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阿宇:是時候基金抄底了!此時不抄,更待何時!

適合抄底,但抄底是一次性買入還是分批買入是有策略的,而不是大家所以為的抄底只有梭哈。


01

目前已經發了4期實盤,100份資金共計投入6份,累計收益率3.09%,同期滬深300跌幅為-9.13%。

理財阿宇:是時候基金抄底了!此時不抄,更待何時!

再來看大盤——

3月10日第一次買入時收盤2996.76點,週五收盤2772.20點,跌幅-7.49%。

理財阿宇:是時候基金抄底了!此時不抄,更待何時!

為什麼大盤跌了還能賺錢?

原因在於定投,且低估時多買。

實盤第一期目前也是浮虧-7.95%,跟大盤跌幅相近。

盈利主要來自第三期和第四期,分別浮盈5.23%、7.84%。


理財阿宇:是時候基金抄底了!此時不抄,更待何時!


第三期買入大盤2702.13點,第四期買入大盤2660.17點,這都低於目前的2772.20點。

無論是基金和股票賺錢,本質離不開4個字:低買高賣。

大家都知道股票比基金更賺錢,關鍵是這個錢能不能賺到手。


02

為什麼對小白最適合的投資品種是基金,而不是股票,策略是定投,而不是一次性買入?

賺錢的核心是低買高賣,所以無論買入基金還是股票,只有買入後股價上漲才能賺錢。

注:基金特指股票型基金。

也就是說,你買入股價未來能上漲的股票,才能賺錢。

股價1個月後大漲50%,你一個月就能大賺50%,年化收益600%。

股價半年後漲幅50%,年化收益依舊高達100%。

股價為什麼會上漲?

長期來看,上市公司的股價本質上由它的賺錢能力決定

為什麼公司會破產?因為公司不賺錢了。

衡量上市公司的賺錢能力,有一個財務指標:ROE。

也就是淨資產收益率(公司利潤/淨資產),ROE越高,說明公司的賺錢能力越強。

短期來看,上市公司的股價更多受資金、情緒、政策等影響,不怎麼看基本面。

如前段時間的科技股,有隻個股叫中國軟件。

有沒有覺得這個名字很牛?似乎是中國軟件業龍頭,一年前市值才100億不到,直奔500億,這一年發生了什麼?

什麼都沒發生,三季度還虧了兩個億。

只因為,他有個好爸爸:

理財阿宇:是時候基金抄底了!此時不抄,更待何時!

但是好爸爸2019年3季度也賣了1.5億股,套現100億!

如何預判上市公司的股價會上漲?

市場上主要分為2大流派:

價值投資——

以巴菲特為典型代表,以合理的價格買入並持有優秀企業的股票,形象點就是以0.4元的價格購買內在價值1元的企業。

“別人貪婪時我恐懼,別人恐懼時我貪婪”。

趨勢投資——

以索羅斯為典型代表,等趨勢來臨時,讓利潤自動奔跑,形象點就是以1元或1.5元的價格,來買價值1元的東西,只要這個東西能賣到2元、3元。

“世界經濟史是一部基於假象和謊言的連續劇。要獲得財富,做法就是認清其假象,投入其中,然後在假象被公眾認識之前退出遊戲。”

價值投資的難點:公司不僅要優秀,價格還要合理。如何判斷公司是否優秀,價格是否合理?

趨勢投資的難點:如果只看技術指標趨勢有真有假,如何判斷真趨勢反轉來臨?


03

為什麼基金比股票更適合小白?

因為購買跟蹤指數的基金,自動幫你選出了最優秀的上市公司。

只有最優秀的上市公司,才會被選為指數的成分股,而落後的上市公司則會被淘汰。

以國內最具代表性的滬深300指數為例,去年12月更換了16只股票。

再看它的十大權重股,包含了茅臺、格力、美的、恆瑞。

理財阿宇:是時候基金抄底了!此時不抄,更待何時!

3000多家上市公司中,近10年ROE均超過15%的上市公司僅6家。

理財阿宇:是時候基金抄底了!此時不抄,更待何時!

但是彙集了國內最優秀的300家上市公司ROE卻常年保持在10%以上,總體漲幅與ROE相接近。

從2005年的1000點到2019年的4097點,漲幅收益309.7%,年均漲幅10.6%。

其次,指數的估值是否合理,比個股更好判斷。

滬深300目前的估值是否合理,看市盈率PE百分位。

市盈率PE=市值/淨利潤,這個指標代表了我們投資收回成本所需要的時間。

如京東方A的股價為3.75元,PE為73.02,貴州茅臺的股價為1075.5元,PE為33.01,

從PE看,貴州茅臺比京東方A更便宜,而不是以股價論便宜。

經過兩輪牛熊(05年至今)的洗禮,過去滬深300的市盈率PE最低多少,最高多少,都是相對固定的。

目前滬深300的市盈率處於過去區間中的什麼位置,就形成了百分位,估值是高是低一目瞭然。

理財阿宇:是時候基金抄底了!此時不抄,更待何時!

目前滬深300的市盈率為11.19,在過去10年中所處的PE百分位是32.37%,估值相對適中。

理財阿宇:是時候基金抄底了!此時不抄,更待何時!

可選出優秀的個股就難得多。

你根據過去數據,以為買的是小甜甜,但一不留神就變成了牛夫人。

像去年暴雷的康得新、康美藥業都屬於曾經業績優良的白馬股。

不僅要優秀,還要一直優秀。

03

確定基金為投資品種後,為什麼小白更適合定投而不是一次性買入?

一次性買入的都是抱著抄底的想法,買入後立即上漲的那種。

畢竟大家都是為了來賺錢的。

可小白不知道的是,沒有人能提前預測底部在哪裡。

巴菲特的價值投資是以0.4元的價格購買內在價值1元的企業,但不代表跌到0.4元了不會繼續跌。

比如最近美股熔斷危機,巴菲特抄底達美航空,但目前股價已接近腰斬。


理財阿宇:是時候基金抄底了!此時不抄,更待何時!

大眾只看到達美航空的股價腰斬,卻沒有看到巴菲特只買了4530萬美元。

相對股神近1300億美元的現金儲備,比例僅為0.03%。

理財阿宇:是時候基金抄底了!此時不抄,更待何時!

股神巴菲特說過:只有傻子和偏執狂才會去猜市場的頂部和底部。

事實上,股神這種抄在半山腰的事情幹過不止一次了。

1973年春夏之際,巴菲特投入1060萬美元買入了華盛頓郵報9.7%的股份。

對此,他信心滿滿,他認為,華盛頓郵報的內在價值是4~5億美元,當時已嚴重低估。

不過,即使是“股神”,也摸不透市場先生的壞脾氣。

1974年,道指又跌了27.57%,華盛頓郵報也跌了20%,巴菲特慘被打臉。

直到1976年,巴菲特才勉強解套。

但到了1985年,巴菲特持有的華盛頓郵報市值為2.2億,十年間上漲了22倍。

2008年次貸危機,人心惶惶。

10月16日,巴菲特在《紐約時報》上振臂高呼——“我正在買入美國!”

但是,次貸危機同樣沒給“股神”面子,其後仍跌跌不休,直到次年3月才最終見底。

當時,巴菲特的聲音甚至成為很多人的笑談,人皆曰“君老矣,退休可否?”

但是,巴菲特最終等到了時間的饋贈,你大爺還是你大爺。

前面講過,市場的短期走勢並不怎麼看基本面,更多受資金、情緒和政策的影響。

即使你買入的低估值品種,但依舊有可能下跌。

可是放長週期來看,每一次危機都是一次財富洗牌的機會。

疫情以及經濟的影響終會淡去,全球經濟依然會在最有野心和競爭力的公司驅動下前進。

前提是你沒有出局,參與其中,為未來下注,但不是簡單抄底。


04

《股票大作手操盤術》裡,金融大鱷索羅斯寫了一句感言:

說起來很簡單:“好吧,下次股市下跌的時候,我一定毫不理會那些悲觀消息,我要趁機逢低買入一些超跌的股票。”

但是做起來並不簡單。因為每一次危機看起來都好像要比上一次更嚴重,要想做到對悲觀消息置之不理越來越難。

那麼,抄底的正確姿勢是什麼?

投資,先要學會算大帳。

我對實盤計劃的年化收益是15%。

按照巴老的價值投資觀點:以合理的價格買入並持有優秀企業的股票。

1.什麼是優秀的企業?指數已經選出了最優秀的企業。

2.合理的價格是多少?指數的PE百分位低於20%。

3.買入並持有多久?

保守估計大盤終會漲回3200點,建倉成本不高於2800點即可。

若大盤漲到3000點,年化收益15%,建倉成本不得高於2650點。

若大盤2年後漲到3500點,年化收益15%,持倉成本不高於2650點即可。

所以,我的總體建倉成本不能高於2800點,2650點將是大幅加倉的好時機。

那麼問題來了:站上3000點難嗎?2650點建倉風險高嗎?

1.站上3000點難嗎?

A股歷史上,一共47次站上3000點。也有47次跌落3000點。

其中32次都是在15天內收復3000點,收復時間超過15天的共計15次:

理財阿宇:是時候基金抄底了!此時不抄,更待何時!

與目前情境更像的是2008年和2018年。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跌破3000點之後,也只用了384天,於2009年7月1日重回3000點。

2018年MYZ,跌破3000點後,收復3000點用時258天。

一年時間,是可以忍耐的。

2.2650點建倉成本高嗎?

2000年以來。A輪經歷了四輪熊市:

2001年6月14日,2245——2005年6月06日,998;

2007年10月16日,6124——2008年10月28日,1664;

2009年8月04日,3487——2013年6月25日,1849;

2015年6月12日,5178——2018年10月19日,2440。

隨著中國經濟的增長,上市公司的盈利也在增長,根據市值=PE*淨利潤,

即便PE不漲,市值也會增長,市場底其實是逐步走高的。

有些人看空2200、2000點,真的是不動腦子。

2650點,下跌程度有限。

2800點以下,是抄底的好時機。

當知道會跌多少,會漲多少,會持有多久,我自認為摸到一丟丟投資的聖盃了。


4.8更新

01

目前已經發了5期實盤,100份資金共計投入8份,累計收益率2.39%,同期滬深300跌幅為-9.05%。

理財阿宇:是時候基金抄底了!此時不抄,更待何時!

最近在看投資方面的經典書籍,無意中看到了一句話:

停靠在港灣的船是最安全的,但那不是造船的目的。

投資一定會有風險,這就是它的本質。

投資始終具有不確定性,時間越短不確定性越強。

但投資的最大魅力在於:誰能更好地把握住確定性,誰就是大贏家。

當前背景下,有2類股票值得關注:

第一種是基本免疫於本次國外疫情衝擊,具有高度確定性的獨立增長邏輯,如純內需股;

第二種是短期會受到影響,但中長期增長的邏輯沒有被破壞,自身的賺錢能力並不弱。

只要價格便宜並均衡配置,按照定投的方式買入,待到大牛市,95%的概率不會後悔。

如果你只看到了18年的大跌,可能就錯過了19年的大漲;

如果你只看到了08年的大跌,可能就錯過了09年的大漲;

悲觀者看到的是糟糕的現在,樂觀者看到的卻是璀璨的未來。


02

上篇文章《實盤年化收益10%》中,提出了實現年化收益15%的第一個關鍵點:建倉成本總體不高於2800點。

本篇文章是我實現年化收益15%的第二點思考:如何尋找漲幅超過15%的寬基和行業指數?

以下是我目前跟蹤的市場上最為主流的寬基和行業指數:

理財阿宇:是時候基金抄底了!此時不抄,更待何時!

遵循《笑傲股市》的選股原則:強勢股總能再創新高。

類比指數,強勢的行業也能再創新高。

2015年是上一輪牛市的終點,指數市盈率PE普遍高估。

根據市值=市盈率*淨利潤,如果盈利能力不強,消化不了當時高估的市盈率,收盤價也無法超過2015年的高位。

舉個例子,A公司2015年市值500億,淨利潤5億,則市盈率100倍,2019年市值1500億,淨利潤30億,則市盈率反而降低了,只有50倍。

估值很高、市值能卻能創出新高的上市公司更為優秀。

相比弱者轉敗為勝,強者恆強的概率相對更高。

投資是個概率遊戲,勝率越高,越值得下注。

寬基指數的年化漲跌幅按照從高到低排序,如下圖所示:

理財阿宇:是時候基金抄底了!此時不抄,更待何時!

只有納斯達克100指數的年化漲幅超過15%,中證海外互聯50、標普500、深證紅利和深證F60的年化漲幅約12%。

目前中證海外互聯50和深證F60低估,原有的高市盈率被淨利潤所消化,且市值創出新高。

這意味著淨利潤增長的速度超過市值的漲幅。

拿上面的A公司為例,市值增長了3倍,淨利潤增長了6倍,導致市盈率下降了2倍。

這是最為健康的形態,市值主要靠淨利潤(基本面)推動,而非泡沫(市盈率)。

再看行業指數——

理財阿宇:是時候基金抄底了!此時不抄,更待何時!

只有中證白酒、食品飲料、中證消費的年化漲幅超過了15%,但目前它們的估值也很高。

這就是說,它們的賺錢能力較為穩定,但沒有超出指數的漲幅,導致市盈率沒有下降。

以B公司為例,2015年市值1000億,淨利潤20億,市盈率50倍,到了2019年市值3000億,淨利潤60億,市盈率依舊50倍。

低估品種裡,漲幅靠前的300非銀和通信設備變成了次遠:短期會受到影響,但中長期的增長邏輯沒有改變。

先說300非銀,十大權重股如下:主要是保險和券商。

理財阿宇:是時候基金抄底了!此時不抄,更待何時!

保險主要受益於國內需求:對比發達國家,我國的保險市場具有較大的市場空間。

券商主要受益於牛市邏輯:牛市來了,開戶量和交易量大增,券商躺著收錢。

再說通信設備,十大權重股如下:中興通訊是絕對意義上的5G通信龍頭,市場景氣度較高。

理財阿宇:是時候基金抄底了!此時不抄,更待何時!

而在2018年MYZ的時代環境下,中興通訊演繹了一場經典的黑天鵝下的危與機。

2018年的A股市場疊加了供給側改革、去槓桿、MYZ,全年下跌約30%,大概是除了2008年金融危機以後的大熊市。

而被制裁的中興通訊首當其衝。

2018年6月13日,中興通訊H股及A股復牌,A股從31跌至13.5,跌幅56%;港股從25.6跌至最低9.5,跌幅63%。

2018年年底中興財報顯示,全年累計虧損約70億。

而截至目前,中興通訊股價已創歷史新高,從暴跌最低點至今漲幅250%+。

作為全球與華為通信並肩的5G一流玩家,拉長曆史的眼光,

對於不會滅亡的行業裡面的一流企業,只要這個行業不會消亡,

一流企業大多數會在逆境中起死回生。

查理芒格“無利空無廉價籌碼”,中興通訊完美演繹了這種“危與機”。


03

年化收益15%,本質上離不開低買高賣。

買入價格3塊錢,只有漲到6塊了才能賺100%。

按照巴菲特的觀點,以合理的價格買入並持有優秀公司的股票。

什麼是優秀的企業?指數已經選出了最優秀的企業,市場景氣度越高越好。

什麼是合理的價格?超過前期牛市高點(成長性好),PE百分位低於20%(安全邊際高)的品種最佳。

綜合下來:寬基指數中,中概海外互聯50和深證F60可供參考;行業指數中,300非銀最優。

買中概海外互聯50就是買阿里騰訊,買深證F60就是買格力美的,買300非銀就是買平安。

在歷史的長河裡,有非常多的利空事件。

讓目光回到重大食品安全問題上,2008年中國奶製品汙染事件是中國第一起食品安全事故。

在這次重大的行業利空中,伊利股份在一個月的時間內股價“腰斬”。

等行業事件逐步消散,食品安全法律法規、市場監管等問題得到解決後,中國牛奶行業已10多年未再次出現牛奶行業的食品問題。

然而該重大利空導致的股價為伊利股份上市以來的最低價,行業重大利空並未讓該公司直接死亡,反而帶來了無窮的機遇。

例如當年白酒的塑化劑事件,也給白酒行業重創,反而成就了白酒行業6年的黃金時光。

有無數的案例表明了這種重大利空的影響僅僅是一時的。

在遇到這種毀滅級的利空中,作為逆向投資人更多的是需要思考,深度的思考:

該利空是否會導致行業消逝,是否導致行業一流企業徹底消亡,如果行業不消亡,一流公司起死回生,那麼這種利空就會是絕佳的投資機遇。


溫馨提示:投資有風險,文章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