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在去紙化大潮下,我們依舊離不開紙質閱讀

去紙化的概念在今天來說並不是個新鮮玩意。除了手機平臺越來越多閱讀app的出現,市場上各種泡麵蓋電子閱讀器也是層出不窮,各大廠商彷彿瞅準了未來潮流一般,勢必要從中分得一杯羹。那麼對於今天的我們,真的可以離開紙質閱讀麼?


讓我們先來聊聊手機中的閱讀app和專業的電子閱讀器吧。


手機,無疑是現代人每天出行必不可少的電子設備。那麼在手機上進行閱讀體驗效果如何呢?答案是還不錯。如果你覺得在手機進行閱讀體驗效果很差的話,那我只能說你用錯了方法。


硬件上來說,越來越大的屏幕與屏佔比提高了手機上的閱讀體驗,無可取代的地位和強大的便攜性使我們可以充分利用碎片化的時間,我們也正是通過手機這一設備每天獲取大量的信息。在軟件上,Kindle app加上微信讀書,亞馬遜和騰訊兩家互聯網巨頭整合的內置商城可以覆蓋我想看的絕大多數資源。翻譯和註解功能很好的降低了閱讀的門檻。如果你會使用郵箱推送到Kindle或者堅持簽到集贊,你甚至可以花費少到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的價格流暢地使用這兩款app。


可是這一切看起來美好,卻還是有侷限性。使用手機進行閱讀的粘性並不高,人們很容易在剛點開已經在清單上躺了很久的書準備進行閱讀,沒一會兒便被微博某某明星藝人出軌的消息推送分了神。長時間盯著手機屏幕還會對眼睛造成傷害。


這時你想,“我可能需要一個更加專業一點的閱讀器。”沒錯。 乾淨的生態環境配上不傷眼的水墨屏,上面提到手機閱讀的侷限性,幾乎電子閱讀器都可以完美解決。那麼它可以替代紙質閱讀麼?然而並不能。

首先無論手機app還是電子閱讀器都不能幫助你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即使是你花了2000元購入的號稱前所未有的Kindle oasis尊享版,可能依舊擺脫不了泡麵蓋的命運。反而,碎片化的使用環境使得閱讀速度變得偏快,你很難做到真正沉浸式的閱讀和思考。再加上紙質書紙張質感、油墨香氣、收藏情懷等等玄學方面的價值。紙質書依舊是我們閱讀的最佳載體。


“從前的日色變得慢,

車、馬、郵件都慢。”


在這個追求快的信息化時代,偶爾讓自己慢下來也是不錯的選擇。在慵懶的午後,放下手中的咖啡,撩一撩被風輕輕吹散的頭髮。點點陽光透過樹葉的間隙撒在書上,是不是有內味了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