了激勵他,來一出激將法:

突然離家出走,離開了他的家,

並在報紙上宣佈和他分手。

然而張學友卻更拼命買醉,

看著他如此不愛惜自己,

很是心疼,並託人帶話給他:

如果她戒酒,他考慮回到他身邊。

張學友決定戒酒,追回羅美薇。

在羅美薇陪伴下,

張學友重獲新生,成為了歌神。

結婚後,她更是迴歸了家庭,

自此淡出了香港演藝圈。

讓你的耳朵遠離張學友,不然你容易上癮

對於羅美薇他說:

在我最潦倒的時候,

我看到羅美薇對我的真愛。

後來,小行星協會給張學友命名機會,

他用羅美薇英文名“MAY”命名。

拍攝《江湖》時,狗仔大肆騷擾,

一度曝出兩個人婚變。

實力寵妻的張學友霸氣護妻:

我決定重心放在家庭上,

如果再有人干擾我的計劃,

我會義無反顧退出演藝圈。

真的是一名顧家的好男人。

而女兒出世以後,

張學友更是一名實力奶爸。

把屎把尿,換尿布比傭人還麻溜。

專車接送,當一名安全的司機。

甚至香港報紙報道過:

全港最好的爸爸。

張學友排在第一名,

李嘉誠、梁家輝排在他後面。

女兒出生後,接片都嚴重考慮。

要到外地拍片,一切都不考慮。

例如到內地拍片三個月,直接拒絕。

甚至,拍《七十二家租客》,

早上送女兒上課,晚上送女兒放學。

原本能三天拍完的戲份,

他用了十五天才拍完。

2004年,

《LIfe is like a dream》專輯裡,

為他妻子創作了單曲《講你知》,

也為他女兒創作同名單曲《搖瑤》

更有送給梅豔芳、張國榮、柯受良,

等逝去的老友單曲《給朋友》。

如此重情重義,鍾情一生。

叫人怎麼不喜歡呢?

或許,用一句話概況喜歡張學友:

始於歌聲,陷於才華,忠於人品。

歲月靜好,希望他永遠幸福美滿。


讓你的耳朵遠離張學友,不然你容易上癮


讓你的耳朵遠離張學友,不然你容易上癮

2019年,歷時3年的巡迴演唱會,

《A CLASS TOUR學友·經典》完美落幕。

五十多歲的歌神,沒有請嘉賓,

一個人又唱又跳,無比的敬業,

簡直就是一場精彩絕倫的演唱會。

很遺憾,沒有搶到他的演唱會門票。

我相信好歌有好報,我想唱到70歲”

他親口對歌迷說。

而作為歌迷也想說:

“我們想聽你的歌到70歲”。

願歲月溫柔以待,

願歌聲嗓子到70還天籟。

下一次演唱會,我希望我也能到現場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