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高材生辭掉高薪工作,回鄉盡孝當保安,20年從不參加同學聚會

赫赫有名的電影《阿甘正傳》中,流傳著這樣一句家喻戶曉的名言:

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顆會是什麼味道!人的一生跌宕起伏,你永遠不知道下一秒會發生什麼。一朝天堂,一朝地獄,就如同張曉勇的人生一樣,這位曾畢業於清華大學的文人才子為何最終選擇成為一名保安。

曾是全家人的驕傲

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末,一名名為張曉勇的孩子呱呱墜地,降生於湖南長沙一個草莽寒門之家。儘管張曉勇家境貧寒,但是其父母深明大義,不惜砸鍋賣鐵也要讓兒子上學唸書。

清華高材生辭掉高薪工作,回鄉盡孝當保安,20年從不參加同學聚會

在父母的悉心培養下,張曉勇自幼便明白,替家庭分擔責任的最好出路便是認真讀書,成就一番豐功偉業

於是,在其他孩子還正在漫不經心地欺瞞父母與自己時,張曉勇便按捺住活潑好動的性格,強迫自己端坐於書桌前,細心理解書中的一字一句

儘管張曉勇有時也會希望忙裡偷閒,休憩一會,但是他轉眼便想到為了供給自己讀書而辛苦耕作的父母,張曉勇便立刻將這份想法扼殺於腦海之中,一心一意讀起書來。

功夫不負有心人,張曉勇參加了1991年的高考後,便以長沙第一的成績被清華大學所錄取。在那個時候,寒門出貴子已是相當不易的一件事,然而這個高不可攀

的夢想卻為張曉勇所實現。自然而然,張曉勇的父母與鄰居們深感自豪,連張曉勇自己都驕傲不已,認為自己終將把一件人生大事處理妥當。

進入外企,卻因意外最終成為一名保安

在畢業後,清華畢業生這一身份無疑為張曉勇鍍上一層金,一時間,各個在當地鼎鼎大名的企業向張曉勇拋出了橄欖枝。張曉勇也是眼花繚亂,不知如何選擇。

清華高材生辭掉高薪工作,回鄉盡孝當保安,20年從不參加同學聚會

但是想到家中的窘境,這位清華畢業生終究是選擇了一家位於廣州的外企,儘管與家鄉相隔十萬八千里,但是那一份價值不菲的收入卻讓無數人望眼欲穿,有時候,錢是解決一切問題的最好辦法。

進入這家外企後,張曉勇並未如同在校園中得心應手,反而時常感覺無法適應眼前的一切。其一是張曉勇所學的知識與自己所從事的工作毫無聯繫,儘管處理日常的工作對於張曉勇來說並非難事,但是終究是辜負了自己所花費的四年光陰,令其不禁深感悲哀。

其二便是現代大學生的通病,無法從學生身份轉化為成人身份。對於剛剛離開大學生活的張曉勇來說。

公司的一切對於他來說是如此的陌生,不同於在校園中老師

孜孜不倦傳道授業解惑,公司裡不會有任何一人在你迷茫之時指點迷津,大家都是一個公司的人,是為了得到利益而聚集在一。

清華高材生辭掉高薪工作,回鄉盡孝當保安,20年從不參加同學聚會

這也意味著狼多肉少的局面,為了平步青雲

,成年人們往往不惜爭得頭破血流,甚至踩在對方的身上從而向上攀爬。

冷漠的人際關係讓張曉勇百般不適,而同事間的勾心鬥角也讓張曉勇唾棄不已,但是為了自己那份來之不易的工資,張曉勇還是決定壓抑本性,就此忍耐下來。

但是噩耗彷彿是接連不斷的傳來,正當張曉勇勉強適應高強度的工作時,一通來自於家鄉的電話卻意外而至。

原來,年邁不堪的父親因為長年累月辛苦勞作早已透支了身體健康,如今已經垂垂老矣的他患上了尿毒症。

張曉勇心中明白,同樣步入花甲的母親是無法獨自一人照料父親的,

為了盡孝,這位清華畢業生不得不放棄得之不易的外企工作,回到家鄉照顧病痛纏身的父親

清華高材生辭掉高薪工作,回鄉盡孝當保安,20年從不參加同學聚會

回到家鄉後,張曉勇一邊悉心照顧父親,一邊如同無頭蒼蠅一般尋找工作。儘管畢業於清華,但是此時的張曉勇已經並非是風華正茂

的黃金年代,各式各樣的公司都對其挑剔不已,最終,這位曾經赫赫有名的清華畢業生成為一名名不經傳的普通保安,可謂是天之驕子的隕落,讓眾人皆是唏噓不已

而回到家鄉後,張曉勇便再未離開過家庭,決心一心一意在家鄉落葉歸根。張曉勇一心希望能夠過上平靜的生活,功名利祿對於現在的張曉勇來說不過是過眼雲煙罷了。

但是那些曾經對於張曉勇嫉妒不已的同級生們可不願就此善罷甘休。當這些睚眥必報之輩聽聞張曉勇如今生活落魄,只能任職於保安一職,便不安好心,希望藉此好生奚落這位曾經的人中龍鳳

清華高材生辭掉高薪工作,回鄉盡孝當保安,20年從不參加同學聚會

於是,他們假意邀請張曉勇參加同學聚會,希望能在眾人面前好好扳回一局,也讓這位沸沸揚揚的狀元體會一番冷言冷語

張曉勇到底在社會中歷練一番,何曾不知道這些人的

不懷好心,他既不希望讓眾人嘲笑,也不希望讓曾經的同學們看盡如今落魄的自己,於是,在這整整20年間,張曉勇從未參加過一次同學聚會

虎落平陽被犬欺,身為曾經鼎鼎大名的高考狀元,張曉勇本可擁有一個前途無量的人生,然而,或許是命運的作弄,張曉勇最終還是泯於眾人。

清華高材生辭掉高薪工作,回鄉盡孝當保安,20年從不參加同學聚會

但是這也向我們昭示了一個備受關注的問題,那便是大學生身份的轉換問題。哪怕在現如今,也依舊有著數以萬計的大學生們在進入社會後無法正確擺正自己的地位,他們依舊在心中將自己視為學生,希望仍一位指路人給予自己前進的方向。

然而,當你真正涉足於社會中,你便早已獨立成人,只能憑藉自己的力量披荊斬棘,除了你的父母親人,真心待你的人終究是寥寥無幾,更別提在涉及到利益爭端時,希望勝於他人更是人之天性,無法改變。

因此,噹噹代大學生進入社會前,為了更好地適應這個社會,最好的方式便是提前體會到社會中的點點滴滴,儘管一開始可能讓人無法忍受,但是如同張愛玲所說:“生活就像一襲華麗的袍子,上面長滿了蝨子。這是任何人都無法避免的存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