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马俑中有一张“绿脸”,一直被禁止出国展览,原因至今没法解释

引言

秦始皇陵闻名于世,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是历代帝王陵墓中最为著名的一座。

众所周知,秦始皇陵闻名遐迩不单是因这里埋葬着千古第一帝王,更因这座陵墓气势恢宏、结构复杂和内涵丰富乃世界陵墓之最。经历代演绎,始皇陵墓曾留下许多扑朔迷离的传,其中有一个传说是说皇陵底部有数以吨记水银汇聚成了一条河,而皇陵上方则有面积巨大的夜光珠,可以照亮整座地下宫殿,这给秦始皇陵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兵马俑中有一张“绿脸”,一直被禁止出国展览,原因至今没法解释

▲秦始皇陵地宫现代复原

1974年3月,陕西省临潼县骊山镇西杨村几位农民出门耕作,无意在田间打井时发现了几个破碎的与真人差不多大小的陶俑。人们惊慌失措,马上跑去向生产大队报告,大队听闻立即组织人手前往事发地发掘。就这样,一个隐藏地下两千多年的地下皇陵呈现在世人面前,而皇陵中最为著名的便是那拥有8000多尊陶俑的兵马俑坑。

兵马俑中有一张“绿脸”,一直被禁止出国展览,原因至今没法解释

▲考古发掘现场旧照

在众多秦始皇陵兵马俑资料中,兵马俑都以数量众多,保存良好,神态各异和惟妙惟肖成为世人讨论的焦点。随着时间不断推移,人们也开始遗憾秦始皇陵兵马俑不像唐三彩等泥塑文物一样,有绚丽多彩的颜色。经过后来深入研究,考古人员们发现秦始皇陵兵马俑不仅按照真人一比一的比例塑造成型,实际上刚烧制而成的时候兵马俑本身也是有颜色的,只不过陪葬时间太过久远,这些兵马俑身上的颜色开始逐渐剥落,最终消失不见。

兵马俑中有一张“绿脸”,一直被禁止出国展览,原因至今没法解释

▲兵马俑

我们现在看到的兵马俑大多是灰色,不过也有极少部分的兵马俑克服了岁月侵扰,在出土时还稍微残存着一些彩绘痕迹。在关于兵马俑公开的照片中,就曾有一尊“绿色”的兵马俑十分惹人注目,其他兵马俑本来的面部颜色都是土黄色,唯一不同的就是这尊“绿脸”兵马俑。在兵马俑发掘过程中,当工作人员发掘出带有色彩的兵马俑时,国家文物考古部门第一时间做出了禁止这些彩俑出国展览的决定。可为什么众多的兵马俑中,会单单产生这样一尊颜色如此不同的彩俑呢?

兵马俑中有一张“绿脸”,一直被禁止出国展览,原因至今没法解释

▲“绿脸”兵马俑

相关专家立即着手调查,在长时间的翻阅史籍及数字模拟技术的支持下,专家们发现兵马俑所代表的秦国军队应该是一种“混合式人种编队”。这一点在其他发现中得到佐证,专家们通过3D技术复原秦二世胡亥残杀的兄弟姐妹的容貌时发现,这些秦始皇的子女们大多有“高鼻深目”的体貌特征,和今天的白色人种十分相像。不仅如此,其中一位妃子的复原图甚至是波斯人的容貌。

兵马俑中有一张“绿脸”,一直被禁止出国展览,原因至今没法解释

▲秦二世胡亥剧照

通过这项发现,说明两千多年前,白种人就已经融合生活在秦国土地上。专家们再接再厉继续考证,他们发现古人常常用绿色来代替黑色,这尊“绿脸”兵马俑是不是其实就是黑脸呢?也就是说这是黑种人的塑像?在严谨的学术研究下,人们不能妄下定义,毕竟以当时的交通条件,白种人通过丝绸之路来到中国较为可能,而黑种人要实现人口迁移,则需要跨洋渡海,困难重重。

兵马俑中有一张“绿脸”,一直被禁止出国展览,原因至今没法解释

▲规模巨大的兵马俑

除了这种可能性,专家们发现秦国可能还会存在其他的“绿脸人”情况,比如秦军行军打战时可能为遮掩自己,采用一种绿颜色的泥巴进行伪装;又或因巫师文化的原因,秦国当时巫师这种根深蒂固的传统并未根除,涂抹绿色在脸上的巫师还是比较常见,说不定“绿脸”彩俑就是巫师的写实。

结语

时至今日,专家们对这尊“绿脸”兵马俑究竟是什么原因所造成的,依然没有肯定的说法。毕竟以上众多推论并不能确认佐证,这尊神秘的陶俑和整座秦始皇陵的秘密还留待后世的破解。

《汉书·卷一·高帝纪第一上》《世界遗产名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