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定位、分支机构、软实力——新模型下的中国城市综合实力排名

从国家定位、分支机构、经济与软实力等维度建立一种新型城市综合实力评价模型;北上广实至名归,深圳与郑州排名令人意外;除了GDP等经济指标,更看好城市软实力。


影响一个城市综合实力的因素很多,本文从三个维度建立模型对重点城市(不含港澳台)做综合实力排名。三个维度包括国家定位、分支机构、经济与软实力;三个维度又细分为16个互为独立的因素。为了模型简化且通俗易懂,经济与软实力方面采用最具代表性的某一个因素,且这个因素是可以量化的。比如医疗资源,选取三甲医院数量,相当程度上代表了总体医疗水平。

选取2019年GDP前40强的城市,以及40强外的其余11个省会城市,共51个城市。根据不同因素的影响大小设置不同的权重分,最后根据所有因素的总权重分进行排名。先把最终排名放在前面,然后就模型的主要因素和统计方法做简要介绍,最后给出结论。

国家定位、分支机构、软实力——新模型下的中国城市综合实力排名

新模型下的中国重点城市综合排名

【国家定位】

国家定位、分支机构、软实力——新模型下的中国城市综合实力排名

中国大陆重点城市国家定位

(一)直辖市

国家定位、分支机构、软实力——新模型下的中国城市综合实力排名

直辖市分布图

直辖市,为我国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区,行政级别与省、自治区、特别行政区相同。直辖市往往有较大的建成区、较多的居住人口,且在全国的经济、科学、文化、交通等方面具有重要地位

。由于直辖市的定位特殊,直辖市的市委书记一般由政治局委员兼任,目前有北京、天津、上海、重庆4个直辖市。

考虑到直辖市的特殊地位,权重分定为15。

(二)国家中心城市

国家定位、分支机构、软实力——新模型下的中国城市综合实力排名

国家中心城市分布图

国家中心城市对外要具有相当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能代表国家参与国际竞争,推动国际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对内则是经济活动和资源配置的中枢,是

国家综合交通和信息网络的枢纽,是科教、文化和创新中心,具备引领、辐射和集散功能。国家中心城市的设立改变了传统的直辖市、省会城市、地级市、县级市的城镇体系格局。因为国家中心城市处于城镇体系的最高层级,也被称为塔尖城市

目前共有北京、天津、上海、广州、重庆、成都、武汉、郑州、西安等九座国家中心城市,四个直辖市全部是国家中心城市。国家中心城市权重分定为10。

(三)副省级城市与计划单列市

国家定位、分支机构、软实力——新模型下的中国城市综合实力排名

副省级城市与计划单列市分布图

副省级市是我国行政架构为副省级建制的省辖市,其党政机关主要领导干部行政级别为省部级副职。其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市长、市政协主席职务任免由省委报中共中央审批。但是在行政区划类别上,副省级市仍为省辖市,由所在省的省委、省政府领导。

根据1994年的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文件(中编[1994]1号),原14个计划单列市(重庆、广州、武汉、哈尔滨、沈阳、成都、南京、西安、长春、大连、青岛、深圳、厦门、宁波)和济南、杭州共16个市的政府机关行政级别定为副省级。1997年重庆恢复为中央直辖市后,副省级市减少为15个。

在这个15个城市里又有5个城市显得身份独特,这就是深圳、厦门、宁波、青岛和大连,它们被视作是“行政上的副省级城市,经济上的直辖市”。原因很简单,它们被中央赋予了省级的经济管辖权利。在这里,计划单列市权重分定为10,其他副省级城市权重分定为8。

(四)省会城市

国家定位、分支机构、软实力——新模型下的中国城市综合实力排名

直辖市与省会城市分布图

省会城市为省级行政区行政区的经济、科教、文化、交通中心,当然自治区、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的行政中心通常称首府,在此一并称作省会城市。省会城市在本区域区具有重要的影响力,权重分定为4。

【分支机构】

国家定位、分支机构、软实力——新模型下的中国城市综合实力排名

中国大陆重点城市主要分支机构概况

(一)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国家定位、分支机构、软实力——新模型下的中国城市综合实力排名

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城市分布图

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是国家科技领域竞争的重要平台,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基础平台,代表着一个地方基础研究的实力,对城市乃至一个地区的创新发展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截至2020年3月,共有4个城市获批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分别是上海、合肥、北京和深圳,权重分定为5 。

(二)中科院分院

国家定位、分支机构、软实力——新模型下的中国城市综合实力排名

中科院分院所在城市分布图

中科院是自然科学最高学术机构、科学技术最高咨询机构、自然科学与高技术综合研究发展中心。中科院分院在当地的科研、人才培养、产业化等方面都起着显著作用,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重要贡献。

中科院共有12个分院,分别位于北京、沈阳、长春、上海、南京、武汉、广州、成都、昆明、西安、兰州和乌鲁木齐,权重分定为3,总部北京权重分定为6。

(三)战区驻地

国家定位、分支机构、软实力——新模型下的中国城市综合实力排名

战区管辖范围与战区机关驻地

战区是我国经过军区调整后最高的作战指挥机构,共有5个战区,按方位来分,即东部、西部、南部、北部、中部五大战区。 五大战区司令部驻地分别在南京、成都、广州、沈阳和北京;陆军机关驻地分别是福州、兰州、南宁、济南和石家庄;只有三个军区拥有海军,分别是南部海军机关驻地湛江,东部海军机关驻地宁波,北部海军机关驻地青岛。

战区司令部驻地权重分定为4,陆军或海军机关驻地权重分定为2。

(四)巡回法庭

国家定位、分支机构、软实力——新模型下的中国城市综合实力排名

巡回法庭管辖范围与驻地城市分布图

巡回法庭是最高法院下属机构,主要审理跨行政区域重大行政和民商事案件。最高法院在华南、东北、华东、华中、西南、西北共设立6个巡回法庭,驻地城市分别为深圳、沈阳、南京、郑州、重庆和西安,权重分定为3,最高法院所在地北京权重分定为6。

【经济与软实力】

国家定位、分支机构、软实力——新模型下的中国城市综合实力排名

中国大陆重点城市的经济与软实力概况

(一)经济实力

以2019年GDP为参考值,把重点城市划分为六档。GDP超过3万亿元的城市为第一档,权重分6;GDP介于2万亿至3万亿之间的城市为第二档,权重分5;GDP介于1.5万亿至2万亿之间的城市为第三档,权重分4;GDP介于1万亿至1.5万亿元之间的城市为第四档,权重分3;GDP介于4千亿至1万亿元之间的城市为第五档,权重分2;GDP低于4千亿的城市为第六档,权重分1。

(二)城镇化率

城镇化率是一个地区城镇人口占常住人口的比例。相对于农村,城市就是人口集中、工商业比较发达的地区,城镇化率高的城市一般经济也比较发达。本文讨论城市综合实力,城镇化率无疑是一个重要因素。

全国城市划分为五档,城镇化率高于90%的为第一档,权重分5;介于80和90的为第二档,权重分4;介于70和80的为第三档,权重分3;介于60和70的为第四档,权重分2;介于50和60的为第四档,权重分1。

深圳的城镇化率为100%,也就是说深圳全部人口都属于城镇人口;哈尔滨的城镇化率为49.1%,在省会城市中排名最低,权重分定为0。

(三)交通枢纽

国家定位、分支机构、软实力——新模型下的中国城市综合实力排名

综合运输大通道和综合交通枢纽示意图

交通枢纽是在地理空间上交通流集中、中转、发散的地方,所以这里主要考虑城市之间,而不是城市内部的交通。“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提出,重点打造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深圳、成都—重庆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昆明、乌鲁木齐、哈尔滨、西安、郑州、武汉、大连、厦门等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规划也提出建设另外63个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

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权重分为3,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权重分为1。

(四)高等教育

国家定位、分支机构、软实力——新模型下的中国城市综合实力排名

2019年普通高校数量最多的城市前50名

高校数量是衡量城市实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根据教育部2019年6月最新发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名单,全国一共有普通高等学校2688所,其中本科层次普通高校1273所(民办446所),专科层次普通高校1415所(民办325所)。

以城市分布而言,清华、北大等名校扎堆的北京,以93所高校名列榜首;武汉、广州紧随其后,分别拥有83所、82所;另外,重庆、上海、西安、郑州、天津、成都、长沙、合肥等城市高校数量也较多。

以高校数量为参考值,全国重点城市划分为五档,数量超过80所的为第一档,权重分5;数量介于60和80的为第二档,权重分4;数量介于40和60的为第三档,权重分3;数量介于20和40的为第四档,权重分2;数量少于20所的为第五档,权重分1。

(五)医疗资源

国家定位、分支机构、软实力——新模型下的中国城市综合实力排名

城市是人口集聚的主要地区,因此一座城市三甲医院的数量(包括床位数量、医护人员数量)成为考量一座城市综合实力的标准之一。从全国各城市三甲医院数量来看,北上广仍旧处于第一档,在医疗资源上具有绝对优势;第二档则由上海、广州占据;天津、西安和沈阳紧随其后;而深圳三甲医院只有16家,相当于北京的1/5、上海广州的1/4,与其强大的经济地位极不相符。

以三甲医院数量为参考值,全国城市划分为五档,数量超过60的为第一档,权重分5;数量介于40和60的为第二档,权重分4;数量介于20和40的为第三档,权重分3;数量介于10和20的为第四档,权重分2;数量少于10的为第五档,权重分1。

(六)历史文化

国家定位、分支机构、软实力——新模型下的中国城市综合实力排名

中国十大古都分布图

中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非常深厚,古都和历史文化名城正是历史文化的典型代表。建国前,学术界公认的“四大古都”有北京、西安、南京、洛阳。建国后,开封、杭州、安阳、郑州、大同、成都先后被认定为古都,形成今天“十大古都”的格局。

国家定位、分支机构、软实力——新模型下的中国城市综合实力排名

第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分布图

历史文化名城是指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具有重大历史文化价值和革命意义的城市。截至2018年5月,国务院已公布三批99座,增补36座,共将135座城市定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其中,1982年公布的首批上榜的24个城市,都是历史文化深厚的一些城市,分别是北京、承德、大同、南京、苏州、扬州、杭州、绍兴、泉州、景德镇、曲阜、洛阳、开封、江陵、长沙、广州、桂林、成都、西安、延安、遵义、昆明、大理、拉萨。

古都权重分为4,历史文化名城权重分为2,既是古都又是历史文化名城的按4分。

(七)外事交流

国家定位、分支机构、软实力——新模型下的中国城市综合实力排名

2019年中国大陆城市使领馆数量

领事馆是一国驻在他国某个城市的领事馆代表机关的总称。领事馆是一个城市国际化程度的重要指标,也是一个城市竞争力的反映,领事馆所在的城市,可以与该国有更多的政治、经贸、文化领域交流的机会。

截至2020年03月,中国大陆共有17个城市拥有外国领事馆。北京作为首都是各国大使馆的驻地,超过130家大使馆;上海有76个,广州有66个领事馆,排在第二梯队。根据领事馆数量分为5档,第一档北京,权重分5;第二档上海和广州,权重分4;领事馆数量介于30和60的划分为第三档,权重分3;领事馆数量介于10和30的划分为第四档,权重分2;领事馆少于10家的划分为第五档,权重分1。

【结论】

(一)直辖市北京拥有最高的国家定位和众多的分支机构或总部,加上不俗的经济与软实力,综合得分遥遥领先。

(二)直辖市上海与省会城市广州的经济与软实力与相当,综合得分排名第二和第三,广州作为中国第三城实至名归

(三)得益于国家定位和近年来的快速发展,郑州排名第十,虽然高校质量仍是短腿,好在数量占优。

(四)排名前十名的城市还有成都、重庆、西安、武汉、天津、南京,这些城市经济与软实力排名较高,在本区域内全面领先;南京表现不俗,各项指标与广州不相上下,因其不是国家中心城市而屈居第九。

(五)经济活力最强的深圳,软实力上表现不足,尤其是高等教育、医疗资源和历史文化方面,因而仅仅排名第十二,与中国第三城的民间呼声相距甚远,但仍然是排名最高的非省会地级市

总的来说,国家定位较高的城市,比如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副省级城市等,拥有更多的社会资源,软实力也相对较高。

本文中建立的新模型并非完美,也未能囊括所有城市,但尝试从一种新颖的角度去诠释城市的综合实力,而不是只考虑经济指标。期待您的建议和意见,以便下一版改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