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創新實施民族地區15年免費教育

四川新聞網消息:2019年9月5日上午,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四川經濟社會發展成就係列新聞發佈會(第三場)在成都金河賓館舉行。四川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教育廳、省民政廳、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省文化和旅遊廳、省衛生健康委負責同志圍繞“推進民生事業發展 增進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進行主題發佈和答記者問。

四川省人社廳黨組書記、廳長鬍斌作主發佈。新中國成立70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省委、省政府始終堅持以人為本,高度重視保障和改善民生,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大力推進民生事業、文化事業和旅遊產業取得歷史性成就,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有力促進了全省經濟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

胡斌介紹,四川優先發展教育事業,教育體制改革不斷推進,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人民滿意教育取得顯著成就。大力發展義務教育、高等教育、中職教育和民族地區教育,紮實推進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優化教育資源配置,大力推進素質教育,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人才培養數量、質量不斷提高,教育發展水平進入全國中上行列。

全省現有各級各類學校2.5萬所(其中普通高校126所,數量居全國第6位),學歷教育在校規模達到1572.7萬人,比新中國成立前增加1418.1萬人,教育規模位列全國第五、西部第一;教職工達到110.7萬人。促進學前教育普惠發展,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達71.6%。在全面實現九年義務教育的基礎上,創新實施民族地區15年免費教育,全省小學、初中、高中毛入學率分別達99.9%、99.6%、92.7%。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45.4%,實現高等教育大眾化。推動公共教育資源向農村、民族地區、困難群體傾斜,切實解決進城農民工子女、農村留守兒童和殘疾兒童接受義務教育問題。

“四川覆蓋城鄉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基本形成,疾病防治能力不斷增強,衛生科技水平迅速提高,人民群眾健康水平明顯改善。”胡斌強調,在人均衛生總費用低於全國水平的情況下,城鄉居民主要健康指標和衛生健康服務效率均優於全國平均水平。人均期望壽命從建國初期的35歲提高到2018年77.1歲。孕產婦死亡率,從1500/10萬下降到18.2/10萬。嬰兒死亡率從200‰下降到5.48‰。

醫療衛生機構數從195個增加到81539個,增加417倍;全省三級醫院數居全國第三,二級醫院數居全國第一。醫療機構床位數從0.2萬張增加到59.9萬張,增加302倍。每千人口床位數從0.034張增加到7.17張,醫療衛生人員數從0.27萬人增加到74.7萬人,增加274倍;每千人口醫療衛生人員從0.047人增加到8.95人。疾病防控能力增強,全省31種法定傳染病報告發病率連續11年低於全國平均值。

此外,文化事業方面,四川的文化事業繁榮興盛,旅遊產業蓬勃興旺,人民群眾高品質生活更加豐富。深化文化旅遊體制改革,優化文化旅遊發展環境,完善公共服務體系,促進文旅融合發展。胡斌介紹,截至目前,全省擁有世界遺產5處,聯合國非遺名錄7項。建成公共圖書館204個,文化館207個,博物館252個,藝術表演團體829個,國家文物保護單位230處,國家級非遺項目139項。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基本建成,服務效能不斷提升,精品藝術創作不斷創新,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文化服務貿易不斷增加,對外文化形象不斷彰顯,人民群眾基本文化需求得到有力保障,文化新業態已成為全社會參與文化建設、共享文化成果的重要標誌和新的增長點。

“2007年,全省旅遊總收入首次達到千億元;2013年以來,年均增速達到22.2%,成為增速最高的產業之一;2018年,突破萬億大關。”胡斌說,天府旅遊名縣、文旅特色小鎮等豐富的文旅產品吸引了八方遊客安逸遊四川,帶動了全省旅遊接待和旅遊收入持續增長。全域旅遊發展已成為增加服務就業、惠及廣大群眾的綠色產業、朝陽產業、富民產業、幸福產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