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与他的“中庸之道”——至高的处世品德

文 | 时间侣行

孔子一生都在推崇他的“中庸之道”,常言道“不偏之为中,不易之为庸。”“中庸之道”恰是如今我们社会中为人处事最合理的处事之道,也是人生至高的品德。

孔子与他的“中庸之道”——至高的处世品德

孔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中不偏,庸不易,我们在一生中无论面对什么样的事情或是抉择,都应该做到不偏离自己的行为准则,不随意改变自己的目标和主张。这也恰是我们应该始终坚守的成功之道,换言之人生始终要有自己信仰,并将信仰付诸行动,那么我们才能更快的攀登到成功的顶峰。

孔子与他的“中庸之道”——至高的处世品德

人生的信条是始终如一。若一个人不能坚持自己的原则,人云亦云,那么终究他只能在人生的准则里越走越远,终将不可有太大的成就。故中庸之道,在于始终如一地去坚守自己的目标,只有目标明确,才是中庸的最高精髓所在。

孔子与他的“中庸之道”——至高的处世品德

中庸之道并不是折衷主义,而是一种大隐隐于市的中正平和和包容。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当人的情绪还未表现出来的时候我们称之为“中”,若情绪恰到好处地发出来了,我们谓之“和”。简单来说,想要成为一个具备极高情商的人,应该坚持中庸之道,不喜与行,不怒于色,不乱于心,用平和的心态去与人相处,这种大隐隐于市的人格魅力就是恰到好处地去表达自己,而不受困于自己的情绪。发乎情,止乎礼,始终保持平和的态度去为人处事,便是中庸。

孔子与他的“中庸之道”——至高的处世品德

“和”在儒家文化中有“和而不同”的精髓所在,所以“中庸”应该是一种“君子和而不同”的中正和包容之品德。繁杂的世界及文化里,中国自古以来都秉持“和而不同”中庸之道,且为君子者,也大都将此奉为极品。正所谓“宰相肚里能撑船”,讲求一种中正的人生观,处处应坚持中庸之道。

孔子与他的“中庸之道”——至高的处世品德

中庸之道讲求的是天人合一。古人云,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天人合一就是我们所能达到的至善、至诚、至仁、至道、至德、至圣的崇高品德,也是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至高理想境界。中庸讲求的不是平庸和碌碌无为,而是一种舒卷自如、追求真善美的思想境界。坚持自我,实现人和自然万物的和谐相处。

孔子与他的“中庸之道”——至高的处世品德

孔子所讲求的“中庸之道”即是人生应该坚持的最高品德,不偏不倚,中正平和。为君子者,当持中庸之道,慎独自修,忠恕宽容,至诚尽性,方能中庸。

孔子与他的“中庸之道”——至高的处世品德

文 | 时间侣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